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晚,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之夜” 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启幕,以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为主题,通过 “夜航运河”“古塔光影”“文化市集” 三大场景,吸引万余名市民游客穿梭千年文脉与现代文明之间。
当晚,“三庙一塔” 景区内古乐悠扬,通州师生与山西长治艺术家分别带来《我家住在运河边》演唱和上党梆子表演,开启跨地域文化对话。嘉宾乘船夜游运河时,北京民族乐团在千荷泻露桥奏响《大运河》交响诗乐,特效灯光勾勒燃灯塔轮廓,两岸光影秀讲述运河变迁史,构建 “流动的文化长卷”。
漕运码头同期举办的 “市民寻宝记” 文化市集持续三日热潮,非遗手作体验、博物馆文创展销、运河美食等摊位吸引逾万人次参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天宫藻井” 冰箱贴等文创产品热销,投壶、皮影等互动游戏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一位带孩子的市民表示:“活动让历史可触摸、文化能参与,希望多举办此类沉浸式体验。”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政府指导,通过 “非遗活态传承 + 科技沉浸体验 + 文旅消费场景” 模式,打造博物馆转型的 “通州样本”。通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 “一河三城” 文化格局,深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博物馆成为市民身边 “流动的文化基因库”,持续擦亮运河文化金名片。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