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闻日报】三款量子传感器在合肥发布

5月20日

星期二


今日头条

三款量子传感器在合肥发布

此次发布的系列量子传感器能为电力、能源、半导体、新材料、医疗检测等领域提供全新的检测技术升级方案。其中,钻石单自旋传感器采用金刚石氮—空位色心量子传感技术,是目前人类能制造的最小的传感器之一,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可应用于芯片无损检测等领域;量子磁力仪灵敏度远超传统磁力计,实现了极弱磁场高精度测量,可用于检测心脏跳动产生的磁场变化,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全新手段;微波场强仪基于里德堡原子量子传感技术,具备高动态范围、高精度的微波电场测量能力,适用于微波计量测试、电磁环境监测等领域。

目前,安徽正加快打造量子信息科创引领高地,量子未来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集聚了包括国仪量子在内的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80家。


首个元宇宙国家标准批准发布

近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新之航传媒科技集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中国头部科技企业历时2年联合研发制定的全国首个元宇宙国家标准《元宇宙参考架构》批准发布,首次将“元宇宙”从概念转化为可落地的信息系统标准,为我国数字产业建设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系统性、规范性的实施指南。


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5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0.22%。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制造业增长6.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个和3.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9%;私营企业增长6.7%。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0.7%、51.5%、38.9%。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1%。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4亿元,同比增长0.8%。


IDC预计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将达393.9ZB,中国占25%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预测,到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规模将达到393.9ZB,这一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生成式AI等前沿技术驱动。预计到2028年,中国数据生产量将达到97 - 100ZB,相当于全球数据总量的约25%(以IDC预测2028年全球393.9ZB为基准)。

中国数据产业发展呈现多方面特征。区域与行业集中度较高,广东、江苏等6省份贡献全国57.45%的数据生产量,制造业、金融业、交通物流业位居前三。同时,多模态数据融合趋势明显,视频监控、AR/VR 等非结构化数据占比提升。在支撑要素方面,东数西算工程为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175EFLOPS,占全国62.5%;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加速数据流通,中国计划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15%;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2%,预计2028年中国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3.4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46.3%。


全国首个“云上”分布式汽车工厂落地

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浪潮风起云涌,“数智基因”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本次一汽-大众尝试建设开放创新、联合创造的生态体系,实现数字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深度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佛山“云上”分布式汽车工厂的落地,将一汽-大众业务与华为云分布式技术深度融合,突破地理环境制约,实现异地工厂与总部间数据的全面融合,助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

当前,华为云已覆盖全球33个地理区域,96个可用区;在中国,华为云布局贵安、乌兰察布、芜湖三大云核心枢纽,实现国内30ms,海外50ms时延圈,构建全球存算一张网。随着全国首个“云上” 分布式汽车工厂在佛山揭幕,一汽-大众南北联动的智慧工厂格局正式成型。


安徽印发《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

近日,安徽省工信厅印发《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五到十年持续培育、规模化推广一批具有典型场景的基础级智能工厂,择优打造一批区域行业领先的先进级智能工厂,培育争创一批国内领先的卓越级智能工厂,试点探索具有引领开创性的领航级智能工厂。《实施方案》旨在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分层分级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安徽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实施方案》围绕强化智能制造基础支撑,实施方案明确,面向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编制重大科技攻关需求,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引导企业对标研制,开展技术攻关,建立重大装备攻关项目储备库。围绕安徽省优势领域和下游产业需求,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工业母机、仓储与物流装备等通用智能装备,以及汽车装配、焊接、涂装生产线,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装备,新型显示清洗、覆膜、切割、搬运设备,钢铁、玻璃、水泥、化工成套装备等专用智能装备。推动新兴信息技术赋能方面,《实施方案》鼓励研发新型工业大数据分析建模工具,打造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和应用模式,提高对产品数据、生产数据、市场数据的分析能力,优化生产经营决策。推动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与制造业链主企业合作,加快人工智能+行业典型应用,打造一批具有工业元宇宙要素的高端化智能工厂。


天津产首款人形机器人:阿童木“天兵一号”亮相

近日,阿童木人形机器人“天兵一号”亮相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这是天津本土企业生产的首款人形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的定位是工业机器人,该企业在机器人的腰部与脖子部位引入了并联机构,使机器人承载能力更大、旋转更自由。这款机器人腰部的承载能力有 200 公斤,手臂的承载能力有 5 公斤。企业正在对它进行相关应用场景的训练,让它具备一定的智能决策的能力和行为,比一般工业机器人更智慧更聪明,将来把它应用在食品、药品、电子、新能源等行业,估计 7 月份就可投入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2

标签:科技   合肥   量子   传感器   日报   智能   数据   工厂   机器人   中国   实施方案   全国   全球   装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