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无时无刻不想着有朝一日“反攻大陆”,继续当着自己受万人敬仰的民国大总统。
一连十几年的时间过去,蒋介石也逐渐明白反攻大陆不过是自己的黄粱一梦。没想到毛主席却在1965年的时候劝说蒋介石回到大陆。
老蒋虽然现在成了海岛奇兵,但怎么说还是国民党总裁,尽管他也想回到大陆但碍于面子又不好直接答应,所以便向毛主席开出了六个条件。
没想到毛主席看后直截了当的说了两个字,“同意!”。
毛主席为何答应的这么痛快,蒋介石的这六个要求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原本计划的就是要收复台湾,并且为了收复台湾全国的物资军力基本都集中在了福建一带,但没想到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让中央原本的计划被打乱。
为了东北地区的安全,无奈之下只好临时改变计划调集军队北上抗美援朝。
得知消息的蒋介石在台湾岛上松了一口大气,就是因为趁着中国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国赶忙将第七舰队停在了台湾海峡中间,原本解放军收复台湾只需要面对台湾海峡这道天然屏障,现在美国人这么一搅和情况也变的相当复杂,所以迟迟无法对台湾出兵。
这段时间蒋介石也没有闲着,反复总结自己在武器装备以及军队人数都领先的情况下,到底是为什么输给共产党的。
最终蒋介石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个个勾心斗角,军队没有信仰,甚至是为什么要上战场都搞不明白。
所以蒋介石就趁着美国人保护下的这段时间,对国民党内部以及军队进行调整改革,想着有朝一日反攻大陆。
但对于美国人来说这是不想看到的一幕,美国人曾经多次劝说蒋介石放弃反攻大陆的念头,甚至还和蒋介石提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但这均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
美国人想的什么蒋介石其实心里一清二楚,就是想要搞“两个中国”,这样就能够从法理上让大陆失去收复台湾的依据,如此便能够彻底对台湾进行操纵,通过利用台湾的地理位置来制衡中国。
老蒋虽然能力不怎么样,但身为一个中国人的家国民族情怀还是有的,没过多久就在全台湾发表声明: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仍为各国所公认,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立场”。
老蒋的这番操作无疑于在打美国这个“金主”的脸,所以在当时美国人见蒋介石不愿意配合美国搞“两个中国”,于是就有了想要废掉蒋介石,扶持新的人选上位。
在当时美国人看中了两个人选,一个是国民党二把手陈诚,一个则是大文豪胡适。
胡适因为没有从政经验被美国人筛掉,美国人便想方设法的扶持陈诚上位,但他们还是太低估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了,根本就不是美国人几句话能够动摇的,这项计划最终也石沉大海。
远在对岸的毛主席得知蒋介石的一系列的行为后,对此表示:“蒋介石还有点良心,不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蒋介石虽然时时刻刻想着反攻大陆,通过军事手段解决两岸问题,但早在五十年代后期毛主席就想要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两岸问题了,
五十年代蒋介石曾派人到悄悄抵达大陆想要看大陆现在对台湾的态度,当时负责这项任务的是蒋介石的亲信宋宜山,宋宜山到大陆后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并且向宋宜山表示只要蒋介石愿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大陆一定不会亏待他的。
甚至双方这次还初步拟定了一份合作的具体条件:
“(1)两党可以通过对等谈判,实现和平统-;(2)台湾可以作为中央政府统辖下的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3)台湾地区的政权仍归蒋介石领导,中共不派人士参与,而国民党可派人到北京参加中央政权的领导;(4)美国军事力量撤离台湾海峡”
可以说这算是开了个好头儿。
宋宜山满意的回到台湾后将在大陆的情况告诉给了蒋介石,可没想到蒋介石听后却大发雷霆,原因则在于宋宜山把共产党给夸成了一朵花,就没有一句话不带共产党好的。
蒋介石作为解放战争的失败者,宋宜山就好像在蒋介石的伤口上撒盐一样,让蒋介石气的不行,同时蒋介石也认为此时并不是国共合作的好时机,于是将这件事又搁置了几年。
后来又找到了曹聚仁来当国共之间的连线者,曹聚仁不像宋宜山属于某一方但同时又能联系到两边,常年居住在香港的他,无论对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是不偏不倚,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是希望两岸能够早日统一。
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曹聚仁在到大陆后就受到了毛主席的会见,在二人的谈话中毛主席对蒋介石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表示:
“只要蒋介石能够抵制美国,我们就可以和他合作。只要不同美国搞在一起,台澎金马都可以让蒋介石来管理。”
这次与毛主席的见面曹聚仁只是想知道大陆对蒋氏父子以及台湾的态度,所以并没有拟定什么协议。
到了1965年的时候,曹聚仁再次到北京时,毛主席告诉了对待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一纲”指的是只要能让台湾回归祖国,台湾问题可以很大程度上尊重蒋介石的意见。
“四目”则是四个条件,分别为:
“第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事安排等惑由总裁与兄全权处理。第二,所有军政及建设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第三,台湾之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总裁与兄意见协商决走,然后进行。第四,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曹聚仁将“一纲四目”带回台湾给蒋氏父子看后,蒋介石又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添加,最终版本为:
1、蒋介石偕同旧部回到大陆,可以定居在浙江以外的任何省区仍任国民党总裁。
2、蒋经国任台湾省省长。台湾除交出外交与军事外,北京只坚持农业方面耕者有其田,其他内政完全由台湾省政府全权处理。
3、台湾不得接受任何军事与经济援助;财政上有困难,由北京照美国支援数额照拨补助。
4、台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陆军缩编为四个师,其中一个师驻在厦门、金门地区,三个师驻在台湾。
5、厦门与金门合并为一个自由市,作为北京与台北间的缓冲与联络地区。该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此一师长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其资格应为陆军中将,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
6、台湾现任文武百官的官阶、待遇照旧不变。人民生活保证只可提高,不可降低。”
毛主席在看了蒋介石提出的这六个要求后,认为并没有什么损害国家主权利益的地方,所以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理,经过中央的商议后批准同意。
可以说这个时候是两岸最接近和平统一的时机,可到了这个节骨眼,蒋介石突然不知道又因为什么原因犹豫不决,再加上到了六十年代后期情况也变的复杂,原本的国共第三次合作也就这么不了了之,成了两岸人民共同的遗憾。
参考资料:文史天地——蒋介石密约毛泽东访问台湾之谜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