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先生小刘备近二十岁,正史所载,孔明先生执掌军政大权的时间,始于刘备含恨而逝之后。刘备何以将大权交给诸葛先生呢?
章太炎先生指出,刘备的治世思想近于“法家”,他教导其子刘禅,多以法家书为主,例如《商君书》。诸葛亮也近于法家,他用刑酷烈,不输于商鞅,以其斩马谡可见。马谡有虚名,诸葛亮却以他为大才,委以重任,是诸葛孔明“不明”之处。又在马谡失守街亭之后,严格执法,斩马谡时,蜀中已无大将,且局面危急,令“亲者痛,仇者快”。
古时,拨乱反正适宜“道家”人物,如太公、张良。如以法家引领,多有不利。秦孝公用商鞅,因秦国自穆公后人才尽失,民众愚昧,不得不用重法,先行稳定社会,统一思想。其后,便杀之以收拾人心。
诸葛武侯,以“武”文其谥号,可见其杀伐立断之猛烈,其结果便是蜀国在“三国”中存续最短,亡国最早。
武侯名“亮”,其父寄希望他有高明之见,光大之行可知。字为“孔明”,一孔之明,是谦虚之词。
《老子》:“知常曰明。”何为“常”?常在者,自然是也。令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孙子》:“择人而任势。”孔明先生是否有识人之明呢?
蜀国无人才,武侯一己之力不能挽狂澜于既倒,鞠躬尽瘁,舍生取义,非善之善者也。
更新时间:2025-08-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