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煤,你会想到哪里?绝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山西!
以至于很少有人知道,中国第一露天煤矿其实不在山西,而在东北,也就是辽宁抚顺。
位于抚顺的中国第一露天煤矿,前后一共开采了118年之久,可以说是见证了新中国的起步和兴盛,那么如今,它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当最后一辆运煤卡车驶出矿坑时,这个亚洲最大的地标性伤口停止了呼吸。
118年的开采,如同从大地深处抽走了一条55米厚的乌金脊梁。
抚顺西露天矿,这曾让日本掠夺者垂涎、为新中国工业输血、最终被自身重量压垮的亚洲第一露天煤矿,如今在巨大的沉默里,正缓缓愈合着被撕裂的肌肤。
时光倒流三百多年,清朝守陵人每日巡视永陵龙脉,脚下踩着厚达55米的“黑石”却浑然不觉其价值。
当甲午战败的巨额赔款压垮了摇摇欲坠的朝廷,1901年,第一铲抚顺煤炭带着无奈与屈辱破土而出——这片土地终究没能靠“龙脉”护住国运。
四年后,日俄战争的硝烟刚散,日本人的手已牢牢攥住了抚顺的矿脉,对资源匮乏的日本而言,这露天矿藏无异于一座金山。
1905年至1945年间,2亿吨优质煤炭被疯狂攫取,相当于用抚顺的“筋骨”铸造了侵略中国的武器。
矿坑里,中国劳工在皮鞭与瓦斯威胁下日夜劳作。
1916至1944年间,因事故伤亡人数竟高达25万——抚顺当时总人口不过20余万,几乎家家户户都浸染了矿难的血泪。
1949年,新中国如初升朝阳般照亮了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西露天矿终于重归故土怀抱,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急需工业血液,抚顺煤矿的脉搏再次强劲搏动起来。
1962年,矿坑的日产量奇迹般突破5万吨,满载乌金的列车昼夜不停地驶向全国,为新生的共和国源源不断输送着工业热能。
在“一五”期间,辽宁贡献了全国17%的煤炭、27%的电力、60%的钢铁,抚顺正是这工业交响中最沉厚的低音。
然而,再丰厚的馈赠也经不起无休止的索取。
当矿坑如巨兽之口吞噬到长6.6公里、宽2.2公里、深达424米时,大地的忍耐已至极限。
矿坑北帮,一道狰狞的地裂在2014年骤然出现,它以每日10厘米的速度向北延伸,如同死神刻下的倒计时。
裂缝最宽处达18米,所经之地,房屋坍塌、农田开裂,近半抚顺城区被划入地质灾害高危区。
42%的区域随时可能塌陷,抚顺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原来煤挖空了,家园也就悬空了。
2019年岁末,西露天矿在运行118年后正式关闭。
矿坑深处,最后一盏矿灯熄灭,但另一种生机正在地表萌动。
不久后,抚顺人开始以愚公的意志修复大地伤痕:一株株树苗扎进裸露的岩壁,向日葵在曾经的塌陷区绽放出金色花海,矿坑底部竟奇迹般积起一泓碧水,倒映着抚顺新生的天空。
矿坑边缘,五座崭新的足球场在阳光下铺展开来,奔跑的少年们脚下,正是当年运煤卡车的轰鸣之地。
抚顺煤矿博物馆静静矗立在矿坑边缘,那块重达16吨的“煤王”标本,成了对过往最沉默的见证。
讲解员对游客说:这煤王躺在地下三亿年,挖出来不过十年。
这恰恰说明了,自然以漫长的时间厚赠人类,而人类馈赠自然的代价,往往需要更久才能偿还。
站在观景台眺望,矿坑如同大地的年轮,最深处424米的断面上,不同年代的岩层肌理清晰可见,犹如一部无字史书。
当年日本掠夺者留下的矿道遗迹已隐没在新生植被之下,五六十年代矿工手凿的阶梯旁,如今野花正随风摇曳。
当向日葵代替煤块在阳光下闪烁,当424米的深渊映照出白云悠悠,这片被118年开采掏空后又用十年温柔以待的土地,终于学会了与自身伤痕和解。
大地曾以乌金哺育了一个国家的筋骨,当矿灯熄灭,深坑里升起的不是荒芜,草木正在钢钎的遗迹上悄然扎根,生机在机器的残骸中重获呼吸。
归根结底,关闭抚顺西露天煤矿,是为了能够寻找更好的能源和出路,也意味着人类终于意识到,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保护环境和资源是重中之重。
此刻再回忆起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似乎才终于明白这句话背后的深层含义......
参考文献:
1.丁万强.九·一八事变后满铁抚顺煤矿扩张情况综述
2.李淑艳,闫斌移,佟德君.抚顺城区煤矿环境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研究
3.肖平,冯萍,王雪峰. 抚顺西露天矿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阶段性方案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