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鸡排卖出千万流量,景德镇鸡排哥爆火背后藏着普通人逆袭密码



今天刷《学习强国》的视频,居然看到一个卖鸡排的人登上了这样的官方平台,就很好奇地点进去看看。

看了一两分钟,我的嘴角就下意识地上扬,这样有趣、真诚地老板真的很好玩,也很想尝尝他做的炸鸡排。

暑假,我和孩子去景德镇旅游的时候,怎么就不知道,不然一定要亲自去尝尝。


这位45岁的炸鸡排摊主,名叫李俊永,1996年从陶瓷厂下岗。

下岗后,他并未停止努力,而是不断地尝试新的赚钱方式。

先后蹬过三轮、卖过凉皮、臭豆腐、羊肉串等各种小吃,而且还开过饭店,辗转多年才找到并坚持做鸡排生意,最终凭借一手炸鸡排的绝活和脱口秀式叫卖,把3平米小摊做成城市地标,百米长队排到深夜,连官方都为他成立专班。

短短几天,他的短视频账号也涨粉30多万。


看了他的视频就知道这位“鸡排哥”的走红绝非偶然,他的背后藏着这个时代最渴望的东西,是平凡生活里最动人的品质。


一、真诚,是最高级的营销。


去鸡排哥那里买鸡排,没有任何套路,没有那些“发朋友圈免单”、“限量三小时”等等方式的饥饿营销。

只有一句“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自己”的较真,只有一句“让大家不用白跑一趟”的周全,这比任何营销都有说服力 。

小小的摊位,却有着十年的不变的规矩:4点半拒绝接散客的单,准时收摊赴学生之约,而且学生的价钱比大人的便宜1元。

他的真诚从来不“挑场合”,收摊剩一块鸡排,没想着给留给自己或者明天继续卖,而是随手递给陌生人;“鸡排嫂”天热发矿泉水,只是单纯想让顾客解渴,把顾客当成了邻居一般对待。



在当下连锁餐饮大行其道、标准化服务到没有人情味的情况下,他带油星的手套、记挂顾客顺序的记性,恰恰填补了人们对“活人味儿”的渴望。

就像网友所说:“花6元买鸡排,享受到了600元的情绪价值”。


二、更深层的原因,是他把养家糊口的生计,变成了充满热爱与生命力的事业。


下岗后,鸡排哥摆摊生涯长达29年,在景德镇五中附近卖鸡排鸡柳快十年。

十年时间,他摊位固定,价钱也仅有1元的变化。

他每日凌晨四点去市场采购新鲜鸡肉、坚持手工捶打每块鸡排,手指烫满老茧却练出“单手颠锅比爱心”的招牌动作 。

他还在鸡排的包装袋印上“油锅翻腾似江湖”的打油诗,收摊后的时间来陪伴家人,教孩子认字,让充满油烟的生活里飘出诗意。

他还特别孝顺,在摊位上忙不过来的时候,叫妈妈来帮忙,但妈妈迟到了。

顾客问:“你妈妈迟到怎么办?”

鸡排哥说:“能怎么办?她是我妈妈啊,我能怎么办?”说话的口气温柔又搞笑,他妈妈站在后背,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满脸幸福。

这种“热气腾腾地活着”的状态,正是对当下“班味儿”倦怠的最好治愈 。


三、普通人最该学的,是他“在平凡里凿光”的精神。


首先,是把小事做极致的专注。

鸡排哥可谓是真正做到:做一行爱一行,他对食材新鲜的苛求,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印证了“伟大出自平凡”的真理。

他的火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十年如一日的较真与坚持,这种肯下“笨功夫”的精神,恰恰是很多人所欠缺的。


其次,是给普通的工作和生活添彩的创造力。

生活犹如一张白纸,有些工作也甚是枯燥无味,想要过得好,必须得靠自己添点彩。

别人卖鸡排只讲口味,他却用“鸡排诗”“鸡排舞”把简单买卖变成热闹的社交狂欢,甚至带动整条街搞起“诗歌煎饼”“民谣烧烤” 。

他在平淡的生活里,寻觅精彩瞬间,把平淡过成了诗。


最后,坚守内心的劳动尊严。

他不把摆摊当作是无奈的谋生手段,而是用满满的仪式感,为每一份鸡排注入温度,就当成一件作品去对待,如同画家心爱的画作一样。

恰如托尔斯泰所说:“劳动能给人以一切美德”。

这份对职业的敬畏,让平凡的劳作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流量会退潮,但真诚与热爱永不贬值。

鸡排哥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必等风来,自己就能成为风 。

若我们能像他对待鸡排那样认真生活,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藏点巧思,平凡日子终会被熬成金黄酥脆的模样。

毕竟,最动人的逆袭,永远都在烟火气里悄然上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美食   景德镇   普通人   流量   密码   平凡   炸鸡   妈妈   摊位   顾客   真诚   较真   脱口秀   托尔斯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