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最近采取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行动,8月19日,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表示正考虑用《芯片法案》资金换取英特尔、三星、台积电和美光等公司的股份。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以股换补”模式正在向军工企业扩展,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成为下一个目标。
这种赤裸裸的经济霸权行为本应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但在咱中国却几乎无人谈论。这种“无人在意”背后,体现的正是中国道路的自信与从容。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毫不掩饰地解释了特朗普政府的计划:将拜登时期的赠款转化为特朗普时代的股权。这种被称为“以股换补”的方案,正在成为美国获取企业控制权的新手段。
根据计划,美国政府可能获得英特尔约10%的股份,成为这家芯片巨头的最大股东。对三星,美国政府则计划通过47.5亿美元补贴换取约1.6%的股份。这些数字看似不大,但却意味着美国政府将直接介入企业治理。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政府的野心并不限于芯片产业。卢特尼克已经披露,特朗普政府有兴趣收购军工企业的股权,并特别点名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这种趋势表明,“以股换补”可能成为美国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美国政府的行动远非简单的投资行为,而是有着深层的战略考量。
特朗普曾公开宣称,美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重新夺回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霸权”。这种霸权思维驱动着美国政府采取越来越激进的措施。
通过控制三星、台积电等全球芯片龙头企业,美国希望切断中国获取先进制程的渠道,巩固自身的技术垄断地位。同时,这也让韩国、中国台湾等半导体重地沦为“战略棋子”,经济自主权被大幅削弱。
特朗普政府还扬言对半导体征收100%关税,但建厂可豁免。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旨在迫使全球芯片企业选边站队,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技术联盟。
美国的霸道行径引发了广泛担忧和抵制。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访美前专门召集三星、LG等大型企业领导人座谈,提醒他们保持警觉。
面对美国的压力,李在明还计划派遣代表团访问中国,试图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韩国企业界对特朗普的“补贴换股”计划并不看好,认为这是一种缺乏合理依据的冒险举动。但面对美国逐步增强的资本介入,韩国能否成功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这种担忧不仅限于韩国。尽管白宫官员澄清称特朗普政府无意收购台积电和美光股权,但市场疑虑仍未消除。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美国政府的行为可能颠覆自由市场根基。
与美国盟友的焦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社会对此事表现得出奇淡定。这种“无人在意”并非漠不关心,而是基于实力自信的表现。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芯片产业体系。2023年到2024年,中国芯片出口总额首次破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3%。
国内在成熟制程(如28纳米)已经站稳脚跟,7纳米制程也在不依赖EUV光刻机的情况下实现量产。
中国在三条技术路线上同时发力:传统光刻技术追赶、纳米压印技术、电子束光刻技术。这种多路径并进的策略,减少了对单一技术或设备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意味着即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中国也能依靠内部循环维持发展动能。这种底气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历史一再证明,霸权行径最终会反噬自身。美国当前的行为不禁让人想起过去的教训。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通过“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最终导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停滞。
如今,美国试图通过类似手段控制全球半导体产业,可能再次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政府直接持股可能会引发企业治理结构的复杂性,影响公司的决策和运营效率。
市场参与者也担心,政府的干预可能使得科技公司在未来面临监管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创新和投资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可能削弱美国科技的长期竞争力。
与美国的霸权模式不同,中国坚持的是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种模式不依赖于控制他国企业,而是通过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实现技术进步。
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多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中国正在逐步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纳米压印技术的突破尤其令人振奋,国内企业璞璘科技已经成功自主研发出喷墨步进式纳米压印设备,线宽能做到小于10纳米。
在电子束光刻技术领域,浙江大学的研发团队推出了我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精度达到0.6纳米,线宽8纳米。这些突破表明,中国正在走出一条不同于美国的技术发展路径。
美国的霸权行为实际上加速了多极世界的形成。当美国试图通过控制手段维持技术优势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替代方案和技术自主。
从长远来看,任何试图通过控制手段维持霸权的行为都是不可持续的。世界正在变得更加多极化,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将成为新常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独立自主发展道路将获得更多认可和支持。
美国政府的“强取豪夺”行为确实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但它揭示的不是美国的强大,而是焦虑和衰落。
当一个大国开始依靠强制手段而不是创新活力来维持地位时,说明它已经失去了自信。
中国社会的“无人在意”背后,是一种基于实力的从容。这种从容来自于中国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来自于完整的工业体系,来自于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
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今天,任何试图通过控制手段维持霸权的行为都注定失败。而坚持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中国,将继续沿着自己的发展道路坚定前行。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美政府考虑入股军工企业!“盯上”这家企业
2025-08-28 12:53·证券时报
更新时间:2025-08-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