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近一半的拉链是这家公司生产的,他凭什么与丰田并驾齐驱?


一根成本不到5毛钱的拉链,竟然撑起了一个年赚400亿的帝国。


在全球超过40%的服装、箱包上,都印着同一个名字——YKK。



作为拉链行业的鼻祖,YKK由吉田忠雄创立于日本。凭借对高质量拉链的死磕精神,YKK战胜美国拉链龙头Talon,成为全球最大、最赚钱的拉链公司。


YKK的拉链不仅仅用于李维斯、NIKE、北面等知名品牌,甚至还用在了登月宇航服上。


据悉,YKK2024年卖拉链收入169亿,占全球拉链市场总利润的45%。


那么,这家日本企业,到底凭什么赢了全球?



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全球巨头,竟然是由一位修拉链的小伙创立的。


1934年,吉田忠雄26岁,所在公司倒闭后,积压了一大批的拉链,失业的他,就把这批货赊了过来。


当时,拉链都是手工制作,经常卡坏,而吉田忠雄则发现了商机,专注于维修和加固拉链。



在他的努力下,很快就把这一批拉链卖了出去。


偿还债务后,吉田开始招人专门生产拉链。由于手艺好,公司的营收,以每年3倍的速度,快速增长。


但是,偶然的一天,吉田见到了美国生产的拉链,发现它们质量更好,而且价格竟然只有日产的1/40。


原来,美国已经有生产拉链的专用机器,生产速度是手工的数十倍。


吉田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做出改变,日本拉链企业都将倒闭。


他试图说服同行,成立联合公司,购买美国的拉链机器,但碰了一鼻子灰,因为这些机器实在是太贵了。


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吉田,多次找到银行,贷了1200万的巨款,去美国买了4台机器。


从此,YKK拉链生产的效率直接提高了50倍,几乎占领了日本市场。


但他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多次去拉链发源地的美国考察。


他在美国拜访机械厂、合金厂的过程中,无论多累,都要整理好当天的笔记和照片,回国后,再和机械专家合作,改进拉链生产的工艺。


后来,YKK创新出了更轻、更耐用的铝合金拉链,有效解决了铜合金拉链的厚重问题,并因此收到欧美大量订单。


1958年,YKK公司实现了吉田早年的宏伟愿望:YKK生产的拉链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圈。


1969年,YKK凭借多年研发积累,生产出符合NASA标准的气密拉链,被用于阿波罗探月宇航服,登上月球。



YKK因此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企业发展越来越大,并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厂,一步一步成为全球拉链龙头。


2024年,YKK拉链年销量为89亿条,可以绕地球80圈。


从1934年到2025年,近百年的商业变迁,YKK却能长盛不衰,垄断全球45%份额,他有什么秘诀呢?



民营企业长盛不衰,这在历史上十分罕见。


毕竟公司是需要人来执行的,就连苹果公司都因为选错了CEO,而一度濒临破产。


那么,YKK公司到底做对了什么?


答案是,YKK做到了从价值观、技术、到全球化战略执行的极致一致性。


首先,YKK始终坚持“善之循环”的利他价值观,这是吉田忠雄在创业初期就确立的。


所谓“善之循环”,就是与员工善意、与客户善意。


吉田始终坚持大手笔分股份红利。


他和家族只占有股份40%,剩下60%,他通过利润分享计划,全都分给职工了。


不仅仅是分给日本的员工,而是各个国家的员工都有份。


通过这一举动,YKK提高了公司的活力和竞争力,并且减少了优秀员工跳槽带来的波动。


YKK不仅仅是对员工释放善意,将客户利益放在自己公司的利益之上。


20世纪70年代中东战争爆发,OPEC禁止石油出口。


这造成全球油价暴涨4倍,制造业成本激增,而提价向下游转移成本,成为所有拉链企业的必选项。



但吉田忠雄却对下属说:“这种意外状况肯定不会持续太久,我们维持原价,由企业承担这部分损失。”


