贵州已经失守!避暑圣地游客望不到头,吃碗小吃比攻城还难

文 | 文过饰非

编辑 | 文过饰非

贵州“人从众”

暑假过去了一半,作为避暑地的贵州依然火爆。

贵州变成了全国游客的“救命稻草”,景区人比夏天的高温还“火热”。

每个景区都是人满为患,大家不像是旅游的,那汹涌的人潮倒像是来“攻城”的。

放眼望去,黔灵山上,满眼不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而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狭窄的山道上,游客们前胸贴后背,举起手机拍个风景,拍到的都是别人的后脑勺。

有位网友调侃说这哪是拍风景照,改拍“人类大迁徙”算了。

这哪还是避暑胜地啊,游客都挤在一起,根本没有一丝凉意。

更可怜的是,一些小孩趴在家人的肩上,热得满脸通红,更有的小孩大喊大叫着要回家。

本来是带着孩子出门接触大自然,结果都是人挤人,根本没有办法接触大自然。

黔灵山都挤成这个样子了,更别说更知名的黄果树瀑布了。

黄果树瀑布前,更是“人从众”,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打着伞穿着防晒衣的游客,观景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家是逃难的,手里都拿着装备。

都说“遥看瀑布挂前川”,结果不用劲去瞅根本瞅不见。大家都伸着脖子仰着头在人群中艰难的寻找瀑布的影子。

甚至连旁边的小石头桥上都挤满了游客,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

本来以为景区的人就够多了,没想到晚上的贵州夜市摊上乌泱泱也都是人。

夜市小吃街直接瘫痪,天桥上黑压压一片人头,每个摊子前都排出去二里地。

有人排了快一个小时才到摊位边,结果老板扯着嗓子喊:“卖完咯,明天赶早!”气得大哥举着空碗干瞪眼。网上还有人哭诉:“排到跟前一看,心心念念的洋芋粑都凉成土豆饼了,心也跟着凉半截!”

队伍排的让你怀疑人生,要是排到跟前,估计都要饿晕倒了。

只有贵州是这样多的人吗?全国各地的景区都在上演“大迁徙”。

全国各地景区人满为患

桂林漓江的江面上竹筏挤得像早高峰地铁,“堵船”奇观震撼上演。

见过堵车的,堵船还是第一次见。

竹筏一条挨着一条,想划都划不动,竹筏公只好对游客说:“为了安全,只能等着了。”

北京故宫,40度高温下,宫墙外排起“万里长队”。

光是抢到票就行了吗?不是,还得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排队。

人群中孩子热哭,大人中暑,救护车成了最忙碌的“景点接驳车”。

护士也热的满头大汗,每天接到的都是中暑的游客,再这样工作下午,恐怕下一个中暑的就是自己。

西安兵马俑,坑里是千年军团,坑外是“现代军团”想看清兵马俑?先穿过前面三层人墙再说。

到了晚上,大唐不夜城人潮涌动,双脚几乎不用沾地就能被推着走。

杭州西湖的断桥上人群密集到让人担心桥体安危,雷峰塔下扫码入园的队伍绕塔三圈,让网友忍不住调侃:“白娘子来了也得老实排队。”

敦煌沙漠上长长的驼队蜿蜒如巨龙,场面仿佛现代版“出征匈奴”。

上海迪士尼的周边酒店房价飙升,园内项目排队2小时,快乐体验5分钟。

每个热门景区的游客都很多,正值暑假,出游人只会越来越多,更需要注意的是安全问题。

人山人海背后的警示

这波人潮攻陷的背后,是持续高温下人们向往去到避暑胜地的需求。

贵州的清凉、山水的魅力,成为全国游客的“救命稻草”。

然而,极端人流很有可能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高温加上密集人群,中暑风险急剧升高,故宫外频繁穿梭的救护车就是最直接的警示。

踩踏风险剧增,狭窄通道、桥梁、观景台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西湖桥体晃动、黄果树小石桥超载,都敲响了警钟。

意外伤害概率大增,在原始景区,毒虫蛇蚁的威胁不容忽视。

6月,三亚发生的一起惨剧,为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一名年轻女游客被毒蛇咬伤后不幸去世。

当时这名女游客被毒蛇咬伤之后没有及时去医院,到达医院后意外就发生了,她开始浑身抽搐,经过两家医院的救治,还是失去了生命。

本来是开心的出游,结果却遭遇了意外。

像这位女游客的悲剧并不是个例,就在前几天,北海市海城区的海域上也发生了一起悲剧。

摩托艇和快艇相撞,导致两人不幸身亡。

出事之后,记者找到了涉事摩托艇的公司负责人。

负责人说,事发当天,海面风浪不算大,但有很强的暗涌。

一名游客驾驶着另一家公司的快艇,速度太快了,撞上了严先生和教练乘坐的摩托艇,导致严先生和教练落入海中遇难。

遇难的教练是今年刚考的证,但是他是很有经验的。

涉事的快艇公司却说快艇主只是挂靠在该公司,具体情况其并不了解。

出事的海域是北海地角鱼骨沙洲,是一处由潮汐自然形成的狭长沙洲,因退潮时形似鱼骨而得名。

这里被誉为“海上天空之镜”,每一年都会有很多游客前来打卡。

事发后,鱼骨沙洲上所有的游艇项目等都被叫停。

每一年海边都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谁都想不到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下会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在海边游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游玩刺激项目时一定要认准正规有资质的商家。

同时更要注意当地的天气变化,天气不好的时候还是尽量不出游。

目前,全国的避暑地依然吸引着游客争相前往。

但2025年这个夏天,景区里汹涌的人潮和那些悲剧,共同给游客敲响警钟:当奔赴清凉时,安全这根弦必须绷紧。

愿每一段避暑之旅,都能平安归来,只留下山水的美好记忆,而不是用生命换来的教训。

毕竟,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平安回家的路。

信息来源:2025-07-29天眼新闻微博视频号 2025-07-25中国旅游推荐官抖音视频号


2025-07-26 光明网 已确认,游客和教练当场身亡,当地通报→

2025-06-06央广网 三亚再通报女子疑被蛇咬身亡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1

标签:旅游   圣地   贵州   小吃   游客   景区   快艇   摩托艇   鱼骨   人潮   竹筏   灵山   警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