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2名儿童相继离世!没有特效药,玩水一定注意→

近日

两名儿童感染“食脑虫”相继离世的消息

引发广泛关注

一个月两起“食脑虫”夺命悲剧

今年6月,福建女孩杏儿的妈妈在社交平台求助称,她带5岁女儿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温泉6月22日孩子出现头痛、低热、呕吐,6月27日被确认感染“食脑虫”。8月22日晚,杏儿妈妈发文悼念离世的女儿

这个夏天,因玩水感染“食脑虫”的事件,并非个例。今年7月,安徽一6岁男孩玩水后发烧,确诊感染“食脑虫”至于感染原因,男孩妈妈回忆,能想到的只有6月6日孩子在学校打水仗,和4月13日在公园里捞鱼。8月11日,男孩妈妈在社交平台表示孩子已离世

如此致命的“食脑虫”到底是什么?真的会“吃人脑”吗?为什么玩水会感染?人们又该如何预防?

什么是“食脑虫”?

“食脑虫”并不是肉眼可见的一条虫子。

它是自然界土壤和水中存在的一类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原虫。少数阿米巴原虫可引起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角膜、皮肤和全身播散性感染。

△图为阿米巴原虫,体积通常只有几到几十微米,只能通过显微镜看到。

致病性阿米巴原虫可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的上皮细胞侵入宿主大脑,引起原发性脑膜炎或肉芽肿性脑膜脑炎,并迅速消化溶解脑组织,甚至可导致宿主的死亡因而被称为“食脑虫”,但并不会直接“吃”人的大脑。

“食脑虫”为何致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主任医师王磊介绍,目前,称之为“食脑虫”的阿米巴原虫主要有三种感染病原体: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双核匀变虫

这三种阿米巴原虫,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主要有两方面:

目前对于致病性的阿米巴原虫尚无特效药患者通常来不及诊断、治疗,因此感染后死亡率较高。

及时救治有很大机会痊愈

并非“必死无疑”

“食脑虫”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尽管感染“食脑虫”后若不及时救治病死率较高,但该病发病率极低,且存在成功治愈案例,只要及时发现并救治就有很大机会痊愈,并非“必死无疑”

为什么玩水会感染?

致病性阿米巴原虫主要分布在自然水体和土壤等野外环境中例如湖泊、河流、温泉、水沟及泥土中,尤其在温暖环境下更容易滋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绍,鼻腔被温暖的淡水猛冲,是最典型的感染途径。

人们在进行游泳、戏水、潜水、跳水等活动时,当含致病性阿米巴原虫的水体冲入鼻腔或口腔,它们就可通过嗅神经通路进入人体,引起感染和脑组织损伤。

如何预防“食脑虫”感染?

野外虽存在致病性的阿米巴原虫,但真正能侵入人体的概率很低,无需过度紧张。掌握预防方法,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提醒大家

“食脑虫”感染罕见却可致命

在野外水域游泳、玩水后

若出现头痛、发热、呕吐、嗜睡等

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在哪个水域游过泳、水呛鼻子了”

科学预防、及早治疗!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育儿   特效药   儿童   阿米巴   原虫   致病性   鼻腔   水体   皮肤   游泳   人体   妈妈   肉芽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