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那句“高关税撑不下去了”,听上去像一句抱怨,实际上是他对过去十年战略误判的自我认罚。中美的较量,到了要清算筹码的阶段。特朗普嘴上还在硬撑,心里清楚:这场经贸牌局,美国再也装不下“庄家”的样子了。如今中国不但稳坐牌桌中央,还开始重新定义规则与节奏,美方的“回头”,更像是被逼无路的一次回身。
华盛顿的最大误判,在于它太相信自己那套“金融与科技神话”。过去十年,美国以为只要靠美元霸权和高科技封锁,就能掐住中国的脖子。可事实狠狠地打了它的脸——中国靠的不是虚拟泡沫,而是踏实的实体经济。制造业产值已经超过G7总和,主粮自给率达到95%,在5G、高铁、新能源、造船等领域全面领跑。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粮食已实现连续十年丰收,主粮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
反观美国,一边通胀居高不下,一边产业空心化严重,连造艘大型商船都成了奢望。**那种昔日的“工业神话”,如今更像是被掏空的传说。
10月18日,中美牵头人通了电话,一次看似普通的视频会议,却是博弈的转折点。双方宣布将尽快重启新一轮经贸磋商。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一改强硬姿态,主动放出“求谈”信号。就在几天前,特朗普在福克斯节目上公开承认“对华高关税不可持续”,这句话的分量,远比一句“想谈”更重。那一刻起,中美的天平开始倾斜。
而让美国最头疼的,是中国如今握着一整套系统化的反制牌。
首先是稀土牌——全球92%的稀土分离与加工产能掌握在中国手中,想造F-35、爱国者导弹、电动车都得看中国脸色;美国国防部自己承认,重建本土产业链至少要十年。
其次是航运与市场准入牌——对美籍船舶加征港口费,明确要求为中资企业提供“非歧视环境”,这种“反制301调查”的操作直戳美国要害。
最后是农业牌——暂停采购美国大豆,直接让爱荷华、伊利诺伊的农民炸了锅。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一度占其出口50%以上;暂停采购后,爱荷华州与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集体抗议,成了特朗普最难处理的政治痛点。
这三张牌连在一起,不只是反击,更是一套有条不紊的系统工程。
可就算吃了这么多亏,美国的惯性依旧没改。9月底马德里会谈刚过20天,美方又在谈判前放出二十项对华打压措施,从穿透式实体清单到港口附加费,全都像是“最后一轮疯狂”。其中特别是将数千家中国企业穿透式列入实体清单,并对中国船舶强行征收港口附加费。
这套“边谈边打”的戏码,中方早就看透。于是,中国果断实施稀土技术“全球长臂管辖”,堵死一切技术外流通道。商务部的话掷地有声:“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区别只在于,美方能不能学会尊重。
说到底,这场对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从2018年特朗普掀起贸易战算起,美国用了整整十年搞出一场“全维度经济战”——加税、封锁、脱钩、围堵,无所不用其极。可到2025年,现实狠狠反噬回去。中国对美出口占比降到10%以下,但出口总额却在涨;制造业产值超过G7国家总和;美国大豆烂在仓库、军工厂磁材短缺、订单延期。特朗普嘴上还在说“是他们逼我的”,但这场豪赌早就成了烫手山芋。
到2025年,东盟、欧盟、中东、拉美合计已占中国出口比重超过65%,在RCEP框架下,区域供应链的黏性与韧性进一步增强,美国市场早已不是“不可替代”。
现在谈判要再开一局。贝森特下周将在马来西亚APEC会议期间与中方预先会面,为10月底韩国APEC峰会铺路。新一轮谈判的三大焦点,已经写在桌上:
第一,华盛顿是否会撤回实体清单与港口附加费;
第二,中方是否延长稀土出口管制豁免期(11月10日即将到期);
第三,美方是否真准备回到“平等协商”的基本原则。
中国态度很明白:谈可以,但不是演戏。要真平等,才有得谈。
回看2018年那句“贸易战很容易赢”,如今听起来像是最大的讽刺。芯片禁令不仅没掐死中企,反而催生出国产7纳米;造船301调查没打痛中国,反倒被港口费反制。美国的极限施压,最后变成了极限反噬。这一轮博弈的性质,已经彻底变了。
到这一步,人们终于看明白:这不再是单纯的贸易争端,而是力量的重新洗牌。中国靠制造业、市场与资源稳住基本盘,美国则在通胀和衰退中摇晃。从高超声速导弹到电磁弹射航母,中国的区域拒止(A2/AD)能力,正在为经贸博弈提供终极战略保障。
“筹码清算期”,这四个字,正是这场十年博弈的真实注脚。这一次,中国不只是被动防守,而是手握规则、市场与时间,稳稳坐在牌桌中央。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