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新片杀青遭抵制,全网质疑“故技重施”,这次准备捞几个亿?

最近,贾玲的新片《转念花开》再次引发热议,但这次的热度似乎并不全是正面的,影片尚未上映,便遭遇了部分观众的集体抵制,甚至有人质疑贾玲“故技重施”,试图通过营销手段收割票房。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次风波还波及到了主演之一的杨紫,让她的口碑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贾玲的上一部作品《你好,李焕英》凭借真挚的情感和出色的营销,狂揽54亿票房,成为2021年春节档的黑马,然而,这次《转念花开》的宣传方式却让不少观众感到“审美疲劳”,从“贾玲瘦身100斤”到“杨紫首次挑战喜剧”,影片的营销点似乎都在打“情感牌”和“噱头牌”,而影片本身的质量却鲜少被提及。


第一招情感核弹

贾玲的成功,从来都不是靠电影本身,而是靠引爆观众的情感,她的第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就是影史级别的营销典范,这部电影的核心卖点并非故事或技巧,而是贾玲本人和她已故母亲的真实亲情,这颗“情感核弹”的引信,她足足埋了四年。


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贾玲在各种访谈和节目中,一次又一次地讲述那个关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故事,她把最私密的伤痛,变成了公众记忆的一部分。


等到2021年电影上映,观众走进影院,早已不是为了看一部新片,而是为了参与一场盛大的共情仪式,为了抚慰那个早已被预热好的集体情绪。


这套打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54亿人民币的票房,直接将影片送入中国影史票房前三,贾玲也一度凭借这部作品,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观众用电影票为她的孝心和真诚投票,那一刻,大家心甘情愿。


营销的肌肉记忆

到了第二部电影《热辣滚烫》,这套打法被复制并升级,这次的情感触发点,从母爱换成了更具普适性的身材焦虑和自我改变,营销的核心武器,是贾玲为电影减重100斤,这个噱头,简直是为社交媒体量身定做的完美话题。


为了将悬念拉满,贾玲本人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整整一年,这一年里,关于她体重的各种猜测持续霸占热搜,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宣传期,片方先是放出她过去的“纸片人”形象,进一步制造反差和悬念,整个信息推送是全渠道、饱和式的,你几乎躲不开。


结果是,电影上映几天内就狂揽34.6亿票房,人们冲进电影院,不是为了看一个翻拍自日本《百元之恋》的故事,而是为了亲眼见证贾玲减肥100斤后的样子,电影本身,更像是这场盛大个人秀的“开箱视频”。


电影只是赠品

然而,当观众走出影院,一种被“诈骗”的感觉开始蔓延,很多人发现,剥开营销的糖衣,电影内核却异常空洞,《你好,李焕英》的好评潮水退去后,一些理性的声音开始出现,批评它更像一个“加长版小品”。


更尴尬的是,故事中厂长儿子的家人公开表示,现实与电影描绘的大相径庭,这让故事的“真实性”根基遭到了动摇。


《热辣滚烫》的争议则来得更快、更猛烈,许多看过原作《百元之恋》的观众指出,贾玲的版本照搬了剧情框架,却丢掉了原作那种底层人物在泥潭中挣扎的绝望感和生命力,电影被简化成了一部喊着励志口号的“减肥日记”,缺乏任何可供回味的经典画面,设定也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


观众的反馈直接又尖锐:“感觉一头雾水”,“世纪烂片”,大家猛然醒悟,自己买票看的,似乎只是导演的个人经历展示,电影本身倒像是个附赠品。


相比之下,那些同样取得巨大成功的影片,如《我不是药神》或《孤注一掷》,它们的力量来自于扎实的故事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吴京的《战狼》、张艺谋的《满江红》,也都是靠着剧情和情怀本身说话,这些成功的案例反向证明了,观众最终想看的,还是电影,而不是导演的人设。


信任余额已不足

当观众的情感被连续两次当作燃料来引爆票房后,第三次,大家不干了,情感的账户已经被透支,营销的套路也失去了魔力,最近,贾玲的新片《转念花开》于8月20日宣布杀青,消息一出,迎来的却是普遍的抵制和嘲讽。


这部主打反传销题材的电影,还没上映就背上了两口大锅,一是剧情设定被指与另一部作品《人间草木》雷同,二是题材与大获成功的《孤注一掷》相似,但其创作动机却被广泛质疑,网友们普遍预判,这又是贾玲寻找社会热点、准备故技重施的又一次“收割”。


这种负面情绪甚至蔓延到了合作演员身上,作为主演之一的杨紫,仅仅因为参演这部电影就遭到了网络抨击。


舆论担心她会重蹈张小斐的覆辙——后者在《你好,李焕英》后,口碑和路人缘也经历了一段微妙的下滑,一个导演的营销模式,已经开始产生负外部性,影响到了合作伙伴的声誉。


结语

从人见人爱的“喜剧开心果”,到被行业内部分知名导演批评“践踏电影尊严”,再到被公众贴上“最会过度营销的女导演”的标签,贾玲的口碑崩盘,根源并不在于她的电影质量有多么不堪,而在于她选择了一条营销大于内容的创作捷径。

这条路,短期内可以创造奇迹,但消耗的是一个创作者最宝贵的财富——观众的信任,贾玲的困境,其实是中国电影市场对“流量公式”的一次集体祛魅,个人IP可以为电影锦上添花,但绝不能反客为主,取代电影创作本身。

她曾坦言不想再只做一个喜剧演员,如今看来,她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回归成为一个纯粹的电影导演,若想挽回这一切,唯一的出路,就是让电影,重新成为电影。

信息来源:

百科:贾玲

贾玲自导自演第三部作品《转念花开》杀青,讲述家庭主妇破获传销大案.红星新闻

#贾玲 影史第一位年冠女导演#.新闻晨报

刚刚,贾玲回应体重反弹:《热辣滚烫》只是视觉效果,维持不住的.新浪新闻

2024年度总票房破200亿,《热辣滚烫》34.6亿暂列票冠.新京报

大众日报——2025-08-21——期待!贾玲新作剑指传销陷阱

极目新闻——2024-02-24——《热辣滚烫》票房突破32亿,贾玲发文疑似回应争议

大众日报——2024-02-10——贾玲成功瘦身演绎震撼蜕变,导演新片《热辣滚烫》再“出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1

标签:娱乐   新片   贾玲   电影   票房   观众   导演   情感   花开   影片   故事   百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