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中俄之间的那些历史旧账,西伯利亚这片地方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俄罗斯现在牢牢把控着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足有1300多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得让人眼红,石油、天然气、木材啥的占了俄全国的大头。
可历史上,这地方跟中国还真有不少纠葛,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迁徙,到蒙古帝国的扩张,再到清朝跟沙俄的拉锯战,都留下了痕迹。最近几年,有韩国学者跳出来,说西伯利亚其实该归中国,还列出了所谓铁证,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

先从头说起,西伯利亚这块地儿在古代可不是谁家的固定财产。那时候,北亚地区气候苦寒,人口稀少,主要住着一些游牧部落和狩猎民族。中国古代史书里,早就有对北方寒带的记载。比如周朝时候,北方有匈奴、东胡这些民族,时不时南下跟中原王朝干仗。
到了汉朝,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北支线就延伸到西伯利亚南部边缘,带去了丝绸、茶叶,换回毛皮和马匹。这不算直接控制,但文化交流是实打实的。考古挖出来的东西也能佐证,新石器时代贝加尔湖附近有陶器,跟中原风格有点像,说明几千年前就有迁徙和贸易往来。

真正让西伯利亚跟中国历史绑得紧的,是蒙古帝国的崛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自称成吉思汗。蒙古人本来在草原上过日子,但成吉思汗野心大,先打金国和西夏。1211年进攻金国,1215年拿下燕京,1227年灭西夏。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子孙继续扩张。长子术赤负责西方,建立了金帐汗国,版图从黑海伸到乌拉尔山脉东侧。1236年到1241年,蒙古大军西征,灭了罗斯诸公国,顺带把西伯利亚西部纳入势力范围。那些地方的原住民,如鞑靼人和布里亚特人,被迫归附,交毛皮贡赋。蒙古军队适应力强,在冰天雪地里用雪橇运粮,设驿站保持联系。

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把蒙古帝国中国化。元朝版图巨大,通过附属汗国间接管到西伯利亚大部。金帐汗国征收当地资源,运回大都。元朝军队还北上到勒拿河流域,征服一些小部落,设屯田点种耐寒作物。
1368年元朝亡了,明朝建立,蒙古残部退回草原,西伯利亚控制就松了。十五世纪,莫斯科公国摆脱蒙古枷锁,伊凡三世1480年击败金帐汗国残余,开始反推。十六世纪,伊凡四世1552年灭喀山汗国,1556年灭阿斯特拉罕汗国,开门东进。

俄罗斯人扩张速度快得惊人。1581年,叶尔马克带800多哥萨克过乌拉尔山,打西伯利亚汗国。1582年攻克首都,库楚姆汗逃跑。俄罗斯建堡垒链,1619年到叶尼塞河,1632年建雅库茨克,控制萨哈地区。
到十七世纪中叶,哥萨克已到黑龙江流域,跟清朝撞上。清朝1644年入关,顺治康熙时候加强东北边防。1652年俄建尼布楚堡,1654年建雅克萨,侵入满人祖地。清军1658年击退小股俄军,1670年短暂收复雅克萨。

康熙帝上台后,决定硬刚。1685年派兵围雅克萨,俄守军300多人抵抗,清军用炮轰,俄投降。1686年俄反扑,清军再围,激战几个月,俄死伤过半,又降。1689年签尼布楚条约,以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为界,外兴安岭北归俄,清保黑龙江南。
这条约是平等谈判的结果,康熙觉得西伯利亚太冷,补给难,不值长期耗。十九世纪清衰弱,沙俄趁机下手。1858年瑷珲条约,俄拿黑龙江北;1860年北京条约,拿乌苏里江东。外东北就这样丢了,西伯利亚彻底成俄领土。

现在说说韩国学者那事儿。韩国人金在吉,是研究东亚古史的专家,大概2023年左右提出,西伯利亚5500年来属于古中国核心领土。这观点一出,网上炸锅。他主要靠中国古籍《山海经》作证。
这书成于先秦,战国时代编纂,记录神话地理。《北山经》描述高山冰川、河流密集,跟贝加尔湖和勒拿河对得上。《海外北经》提北海玄水,金在吉说指鄂毕河或叶尼塞河。这些地方被描写成极北苦寒地,住着奇异生灵和部落。

金在吉推测,上古华夏部落北迁,从夏禹时代起就影响北亚。通过考古,他说贝加尔湖新石器陶器和中国相似,说明五千多年前有联盟控制资源区。
汉代丝路北支也延伸那儿,促进交流。他在讲座和文章里列这些章节,强调不是行政管辖,但文化经济联系深,视作华夏延伸。韩国其他学者补充,高句丽和渤海国时代,东北亚有更多互动,间接波及西伯利亚南缘。

但这证据靠谱吗?《山海经》是神话书,很多描述夸张,学者间争议大。现代史学认为,它反映先秦人对世界的想象,不一定是实测地图。西伯利亚考古显示,早起居民是阿尔泰语系民族,跟华夏不同源。
蒙古元朝是控制过,但那是游牧帝国,不是汉人王朝。清朝丢地是事实,但通过条约确认,国际法认可。金在吉观点有民族主义色彩,韩国历史教育常强调古高丽影响北亚,或许想借中国史书拉近距离。

现实看,西伯利亚属俄联邦,人口少但战略重。俄开发石油天然气,占全国50%以上。中国跟俄关系好,1991年苏联解体后,2001年签友好条约,边界定案。
双方合作天然气管道,经济互补。想回归?不切实际,领土主权意识强,强求会坏事。历史遗留问题多,但中俄都务实,搁置争议搞发展。

总的来说,西伯利亚历史跟中国交织,但现代格局定型。金在吉铁证有理有据,却限于文化层面。咱们看历史,得客观,别被民族情绪带偏。未来中俄合作空间大,能源、科技啥的,能共赢。
更新时间:2025-10-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