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父母都希望孩子智商高,学习好。
其实,咱们作为过来人都清楚,一旦到了社会,有时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啥是“情商”?
很多时候,“情商”被大家理解成“能说会道”、“有眼力见”、“会来事儿”……
但这样的所谓“情商”一旦过度使用,就很容易变成“奉承”、“讨好”等,时间一长让人心生厌烦。
真正的“情商”说白了其实就是处理情绪、与人相处、还有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商”为啥重要?
我们隔壁小区前几年出了一位清华生,那真是羡慕煞旁人,光宗耀祖呀!
可遗憾的是,毕业后国企上了不到一年的班就回家里蹲了。
不是能力不行,而是不会与人相处,经常和同事搞的不愉快,性格还有些急躁,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心直口快”。
实诚人,但不会处理情绪、也不会处理关系。
智商确实高,但学成了人们说的“书呆子”。
反观那些情商高的孩子,不但会学习,更会“做人”。
甚至一些学历并不高的孩子,人家照样混的风生水起。
因为他们更会处理情绪,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生活、工作中就更容易遇到贵人的帮助。
咱话说回来,情商说白了它也是一种能力,是能力就意味着可以锻炼。
那在这之前,咱就务必注意孩子从小的说话和表达。
以下这3句话,如果孩子经常说,父母就要注意适当引导了:
一:“反正都怪我行了吧”
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要懂事,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
这样教育有错吗?好像也没错,毕竟很多80、90后都是这么被教育长大的。
但喜欢这么说话的娃其实只是看起来懂事,实则是一种自我价值感和情绪低落的表现。
遇到批评或者一些矛盾,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批评,把所谓的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看似是忍让,其实内心早已翻江倒海:心里的无力和委屈不知向谁倾诉。
如果发现咱家娃经常说这句话,说明一个啥问题呢?就是孩子很少被正面的肯定过。
那作为父母,咱也不要只是轻飘飘一句:“这不是你的错”。
而是要引导孩子去分析问题、区分责任。
要让孩子学会看清事实,才能走出自我否定的误区,才能明白在这件事情中,哪些属于自己的责任,哪些是别人应负的责任。
二:“凭啥呀?为啥非得是我呀?”
我一直觉得这和第一种是两个极端。
打个比方,如果前者是“乖乖娃”,那这个就是“叛逆娃”。
“凭啥呀?为啥非得是我呀?”话语中充满了各种的不满和冲撞,不懂得冷静沟通、正确表达。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孩子,他们背后往往有一对喜欢“压制孩子”、“控制欲强”的父母或者亲人。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大人做的事、说的话也并不一定百分之百正确。
如果孩子有不同看法,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为什么不同意?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当孩子学会用理性表达代替各种抱怨时,孩子提升的不仅是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情商!
三:“算了,我不行,我太笨了”
“自黑、自嘲”被大家公认为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但凡事过犹而不及,“自黑、自嘲”并不代表要去给自己“设限”。
“我不行”、“我脑子太笨”、“我从小就这样”等等,这样的话其实说白了就是逃避责任。
遇到问题,咱第一时间是不是应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去反思,去调整?
有时候并不是真的“不会”,而是“害怕不会”就放弃了。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