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楠)8月20日,第十一届“宁台行知教育论坛”在南京晓庄学院晓庄校区行知园举行。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时代儿童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100余名教育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与研讨。
台湾中华教育创新发展学会副理事长林玉霞,南京市台办副主任胡晋梅,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南京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卢普新,南京晓庄学院校长张志华、副校长赵向军,栖霞区台办、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论坛。
张志华在欢迎辞中介绍了南京晓庄学院的办学和发展历程,回顾了学校始终致力于将行知教育思想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师范教育、智库打造、文化凝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宁台行知教育论坛”不仅是南京与台湾教育交流的重要载体,也成为两地教育合作的优质品牌。
林玉霞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是当前教育的必经之路。教育者须重新审视学习与教学的意义,让新科技真正回归学习本质,服务儿童发展,推动教育制度与教学设计的根本创新。期盼借助论坛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两岸学者、校长和教师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开创教育共构的新局面。
卢普新表示,论坛自举办以来,两地的教育工作者就学校建设、家校协同、教育变革、中华传统文化等多个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探讨。不仅促进了两岸教育界的沟通交流与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也增进了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论坛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新路径,正是对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的当代诠释。
围绕论坛主题,南京师范大学沈书生教授以“数智赋能学习样式变革:从公平到质量”,台湾嘉义大学曾素秋副教授以“数字学伴适性教学模式建构——以台湾嘉义大学导入人工智能与多元特色课程为例”,台湾中台科技大学连宝静副教授以“人工智能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为题作主旨报告。分享交流环节,来自两岸中小学的校长、幼儿园园长先后就人工智能赋能学校课程、人工智能与儿童学习空间的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变革。
据了解,“宁台行知教育论坛”自2015年举办第一届起,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累计吸引海峡两岸上千名教育人士、专家学者参与。“宁台行知教育论坛”的举办,有效增进了两岸学者的相互了解,凝聚了共识,加深了感情,有力推进了两岸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搭建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
(主办方供图)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