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持续桑拿天,带来较高的健康风险。我们特别策划《高温高湿应急宝典》系列专题科普,和您聊聊暑湿天气下健康防护,做您身边的医生朋友。
高温高湿天气,人体可能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会出现中暑,稍事休息即可缓解,但严重者可能出现热痉挛、热衰竭,甚至是热射病。
热射病:身体调节失常,体内器官“发烧”了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主要由于高温高湿环境下,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迅速升高。一旦体温升高,中枢系统会立即调节,超出极限时会造成器官不耐受,导致器官衰竭,威胁生命。也有普通中暑患者因处理不当而发展成热射病患者的情况。高热(尤其是体温高于40.5℃)、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
这四类人群提防“高温刺客”
有四类人是热射病的高危人群:体温调节能力不足,且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上升的速度是成年人的3至5倍的儿童;需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劳作的人员;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员,如运动员。
热射病患者要先降体温
发现热射病患者,首先要脱离热源,将其及时转移到阴凉的地方,迅速降低患者体温。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用流动的凉水和湿毛巾对患者的身体,特别是大动脉流过的地方,比如脖子、大腿根部或者是腋下,进行擦拭,为患者降温。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
室内中暑?“隐形杀手”家中潜伏
据统计,有超过30%的中暑发生在室内。在空调房也可能中暑。当室内湿度大于60%、温度高于32℃时,人体散热困难,容易导致中暑。老人、婴幼儿尤其需要注意。
有些老年人不喜欢开空调,而室内环境温度、湿度高,容易发生中暑,子女应尽量帮他们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开启空调,温度设置在26-28℃。如出现不适尽快送医就诊。同时,不要忘记早晚开窗通风,避免直吹冷风。
补水切忌豪饮
尤其是室外劳作人群,要及时补水,建议每小时需补500毫升水,但切忌一次性摄入过多。小口、多次慢饮才是关键。有条件可以准备电解质水,以补充身体电解质的流失。或者可以自制电解质水,在1升水中加一小勺盐(大约3克)。
撰稿: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闫圣涛
审核: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 主任医师 张国强
注:图片由AI生成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