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对刺死幼师嫌犯启动重新鉴定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警方对刺死幼师嫌犯启动重新鉴定

“我可怜的孩子,她被一个恶魔连捅了13刀!”这是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来的一通电话。稍稍带入一下就会心痛到无法呼吸!

根据央广网、红星新闻、极目新闻等报道

近日,一桩让人脊背发凉的“花季女幼师遇刺案”因嫌犯疑似“精神障碍”走入大众视野。引发无数网友惊呼。“那普通人的权益该如何受到保护呢?”

三分钟带你理清全案细节和其中的法律原理。

事情的起因是,2025年2月26日晚上8点左右。河北廊坊的寒风里还飘着元宵节的余温。刚结束工作的24岁女幼师周某和母亲边通话边往宿舍走。聊着周末要给妈妈过妇女节的计划。突然一声“我给你,我给你”之后“救命啊”的惨叫划破夜空——瘦弱的她被陌生男子谢某某持长刺刀连捅13刀,刀刀致命。母亲在手机那头无助地听着女儿生命消逝,却什么也做不了。

周母悲痛地回忆道:周某是她的二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廊坊市广阳区一家私立幼儿园做老师。

我当时以为女儿遇到抢劫了,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听到一阵惨叫,紧接着又是一阵惨叫。“当时我都快疯了”。赶紧给同在廊坊的大女儿打电话,让她先过去看看。等我赶到廊坊时,平常活泼开朗的女儿已经躺在了太平间。而这场“无差别杀戮”也因凶手曾被鉴定有精神疾病迅速引爆舆论。更多细节被扒出,让人愤慨不已!

一、谢某某作案前曾冷静挑选目标,专盯独行瘦弱女性。

二、谢某某作案后不仅淡定地回家洗澡换衣,甚至连凶器都清洗干净了。这样精准作案、案后销毁证据的行为更是被家属质疑“哪点像精神病人?”

据悉,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不过,我国《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也有着明确的。

三种处理情形:

一是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完全不能辨认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进行强制医疗。

二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本案中谢某某行凶后清洗证据、挑选目标等行为有可能被认定作案时处于清醒状态。

三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对于家属的质疑,有专业律师指出。在精神疾病鉴定过程中应综合考量案发前后的连续行为表现,仅凭家属口述难以推翻专业的司法鉴定结果。

不过,根据有关规定。若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且理由成立的,必须重新进行鉴定。正如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所言:“精神鉴定不是‘一锤定音’需结合作案动机、行为逻辑等多维度验证”。

好在近日,被害人家属向公安机关提出对犯罪嫌疑人谢某某重新鉴定的申请。目前公安机关已经连夜,依照有关规定启动重新鉴定程序。33岁的谢某某也已经依法送至精神病医院监管治疗。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最后阿喆说句掏心窝的话,法治社会的温度,不在于对凶手的无限宽容,而在于对无辜生命的最大尊重。正如周母哭诉:“我女儿做错了什么?她只是下班回家啊!”

我们相信重新鉴定程序

会早日厘清真相

给逝者一个交代

给生者一丝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7

标签:育儿   幼师   嫌犯   警方   鉴定   廊坊   女儿   家属   刑法   惨叫   刑事责任   有期徒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