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这次孙颖莎的丢冠,居然带来这么大反响。网友一边倒地议论,而且点名她“状态差”“没劲头”。一场比赛没拿下,网络瞬间热闹起来。
开场其实拼得很厉害,第一局孙颖莎直接开局4:0,但陈幸同也不退让,很快追平6:6。结果孙颖莎又连下5分,以11:6拿下第一局。没想到第二局陈幸同回敬一城,比分变成1:1。之后俩人交替拿分,到第六局打成3:3,陈幸同连下3分。孙颖莎申请暂停,调整后还是被陈幸同11:5拿下。最终总比分孙颖莎2:4告负,出乎很多人预料。
有说法是陈幸同从战术层面下手:用加转弧圈球持续冲击孙颖莎正手,孙颖莎正手得分率从55%掉到38%。她的反手站位也被锁定,导致接发频繁出错。再加上陈幸同挑落点,线路变化大,关键分孙颖莎没机会发力,最后丢分比较多。
全程比分胶着,变数不断,孙颖莎暂停回来还没稳下。外行看热闹,内行能看出这里面的调整门道。专业人士纷纷分析,比赛前针对性准备很明显,陈幸同策略细致,孙颖莎一时没找到应对法子。
这种级别的对决本身悬念不小,谁能想到又卷成全民话题。输了以后,孙颖莎本名和相关事件很快冲上热搜。批评她没拼劲的、觉得她掉链子的声音一波又一波,甚至有人把成绩下滑归为“偷懒”原因。
人身攻击和各种不太好听的评论也在网络上飘。忘记了她这些年有多少无解表现——东京奥运会女团金牌,女单银牌,世乒赛、世界杯冠军数不胜数。连续霸榜世界第一30多个月,积分断层领先第二名几千分。还是女乒第一个积分破万的选手,这些都没什么人提。
在这波风头最紧的时候,“人民日报”发视频,截取孙颖莎赛后直面质疑、加油打气。内容很克制,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种站队,“不怕风暴,陪你等天晴”,没有直说,但已经很有分量。
网友关注一个点——顶级选手只要出点差错,立刻就是指责和声讨。一场没打好,质疑全来了,殊不知每个人状态都是波动的。王楚钦也是类似局面。刚刚在横滨以2:4输给张本智和,焦点外战没拿下来,一夜之间网络又开锤。
王楚钦比赛当天状态确实一般,关键分场上没把握住,被批说“临场应变差”,有人直接说他“不配主力”。外界对结果很敏感,普通失利都能被痛批。有网友顺势说他接下来欧洲大满贯退赛是“怕对手”,还有人嘀咕“小情绪又来了”。
这事一路蔓延到和时尚杂志合作被取消,舆论解读“丢冠”是主因,直到有关部门解释“行程冲突”,风向才渐渐松动。王楚钦其实肩伤痉挛、美满贯还带伤上,6月时乒超险些低血糖晕倒,教练组让他休整避免伤情恶化。网上倒没人真关心他的身体,只纠结结果。
顺利退赛也有人不买账,网议不断。比赛密度这么大,身体和课业双重压力也没啥人提。王楚钦同时还要在线参加北大硕士考试,各种因素拼一起,选择暂缓比赛。外界却觉得“就是落后了”、跌下神坛。
网络暴力每次都能绕回运动员身上。“全红婵没拿金牌”被骂也不例外。跳水世界杯温莎站,她10米台决赛207C动作失误,输陈芋汐10分,仅拿亚军。网上立刻有了“不自律”“不注意身材管理”等言论。
以及“全红婵农村出身缺气质”这种槽点,入水角度还被网友一帧帧分析:“0。1度偏差算什么?是不是故意”……电子显微镜一样的考察。甚至她用训练图配文“那咋了这就破防了”,评论区还是能掀起一波批。
夺冠只是日常,丢了立马成靶。运动员一直在高压下训练比赛,外界只剩结果论和情绪宣泄。背后努力全被一句“怎么又输了”淹没,稍有闪失,全忘没了。
所有这些风波,无论是孙颖莎、王楚钦还是全红婵,都被卷进了网暴的旋涡。成绩再高,只要出个小状况,马上被无限放大。谁都想看冠军,谁想想受万人指责。有网友总结:“赢了理所输了千夫所指。”
体育热度没问题,就是很多时候,情绪变得凌厉得离谱。几乎没有哪一个世界冠军能逃开这座“舆论炼狱”。太卷了,这种氛围一两天平息不了。
冠军和舆论……,有时候还真没得选。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