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神话破灭!50%折价也难卖,昔日“钻石帝国”库存积压146亿

成都梨花街珠宝市场,七夕节的柜台前冷清异常。曾经象征永恒爱情的钻石,如今即使折价50%也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一克拉D色钻戒只要4000元,还是培育钻石,性价比太高了!”在河南柘城一家钻石门店里,一位年轻女士正兴奋地向朋友展示刚试戴的戒指。不远处,几个女孩围在展示区忙着试戴钻戒、拍照分享,脸上写满惊喜。#本地人写本地事#​

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的钻石市场已不罕见。只是主角从动辄数万元的天然钻石,变成了价格亲民的培育钻石。

01 市场冰火两重天,钻石神话正在破灭

七夕节本该是珠宝销售的旺季,然而2025年的钻石市场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西南地区最大的黄金珠宝集散地——成都梨花街珠宝市场,受降雨影响,街道客流稀疏,各家店铺内的售货员显得颇为清闲。

从业多年的珠宝商家周女士指着柜台里一枚四年前的18K金公主方钻戒坦言,如今这些天然钻石只能折价50%出售。“现在的天然钻石价格较2017年左右的巅峰时期,暴跌约有50%。”

02 钻石巨头陷入困境,昔日辉煌难再现

曾经垄断全球90%钻石渠道的戴比尔斯,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金融时报》最新消息显示,这家昔日的“钻石帝国”库存积压高达146亿元,为回笼资金不得不咬牙降价40%,可市场根本不买账。

2024年,戴比尔斯总收入暴跌23%,2025年估值更从80亿美元腰斩至40亿美元,股东们纷纷提交并购邀约,百年垄断神话眼看就要破碎。#本地人写本地事#​

03 中国培育钻石崛起,打破传统行业规则

面对困境,不少西方媒体不是反思戴比尔斯的经营问题,反而开始“耍无赖”甩锅中国。有外媒在报道中直言“是中国打破了钻石行业的传统规则”,将戴比尔斯的困境归咎于中国培育钻石产业的崛起。

早在1963年,中国就造出了首颗人造钻石;2019年中科院实现技术突破,培育钻石开始量产。同年,国际机构FTC修订规则,不再区分天然和培育钻石,等于给中国产品开了绿灯。

河南柘城这个曾经的贫困县,抓住机会直接逆袭成“中国钻石之都”,年产量超600万克拉,带动中国培育钻石产能占全球75%,全球钻石供给的规矩彻底改变。

04 关税政策雪上加霜,印度钻石业受重创

当地时间8月27日,美国正式开始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50%关税,这对本就低迷的钻石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天然钻石加工国,全球约90%的钻石切割与抛光工作在印度完成。作为印度钻石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占据印度每年宝石和珠宝出口的三分之一,出口额达到约90亿美元。

印度苏拉特钻石交易所呈现出诡异的寂静,仅有少数交易商仍在工作。这座被宣传为全球最大办公建筑群、规模超越五角大楼的巨型综合体,正面临严峻挑战。

一位要求匿名的交易所官员透露,苏拉特钻石交易所已售出4700多间办公室,但实际投入使用的不及250间,多家公司已重新评估入驻计划。

05 消费者观念转变,保值成为首要考虑

随着培育钻石的高性价比优势显现,年轻消费者的首饰选择愈发理性,保值性与性价比成为核心考量因素。#本地人写本地事#​​

街头采访显示,6成受访者倾向购买黄金首饰,2成偏好彩宝,剩余则在天然钻石与培育钻石间犹豫。“黄金既能装饰,还能以旧换新,变现也灵活,相当于把存款戴在手上。”26岁的琳琳直言不会考虑钻石,因其二手折价过高。

她的朋友甜甜分享了类似经历:此前花费3万余元购买的一克拉天然钻戒,如今二手价已不足1万元,“感觉成了‘智商税’”。

06 大克拉钻石异军突起,市场出现分化现象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钻石都遭遇冷场。2025年的钻石市场,实际上演着冰火两重天。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0.30克拉天然钻石价格同比下滑26.5%,1.00克拉规格跌幅达25.4%,但3.00克拉以上的异形钻石却逆势上扬,部分高色高净度的巨钻溢价幅度甚至超过30%。

培育钻石的高性价比,正吸引着更多消费者关注大克拉钻石。珠宝经营者莉莉表示,今年七夕咨询培育钻石的顾客已多于天然钻石。

“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成分相同、肉眼难辨,却能以十分之一的价格实现‘鸽子蛋自由’”。

07 钻石行业积极应对,寻找市场新出路

面对天然钻石不明朗的未来走势,传统珠宝商看法不一,且纷纷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多数同行仍对天然钻石长期前景抱有信心,不少商家已增加黄金、彩宝的品类占比,同时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珠宝商表示,现在钻石市场确实不好做,目前他们也在积极寻找新的出路,比如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或者推出更具创意和个性化的钻石首饰,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

另有一位囤有较多天然钻石的周先生则选择“以静制动”,他已将展柜中的钻石囤货放置保险柜封存,“目前钻石价格低迷,打算等市场回暖后再重新上架销售”。

08 未来市场何去何从,中国钻石产业崛起

贝恩咨询预测,2025年美西方钻石或退至奢侈品小众市场,中国培育钻石将占据更重要地位。戴比尔斯的兴衰证明,没有永恒的商业帝国,只有跟不上时代的企业。

中国培育钻石,正以技术为刃,在全球市场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新篇章。据上海钻石交易所今年发布消息称,2025年1至7月,通过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关报关的一般贸易项下成品钻,进口总重量为117.88万克拉,同比增长93.8%,进口总额达3.79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苏拉特钻石交易所的巨大建筑群里,4700多间办公室只有不到250间有人使用。这座超过五角大楼的巨型综合体,原本旨在成为全球钻石产业枢纽,如今却静得可怕。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河南柘城的培育钻石工厂里,机器正在轰鸣。这里年产量超过600万克拉,工人们忙着完成源源不断的订单。

曾经被垄断的钻石神话已经破灭,中国技术正在书写新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2

标签:时尚   钻石   帝国   昔日   神话   市场   中国   印度   柘城   交易所   珠宝   钻戒   消费者   河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