几个月后油价恢复,YKK不仅利润恢复,还收获了一批无限信任他们的客户,这成为YKK的强大护城河。


第二个原因,则是YKK为了保证拉链质量,而不惜把整个产业链都纳入了自己的企业。


无论是铜、铝,还是聚酯、塑料、尼龙等原材料,YKK全都自己生产。


正是凭借在原材料上的创新,YKK建立了极强的竞争力。


比如,YKK研发出了强度媲美铜,但却更轻的铝合金,这一创新之举,直接帮助YKK拿下美国市场。


YKK从1959年,就开始独立制造生产拉链的机器,包括拉链机、齿模具等。


这种整合上下游的强大能力,可以媲美苹果对软硬件一体的执着,保证了拉链产品的质量,并且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这种从原料到机器,再到拉链的协同创新,让YKK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第三个原因,是吉田的全球化远见。


在刚刚凭借质量过硬征服欧美市场后,吉田就意识到作为日本本土企业,可能会被高关税制裁,于是,就及时在欧美、中国台湾、东南亚建立生产线。


果不其然,由于对欧美本土拉链企业,比如美国龙头talon的冲击,美国很快就给YKK加上了高关税。


但由于其在欧美、东南亚、当地的布局,避开了严重的贸易冲击。


除此之外,YKK在海外的分公司,还收获了当地的发展红利,毕竟发展中国家的服装市场增速,要远远高于欧美、日本等成熟市场。


以上这些持续了近百年的坚持,奠定了YKK目前在中高端服饰、箱包市场的垄断地位。


YKK以25%的市场份额,收割了45%的利润。


不过,中国拉链企业,比如伟星SAB、浔兴SBS的崛起,正在向冠军宝座发起挑战。



庞杂的组织层级,似乎是所有大企业的通病,YKK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全球跨国企业,YKK的决策链条有多长呢?


一个决策需要4层才能到达一线,分别是日本的事业战略总部、全球5大地区总部、国家总部、一线工厂。


这平均需要5~7天的时间。



而国内拉链龙头企业伟星股份SAB,则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甚至主动放弃规模议价能力,把决策权交给厂长。1~2天就能完成决策。


过去几十年,服装行业都是大量采购,长决策链条的问题并不明显。


但是如今,像ZARA、SHEIN这样的快时尚品牌,往往采用“小单快反”的策略,发现流行服装,马上做类似款式投入市场,然后快速迭代。


比如,第一批只生产500件,投放到店里后看顾客反映。


尤其shein,他们在抖音发现一条爆红的裙子,可能设计部一天就能出款式图,给拉链厂提需求后,1~2天就要提供样品。


据悉,shein能做到一件衣服最快3天,平均7~14天,就能从设计到上架店铺。


YKK目前还难以适应这种生产模式。


因为,YKK快反周期长达15天,而国内的SAB伟星则抓住这一机遇,做到了只需要3~7天就能完成服装厂的需求。


凭借这个优势,SAB伟星几乎以每年10%的复合速度增长,去年营收更是暴增19%。



目前SAB已经占据国内10%的市场份额,是YKK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也获得了中高端品牌例如波司登等服装厂的青睐。


YKK的长决策链条,不仅难以适应当前的快时尚服装冲击,在遇到偶然急迫的事情时,往往因为拖延而造成重大损失。


2022年YKK的深圳工厂发生火灾,上海工厂想要临时转移2000万条快反订单,但因为需要中国区+拉链事业部+总部同意,白白错失3周黄金时间,这部分订单被伟星SAB拿到了。


虽然,YKK仍然是全球拉链龙头,但也充满了危机意识。


从2021年的6大地区,到2023年改为5大地区,YKK正努力做到组织架构的扁平化,减少决策链条。


同时,YKK也主动出击,积极布局中低端拉链市场。


另外,YKK也继续他们的高研发投入策略,每年投入近13亿日元。


在很多人的眼里,拉链是衣服上最不起眼的小零件,生产拉链,也是小生意。


可是YKK,却把它做到了全球垄断。它的故事告诉我们:


世上没有夕阳产业,只有不肯安静做事的人。把小事儿做到极致的人,才能无惧外界变化,一直赢。


-END-


参考资料:

36氪《全球拉链之战:中国企业冲击日本优势地位》

蓝鲸新闻《日本隐形冠军:靠卖拉链,年赚400亿,做到了世界第一》

民生证券《全球拉链龙头 YKK,把握产业链趋势一体化布局》

远瞻行业研究报告《日本拉链龙头YKK集团:年近90的老牌辅料运营商,现今如何》

作者:白真诚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时尚   丰田   并驾齐驱   拉链   全球   日本   美国   公司   企业   快反   市场   龙头   机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