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们正在以美国搞垮苏联的办法搞垮美国

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年轻时候摆过一道,年纪大了换你走进去了,位置没差,姿势雷同。

上世纪,美国用一套烧钱战术把苏联玩崩了,结果几十年后,剧本还没换,就打算再演一遍。只不过这次,他们抬头一看,发现对手变了。中国不吃这套,他们却上头了。

这下好,绷不住了。钱越砸越多,路越走越窄,不知不觉间,把当年送给别人的陷阱,又原封不动地套回了自己。今天咱们就把这出“反向掉坑”的戏码,给您掰开了揉碎了讲一讲。

星球大战开局,里根怎么“演”废了苏联?

想当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上任不久,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直接把冷战从地面抬上了天。

1983年3月23日,里根在白宫镜头前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势,官宣一项堪比科幻片的计划:战略防御倡议(SDI),外号就叫——星球大战计划

啥意思?就是搞个“天上大锅盖”,用激光炮、粒子束、高能拦截器,把苏联的洲际导弹从发射那刻起就撂倒。

说白了,就是要做到“我打你没商量,你打我打不着”,彻底破解“相互摧毁”的核恐怖平衡。

全球一片哗然。科学家摇头,军方质疑,媒体直接吐槽“拍大片呢?”但这戏里根不是白演的,他有一张底牌——钱!

国防部长温伯格的调度下,美国军费像开了挂。从1981年到1989年,八年烧掉2.4万亿美元,每年军费高达2900亿美元,这数字比越战和朝鲜战争高峰期还猛。

为啥这么花?就一个目标——拖死苏联

彼时苏联GDP只有美国的三成,财政本就紧巴巴。你美国出招上太空,我苏联不跟吧,核优势要没;跟吧,那经济就真玩崩。

苏联内部开始乱了阵脚。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公开怒斥这是“解除苏联武装的阴谋”。

1986年10月戈尔巴乔夫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会晤上直接求和,说:“你要是停掉星球大战,我们就签战略武器裁减条约,还能砍一半核弹。”

结果里根连眼皮都没抬:“要是这计划没用,你们急什么?”

这话说得漂亮,刀子捅得更深。苏联为了追赶,也砸了大钱进研发,经济压力山大,计划失败频出。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把剧本一收,1993年宣布“星球大战”终止,兵不血刃赢了冷战。

戏到这儿算圆了。但历史的滑稽之处是:你以为这是大结局,没想到只是第一季。

山姆大叔也中年危机?这回他成了主角

三十多年弹指一挥,美国人突然发现,剧本还在演,观众也还在,只不过角色换了位。

这回给他们制造焦虑的,是中国。

2023年5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中国军力报告》,里面一组数字吓得华盛顿坐立难安:中国核弹头数量突破500枚,到2030年可能翻倍到1000枚

美国空军上将威尔斯巴赫在国会露口风,说中国到2030年可能“摸到美俄核弹同级线”,即1500枚弹头

而且更让人头皮发麻的是:2022年10月,中国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数量已超过美国

这就好比斗地主,你手里牌还没齐,人家已经上了四个“炸”。

再看美国自家,现役主力还在用上世纪六十年代研发的“民兵III”导弹,总数406枚,技术早就老得掉牙。

好不容易立项了个新型号,叫“哨兵”LGM-35,结果一测发现——塞不进老发射井!

这相当于你造了一辆跑车,发现它开不上家门口的斜坡。

结果一顿返工,2025年8月官方公开承认:计划推倒重来,部署时间至少拖到2035年之后

十年时间,中国核弹翻倍,美国导弹重装搁浅,谁进谁退,谁赢谁亏,一目了然。

压力之下,美国也开始回忆青春,想着“老配方新用法”,于是——星球大战2.0来了。

“金穹”罩天下?大国博弈变“太空猜拳”

对上中国这硬茬,美国人觉得必须上大招,于是“金穹”横空出世。

这东西一看名字就知道,不是护城河,是护天穹。战略目标很简单:“把导弹截在地球大气层外”,本质上是当年“星球大战”的太空重启版。

拦截谁?主要盯的是中俄高超音速导弹,尤其是中国那批“能拐弯”的弹头,让传统反导全线失效。

但计划刚一公布,专家就泼冷水。

2025年,美国物理学会(APS)发布评估报告:就算只想拦朝鲜的10枚“火星-18”导弹,也得在太空部署16000枚拦截器

这还只是“朝鲜难度”。真要覆盖中国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数十个导弹发射基地,那要多少卫星?要多少预算?那得是个能让火星居民感动落泪的数字。

更别提,美国如今国债突破30万亿美元,财政赤字连年破表。指望烧钱拖垮中国?门都没有。

咱这边不仅产业链完整,导弹一辆卡车一扔,分分钟“打一枪换个地方”。你拦哪个?你猜去吧。

就连美方大老板自己都心虚。2025年10月20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CEO吉姆·泰克莱特开财报会,嘴上说“雄心壮志”,实际只敢放个短期目标:2028年之前完成首次在轨拦截测试

啥意思?就是还在拉弓、没拉满,离出箭还远着呢。

不少分析直言,这根本就不是打算真建起来,而是美国政客拿来“吓唬对手、换条约筹码”的老套路。

只是这一次,咱们不上桌,咱们也不接话。因为我们知道:军控条约不是“谁先喊谁赢”,而是谁先垮谁谈。

结尾得说点实在的:“金穹”计划的讨论会上,有专家干脆说白了——“这玩意更像太空版马奇诺防线。”

当年法国为了防德国,花血本修了条“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结果德军直接绕过,兵临城下。

今天美国费劲巴拉造“金穹”,要是中国新一代导弹玩一手“斜切拐弯飞”,绕你一下,结果是不是也一样?

谁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事是:这场“历史喜剧”的剧本,美国人再熟不过,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自己。

参考资料:

一周军评:不再游刃有余的帝国,搞起“金穹”来也是匆匆忙忙.观察者网.2025-10-26

中美罕见举行军控会议美呼吁避免不受控军备竞赛.观察者网.2023-11-08

里根时代的国防部长温伯格:美苏军备竞赛的推手.澎湃新闻.2016-03-23

冷战时代美苏“星球大战”前苏联被拖入军备竞赛.新京报.2016-01-17

中美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2017-08-31

美苏太空争霸——冷战的重要内容.世界知识.2021-10-16

吴日强:中美战略武器技术竞争前瞻.澎湃新闻.2020-04-3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美国   苏联   办法   中国   星球大战   里根   导弹   太空   计划   中美   冷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