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场上,从不缺“英雄出少年”的故事。
7月13日“浙BA”杭州东部赛区焦点战,上城队对阵萧山队的比赛中,18岁的赵哲轩挺身而出,连突带投,拿下全场最高分40分,带领萧山队拿下这场硬仗。全场观众的热情都被这位刚刚高考完的小伙所点燃,所有人高呼口号“赵哲轩,MVP!”
我们先快速回顾一遍昨天赵哲轩的超凡表现。上城和萧山两队实力接近,开场后双方你来我往,比分相当胶着。不过第三节开始,赵哲轩突然发力,三分球,命中,带球突破,得分,瞬间扭转了比赛的局势。甚至面对上城队的双人包夹,赵哲轩依旧不惧。
比赛尾声,全场观众已经不再关注比分,只想知道这位神奇少年究竟能拿到多少分数?
随着他最后一个罚球命中,大屏幕上的数据跳到了“40”,再次引来全场欢呼,毫无疑问,他是这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这位神秘的0号球员,到底是什么来头?
MVP上个月刚参加完高考
父亲是领路人,也是偶像
18岁的赵哲轩是土生土长的萧山人。上个月,他刚刚经历了高考,并被宁波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录取,是一位准大一新生。
高中他就读于杭州第四高级中学。其实在高中时,他就已经拿过诸多荣誉。作为学校篮球队队长,他带队拿到今年全省中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高中组)第一名,“耐高”全国联赛浙江赛区第三,杭州市高中篮球联赛三连冠。初中时,也是市初中篮球联赛的冠军成员。
高中时期的赵哲轩
赵哲轩家里没有职业运动员背景,他对篮球的热爱,纯粹是被父亲“启蒙”的。赵哲轩说,小时候就被爸爸带去萧山区的许多篮球场,爸爸不仅是教会自己篮球基本功的启蒙教练,也是自己篮球路上的偶像。
赵哲轩的父亲也希望儿子能在篮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小学二年级时,赵哲轩就被送进校队接受专业训练,小学五年级,他被选入陈经纶体校,接受更高强度的磨砺。初三那年,他已经拿到篮球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认证。父亲的陪伴始终都在。无论是高中时的诸多硬仗,还是萧山队此次参加“浙BA”,赵爸爸只要有时间都会赶到现场督战。
一战成名,赵哲轩被媒体团团包围。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这一场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他也透露了一个小细节:“我第一场比赛表现比较一般。回来之后,老爸也给了建议,让我下一场进攻更加果断点。”
那天比赛结束,赵哲轩和老爸一起回家。走出球场的路上,有人认出了这位“MVP”,上前道喜。赵哲轩的父亲淡然回答说:“他第一场手生,应该能越打越好。”骄傲全写在了脸上。
球场上演师徒对决
“今天,要‘打’师父了吗?”
这场关键战还有一个特别意义,就是一对师徒的正面对决。
很多人不知道,赵哲轩高中时的恩师也在球场之上。代表上城队出战的35号于双凯是杭州第四高级中学的老师,也是学校篮球队的教练。杭四中一篇文章曾介绍过这对师徒的关系:于双凯不仅是赵哲轩在球场上的前辈,用丰富的经验来指导、训练队员;在生活中,他也像一位家长,关心着他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高中比赛照片,右四赵哲轩,右三教练于双凯
因为球场上位置不同,这对师徒在比赛中直接交锋的次数不多。于双凯后来因为腿部有些抽筋,比赛后半场一直都在替补席。场下,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学生。
于双凯(白色球衣)在球场上
比赛一结束,于双凯第一时间上前向赵哲轩表示祝贺,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笑。还有球员走过来跟于双凯打趣说:“你怎么教出这么好的学生?”
于双凯笑笑:“我看了他一整场了。赛前我还跟他说,你今天终于要打师父了吗?”
如何评价爱徒今天的超强表现?赛后,于双凯独家回应记者:“虽然我今天没怎么上场,但今天真的特别欣慰。赵哲轩从高一进校,每天跟着我刻苦训练,我觉得今天的这个40分是他三年以来刻苦努力的一个写照。”
作为老师,他也给出了祝福:“不久前他靠自己的能力考进宁波大学,我真的希望他未来能在CUBA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继续拿到40分的高分。”
另一边,赵哲轩也感谢于老师三年以来对他的指导。“高一的时候我水平还比较低,是他不断‘抓’我,才让我有这样的进步。今天的表现很大一部分都归功于他。”这位年轻小伙也很谦虚,他说自己能力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会继续努力补齐短板,向更高舞台冲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杭州市联队的教练,于双凯也在考察每个球队的优秀球员,将征召他们进入市联队。是否已经把爱徒列入球队的大名单?于双凯表示,杭州市联队的成员要根据各队全部比赛的结果来看,会从各个队伍挑选2到3位优秀球员代表杭州出战。“我也希望赵哲轩继续加油,用表现为自己赢得一个位置。”
【来源:杭州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7-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