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包子+陕北小米粥”混搭早餐出圈,苏陕协作上演美食版双向奔赴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文/摄)清晨7点,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扬州印象小厨餐饮店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两个肉包一个三丁包”“一碗阳春面”……9月3日,现代快报记者随江苏“三个专项”工作采访团走进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看到,“扬州肉包+陕北小米粥”的混搭成了陕北街头的一道早餐风景。“我们把扬州风味带到清涧的同时,也将当地黑毛土猪肉运回扬州,这背后是苏陕协作连续多年深耕的结果。”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雅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兴泉说。

2017年起,在国家东西部协作的大背景下,江苏省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形成对口帮扶。2020年,扬州经开区对口帮扶清涧县联络组干部在一次考察消费协作时发现,陕北几个县生产的挂面品质非常好,而且东部大部分地区老百姓普遍喜欢吃挂面,于是萌生了为清涧县招引挂面生产企业的想法。戴兴泉此前在扬州主要做人防工程,一直很关注苏陕协作,在扬州经开区对口帮扶清涧县联络组的动员下,他来到清涧考察,也看中了这个“老行当”,投资建起了挂面厂,并琢磨出“零盐”的挂面配方,打造了菠菜、胡萝卜、南瓜、荞麦等多款特色挂面,让老产业闯出了新路子。

2024年,戴兴泉又把目光投向清涧的黑毛土猪。“清涧黑毛土猪采用的是传统的散养方式,它们被放养在青山绿水间,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于是,公司和农户合作,承包下几万头黑毛土猪,还加入了清涧县黑毛土猪产业联盟。为了让农户放心干,公司推出“零风险合作”,提供猪仔和饲料,农户只管饲养10—12个月,等猪长到200多斤后,就按10元一斤保底回购。当地还为猪仔上了保险,就算猪出了意外,农户也不受损失,让农户有稳定的收入。

“要是满产,整个黑毛土猪产业链能做成10个亿的大市场。”戴兴泉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以黑毛土猪为原材料的熟食加工项目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企业联合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用清涧黑毛土猪开发特色预制菜,生产销售优质酱包、肉类卤菜、狮子头等产品。为了从源头上把控预制菜项目的品质,形成产业闭环,在联络组的建议下,戴兴泉今年又投资建设了生猪养殖场和饲料厂。这条产业链上的“鲜”字文章做得更足。每天屠宰的黑毛土猪经过13小时冷链排酸,早上6点就能送到扬州门店,7点就通过电商直播“飞”进百姓家。与此同时,扬州的新鲜蔬菜、水产品则顺着这条“双向通道”来到清涧,变成地道的扬州包子、特色早茶,让清涧人尝到扬州风味。

“大家看,这就是清涧黑毛土猪的原生态家园。”今年暑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商学院“溯源助农”实践团队的学生们来到清涧,为黑毛土猪打call。这支队伍的背后,是学校2020年启动的“百县千村万主播工程”,计划在全国100个县建立1000个村播基地,培养超10000名乡村主播。2022年,“百县千村万主播”项目入选江苏省东西部协作“十大重点工程”;2024年4月,“百县千村万主播工程”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全国消费帮扶重点城市建设项目。

从挂面生产到熟食加工,从冷链运输到扬州印象小厨开张……近年来,在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扬州市对口帮扶榆林市工作组等的合力推动下,戴兴泉在清涧县把食品产业链做成了一个闭环。“未来,公司要借助苏陕协作的渠道,一方面让清涧的优质农产品走入扬州,另一方面将在榆林全域开设更多淮扬风味的餐饮店,让陕北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淮扬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6

标签:美食   陕北   小米粥   扬州   双向   包子   早餐   清涧   清涧县   榆林市   挂面   陕西省   对口   农户   江苏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