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潜伏敌营19年,官职甚至比毛人凤还高,暴露后用一块木板逃走!

前言

1949年4月的一个晚上,上海一家看守所的铁门被悄然撬开,一名浑身是血的死刑犯翻过围墙,跌跌撞撞地消失在黑暗中。

他是中国共产党潜伏在国民党内部时间最长的特工之一,19年间,他官至少将,甚至一度成为军统头子毛人凤的上司。

在潜伏期间,他传递的情报改写过战局,救过抗日名将的命,也差点因叛徒的出卖命丧黄泉。

最令人惊叹的是,他两次被捕入狱,甚至被判死刑,却能仅凭一块木板、一根铁钉,完成了堪称奇迹的越狱。

他到底是何方人士?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位沉默英雄传奇的一生。

范纪曼

1906年,范纪曼出生在四川梁山一个书香家庭。

少年时,他便以过目不忘的才华闻名乡里,15岁独自跋涉百里只为看一眼地球仪,19岁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与罗瑞卿、陈赓等日后赫赫有名的人物成为同学。

在黄埔军校,范纪曼第一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他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并在心里埋下一粒希望的种子。

1926年,经倪玫皋、杜仪介绍,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在北伐战争期间,他担任叶挺独立团排长,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多次负伤,表现出极富牺牲精神的坚毅品格。

然而,意外在此时发生了,1927年蒋介石背叛了革命,并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一时间混乱不堪,范纪曼也险遭毒手。

最后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他脱下军装,回到家乡四川,在当地他也没闲着,而是帮着组织农民运动。

令人没想到的是,组织内部也出现了叛徒,1930年,他被出卖,第一次被捕

在敌人面前,即使遭受严刑拷打,依旧咬紧牙关,没有吐露任何关于党的消息,三个月后就因证据不足被释放。

但那时的上海十分混乱,就连党组织也遭到严重破坏,他那时已经完全与上级失去联系,成了一名“断线风筝”。

他并没有认为自己与党失去联系就不再是一名党员,而是继续积极的参与党的活动。

后来还考入北平大学,学习俄语、德语、日语。

他凭借自己的语言优势,顺利进入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担任翻译,表面上是处理外交文件,实际上是将机密情报传递给潘汉年。

有一次,他截获日军计划突袭苏联的情报,连夜翻译后直送延安,苏联红军据此提前部署,击溃了日军的“张鼓峰战役”,范纪曼的名字从此在隐蔽战线传开。

但是战役还没有彻底结束,这位潜伏者的使命还得继续。

恢复党籍

在抗战胜利后,范纪曼打入国民党国防部二厅,成为驻沪国际组少将代理专员。

那时的毛人凤,不过是武昌行营的一个小股长,那时的范纪曼故意装糊涂、混日子,甚至故意泄露假情报迷惑敌人,暗地里却将国民党兵力部署、特务计划等关键信息传递给党组织。

他的潜伏计划实在是严密,1948年辽沈战役前,他还截获蒋介石密令,将廖湘兵团美式装备全调往辽西,他迅速将情报传递出去,这份情报让东北野战军直接抢得先机,还扭转了战局

但事情没有一直这么顺利,意外再次发生了。

1949年3月,有叛徒告密,说范纪曼是间谍,彼时的他正在上海17号码头与党交接蒋介石逃台计划,当场被捕。

随后,军统对他用尽酷刑,老虎凳上摞起6块砖头,辣椒水灌得鼻腔流血,甚至用铁钉撬开脚镣

但范纪曼始终闭口不言,连毛人凤亲自审讯时,他也只说一句:“我就是个翻译,懂什么情报?

敌人拿他没办法,就连他们查获的名单里也只是记载着“范纪满”,仅是这一字之差,让他们始终无法确认范纪曼的真实身份。

但是秉持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理念,范纪曼还是不能逃脱,并在4月10日,被判处死刑。

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能死,自从1930年与党失去联系以后,他的党籍也随之消失,他拒绝重新入党就是抱着有一天能有希望重新恢复党籍。

在监狱里,他每天都装的非常无力,实际是在暗中观察环境,随时准备越狱

终于在行刑前一晚,机会来了,他趁看守不备,用藏在裤腰的铁钉撬开脚铐,还假装疼痛难忍非要上厕所。

时间已经是半夜,看守极其不耐烦,范纪曼趁着他打瞌睡的功夫,将一块将近两米长的腐烂木板卡在厕所与围墙的夹道间,搭成一个斜坡

他纵身一跃,但左小腿还是被铁刺划开十几厘米的伤口,鲜血染红衣衫,疼痛难忍,但他清楚的知道现在并不是痛苦的时候,毕竟还身处在危险之中,他必须要在今天逃出监狱

与此同时,监狱那边也发现范纪曼不见了,召集了不少人抓捕他,但是他在上海摸爬滚打十几年,早已经将大街小巷刻在脑子里,顺利躲过追捕。

第二天早上,上海宣布解放,范纪曼躲进码头仓库,用煤灰抹脸伪装成苦力,最终与地下党接上头。

当交通员见到这个本已经该牺牲的人时,心里冒出的是极大的欢喜,范纪曼也是幽默至极,还调侃自己说,阎王嫌他话多,又把他给撵回来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一次次提交恢复党籍的申请,一次次被驳回,给出的理由是身份证据不足,当年知道他身份的人都牺牲了,他也实在是有口难辩。

更为不幸的是,1955年,他还被“潘杨事件”牵连,在监狱里待了20年

监狱外,他昔日的那些好友并没有放弃为他正名,并陆续为他提供证明材料,刘逸樵、徐淡庐的口供、国防部机要室存档、日本外务省电报原件等等

一份份新材料汇总成册,厚达十几厘米,办案人员后来回忆,正是那批亲笔信与照片,让范纪曼的身份有了直接佐证。

终于在1984年,将近八十的范纪曼才终于恢复党籍,那时的他热泪盈眶

结语

范纪曼的故事,其实是隐蔽战线最真实的写照,没有枪炮的轰鸣,没有战场的硝烟,却需要比战场更强大的意志。

在他老年的纪录片里还提到:“我不过是一块木板,在需要的时候,搭起了通往光明的便桥”,他也确实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甚至在临终前,还将自己毕生收藏的4000册珍本和千张唱片捐出,他将这块木板又继续连接上新一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历史   敌营   官职   木板   党籍   情报   黄埔军校   铁钉   国民党   上海   国防部   叛徒   党组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