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将帅那么多,为何开国大典非得他当总指挥?

新中国的成立绝对是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胜利,那么就需要一次盛大的典礼来纪念这次胜利,这就是开国大典。既然开国大典是重中之重,那么阅兵总指挥一定要精挑细选,不过这对于名将如云的共产党来说却是一个幸福的烦恼,因为那时符合总指挥要求的实在太多了,朱老总、彭老总、林帅、刘伯承等完全都可以胜任。


于是毛主席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让五大书记把心目中的人选写在纸条上,结果五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写下了同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聂荣臻。

聂荣臻为什么在五大书记的心目中地位如此之高呢?这就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首先,聂荣臻的军校经历在共产党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他先是就读于苏联红军大学,后来又在黄埔军校中做过政治教官,对军容的理解一般人难以企及,这对于大阅兵来说至关重要。

其次聂荣臻早在中央苏区工作时就隶属于毛主席和朱老总的直接领导,后来又与周恩来合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五大书记自然对其知根知底。最后,聂荣臻在华北地区的声望是其他人无法比较的,他做过华北野战军的司令,在北平解放后做过平津卫戍区司令和北平市市长。这样一看,聂荣臻自然是不二人选。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总指挥是个好做的差事,聂荣臻接手时距离开国大典只剩下50天时间。而且这对于我军来说也是第一次举行如此隆重的阅兵式,那时候士兵们可能对踢正步都没有什么概念。

聂荣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士兵们明白这次阅兵的重要性,让民族自豪感激发每一个士兵的潜力,最后便磨练出了整齐的步伐和严整的军姿,以及让外国人都羡慕的精神风貌。之后聂荣臻又开始狠抓细节,从人纠察到战车,再纠察到军马,经历了无数次的推演,保证了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出现纰漏。


在经历了几十天的严格训练之后,一切问题全部迎刃而解,一支谨慎、自信、军容整洁的队伍站在了阅兵仪式的起点线上。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聂荣臻乘着先导车率先通过天安门广场,身后1.64万余名官兵庄严迈步,主席台上的每一个人都露出了惊喜而满意的深情,建国前聂荣臻的最后一项任务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历史人物简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标签:总指挥   平津   黄埔军校   北平   军容   纠察   将帅   心目中   司令   老总   书记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