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冠不到7天,人民日报点名孙颖莎,没提网暴,却字字都在撑腰

文|羊羊不吃草

编辑|娱叔


胜负本是兵家常事。

然而,孙颖莎在前两天丢冠后,却瞬间一场卷入舆论风暴中。

就连战胜她的陈幸同也未能置身事外。

丢冠回顾

虽然孙颖莎和陈幸同都属于女队核心层的第一梯队。

但在多数人看来,陈幸同若想和孙颖莎同台竞争获胜,也是稍显逊色的。

然而,这场比赛却打得异常胶着。

首局比赛中,孙颖莎开局连得4分。

陈幸同也是丝毫没让着,将比分追至6:6平。

但,孙颖莎的超强攻击力又连得5分,令陈幸同难以招架。

首局比赛中孙颖莎以11:6拿下一分。

第二局,陈幸同奋起直追,将大比分追至1:1平。

随后,二人的比分便开始交替上升。

在第六局时,双方战至3:3平后,陈幸同连拿3分。

这时,孙颖莎请求暂停比赛。

但却没想到,暂停重回的陈幸同却愈战愈勇最终以11:5拿下此局。

孙颖莎在关键局中错失机会,最终以2:4输给陈幸同。

有专业人士分析,陈幸同此番取胜,显然是对孙颖莎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精心谋划。

比赛中,陈幸同全场使用加转弧圈球攻击孙颖莎正手短角,导致孙颖莎正手得分率从55%降至 38%。

同时,针对孙颖莎反手位腋下5厘米习惯性站位,陈幸同将绝大部分的发球落点锁定该区域,迫使孙颖莎反手拧拉失误频出。

此外,陈幸同还针对性的采用“压反调正”战术,直接导致孙颖莎中远台得分率骤降。

在接发球环节,陈幸同加强了接发球的“拧拉质量”与“线路分化”,导致孙颖莎在关键分上处于被动局面。

面对短球不再被动,而是果断拧拉孙颖莎反手大角,面对长球则主动加力变线,避开孙颖莎正手暴冲的最佳位置。

这一系列操作让孙颖莎在关键分上陷入被动,最终遗憾失利。

舆论风暴

比赛失利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瞬间炸开了锅。

一大部分球迷难以接受这一结果,纷纷在各大平台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各种难听的谩骂声铺天盖地而来。

部分人以“状态差”“缺乏斗志”为由指责孙颖莎,称她忽视了陈幸同的针对性,在赛场上缺乏斗志。

也有人质疑她是不是日常训练“偷懒”,导致本次实力“下滑”。

更有甚者出现对她的人身攻击,完全忘却她在赛场上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不过,顶尖选手的胜负往往备受关注,尤其是像孙颖莎长期作为世界排名世界第一的核心选手,引发如此之大的争议也不难理解。

孙颖莎自出道以来,便在赛场上披荆斩棘。

东京奥运会上,她斩获女团金牌和女单银牌,为中国乒乓球队立下赫赫战功。

在之后的赛事中,更是多次在世乒赛、世界杯等重大赛事中夺冠。

她是首位女乒积分突破一万分的选手,且连续霸榜世界第一长达 30多月,积分断层领先第二名几千分,这样的成绩堪称惊艳。

就在舆论风暴最激烈时,人民日报截取了孙颖莎在战胜高达晋级的赛后采访视频,同时配上了“加油”二字。

人民日报在此时点名孙颖莎,内容虽未直接提及网暴,但无疑是对此时的孙颖莎最直接地力挺。

并非个例

体育界被“饭圈文化”早已屡禁不止,运动员因比赛失利遭遇网暴的情况并非个例。

说起被网暴的经历,王楚钦也同样有“发言权”。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横滨站冠军赛中,王楚钦以2:4输给了张本智和。

由于对手张本智和是日本队的核心选手,且比赛在日本举办,这场对决被不少球迷视为“焦点外战”。

夺冠失利后,部分球迷因对结果的期待极具落差感,便将不满发泄在了网上,顺带“捎”上了王楚钦。

部分声音认为他在比赛中关键分处理不够果断,尤其是在相持阶段,“拼劲不足”。

还有部分不理智的声音出现了人身攻击,称王楚钦“不配主力位置”,决然忽视了对手的实力。

然而,这场风波没有随着时间延长渐渐褪去,反而因为王楚钦在欧洲大满贯的缺席愈演愈烈。

有网友认为王楚钦是“怕再次面对张本智和”,还有人认为王楚钦是“小情绪又发作了”。

后来,原定9月的《ELLE》杂志拍摄,也被告知取消,又引发了无端猜测。

有人认为是:“输了冠军,才导致拍摄工作被取消”,直到官方出面解释“档期冲突”,这场网暴才渐渐平息。

事实上,王楚钦一直处于高强度的比赛节奏中。

在6月的乒超联赛中,他就因低血糖险些昏倒赛场,巴黎奥运会期间还因肩伤引发肱三头肌痉挛,美国大满贯比赛时他也是带伤上阵。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教练组为了避免过度疲劳影响后续比赛,决定让他轮休。

再加上,王楚钦要参加北大的非定向全日制硕士线上考试,重重原因下才决定退出此次比赛。

但没想到,本是一场“王者的休整”,却被认为是“跌落神坛”。

似乎每一个世界冠军都逃不开被舆论风暴折磨的困扰。

因为错失冠军被网暴的,还有“天才少女”全红婵。

在今年跳水世界杯温莎站女子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在关键动作207C上出现失误,以10分之差惜败陈芋汐,获得亚军。

可这个失误却被部分网友称为“不注重身材管理”。

她赛后用18格训练图分享日常,同时配文“那咋了这就破防了”。

没想到,这也意外成为部分网友攻击的靶点。

有人指责其“说话毫无自信”“气场不足”。

还有人逐帧分析其入水角度,声称“0.1 度偏差是故意失误”,更有人攻击“农村出身没气质”。

这些针对运动员的刻薄言论,无疑是对他们所有的努力全盘否定。

结语

诸如“孙颖莎”的经历,仅仅是体育竞技世界的一个缩影。

运动员也是普通人,他们在为国家和荣誉奋斗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理解、支持和尊重,而不是无端地指责和谩骂。

人民日报的点名支持,不仅是对孙颖莎个人的鼓励,更是对整个体育精神的捍卫。

部分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孙颖莎连续162周世界第一

极目新闻|王楚钦将参加北大新生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体育   人民日报   孙颖   正手   关键   赛场   舆论   选手   风暴   个例   运动员   球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