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世界第四,俄罗斯为什么?

俄罗斯的经济表现最近几年让人有点意外,尤其是2024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排名,它居然挤进了全球前四,超过日本,排在中国、美国和印度后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4年10月的报告里确认了这个数据,俄罗斯的GDP占比全球3.55%,日本是3.38%。

这事儿挺耐人寻味,因为俄罗斯从2022年起就卷入乌克兰冲突,面对一堆西方制裁,按理说经济应该往下走,可它不但没崩盘,还反弹了。为什么呢?

先说说背景。俄罗斯的经济结构本来就偏向资源型,它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石油产量也排在前列。2022年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搞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制裁,冻结资产、禁运能源啥的,本意是想让俄罗斯经济瘫痪。可俄罗斯没坐以待毙,转头就把能源卖给其他国家了。比如,石油出口转向印度和中国,2023年印度从俄罗斯买的石油量翻了好几倍,成了最大买家。

中国也增加了天然气进口,通过管道和海运方式。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对非欧洲市场的出口量涨了15%以上。这就稳住了外汇收入,政府预算没那么紧张。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资源,俄罗斯经济可能早就扛不住了,但正因为有石油天然气这些硬通货,它能换来钱,继续运转。

军工产业也起了大作用。冲突刺激了国防开支,俄罗斯的军工厂开工率高,生产坦克、导弹啥的,拉动了整个工业链条。普京在2024年10月的经济会议上说,前八个月工业产值涨了4.5%,机械制造业涨了20%。这不光是军品,民用机械也跟着受益,因为工厂扩产需要更多设备和工人。

失业率降到2.4%,这是历史低点,很多年轻人进了军工企业,工资还不错。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军工虽然发达,但俄罗斯的成本低,效率在战时状态下被逼出来了。这点有点像二战时期的苏联,战争逼着工业升级,不过现在是现代版,靠的是现有技术储备。

再说农业和粮食出口。俄罗斯是小麦出口大国,2024年收成好,出口量达5000万吨以上。制裁没太影响这个领域,因为粮食是必需品,联合国都协调了黑海通道让船通过。俄罗斯用卢布结算粮食贸易,避开了美元体系,这也帮它绕过了部分金融限制。

国内粮食自给率高,物价没那么乱,虽然通胀有,但没到崩盘的地步。央行加息到21%,这是2024年10月的决定,目的是压通胀,9月份通胀率是8.6%,高于目标4%。这政策有点狠,但短期内稳住了货币。

外部因素也不能忽略。全球能源价格在2022-2023年高位运行,俄罗斯赚了不少。布伦特原油均价在80美元以上,天然气价格也翻倍。虽然欧洲减购了,但亚洲需求填补了空缺。印度炼油厂大量采购俄罗斯原油,转手卖成品油给欧洲,这形成了个绕道贸易链。

俄罗斯还发展了影子船队,用老旧油轮避开西方保险限制,运油到远东。海关数据表明,2024年石油出口收入达2000亿美元左右,跟冲突前差不多。这说明制裁有漏洞,俄罗斯抓住了机会。

不过,这排名是按购买力平价算的,不是名义GDP。购买力平价考虑了物价差异,俄罗斯国内东西便宜,卢布实际购买力强,所以排名高。但如果按名义GDP,俄罗斯排在第十左右,只有2万亿美元出头,日本是4万亿。

这就提醒我们,别光看一个指标。IMF预测2024年俄罗斯增长3.6%,高于全球平均,但这增长质量咋样?军费占预算30%以上,挤压了民生投资。普通人感受到的可能是物价涨,工资跟不上。2024年平均工资涨了10%,但通胀吃掉了一半。

制裁的影响在积累。超过1.8万项制裁,从2022年到现在,美欧不断加码,针对银行、科技、寡头啥的。俄罗斯进口芯片、飞机零件难了,航空业受重创,国内航班用老飞机凑合。汽车业也萎缩,2023年产量降了60%,现在靠中国进口填补。

科技隔离让俄罗斯落后,5G部署慢,互联网管制严。人力资源问题大,年轻人外流,劳动力短缺推高了工资,但也导致生产效率低。政府搞平行进口,从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转口货物,但成本高,质量不稳。

2025年情况有变。当前日期是2025年9月1日,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增长放缓到2.5%,IMF调整预测到1.5%。通胀降到7%,但央行利率还高在18%,贷款贵,企业投资少。军费继续占大头,预算赤字靠印钱补,卢布贬值压力大。

能源出口面临新挑战,欧盟计划2025年底前完全禁俄天然气,俄罗斯得找更多买家。印度和中国需求稳,但全球转向绿色能源,长期看石油天然气需求会降。俄罗斯试着多元化,发展核电出口,建电站给土耳其、埃及,但规模小。

普京的领导风格影响经济路径。他从2000年起主政,强调国家控制,能源国有化帮了忙,但也导致腐败和效率低。寡头被管住,经济更集中,但创新少。2024年选举他又赢了,得票87%,继续推行现有政策。

政府宣传经济韧性,但底层民众日子紧巴巴,养老金调整跟不上物价。社会不平等加剧,莫斯科富人区灯红酒绿,农村基础设施差。

对比历史,俄罗斯经济周期性强。1998年金融危机后反弹,靠能源价格涨。2008年全球危机时也跌了,但2010年恢复。现在类似,战时经济短期刺激,但长期隐患多。专家说,如果冲突持续,制裁咬得更紧,俄罗斯可能陷入滞胀,增长低、通胀高。赵纪周之类的分析师指出,GDP涨不等于民生好,得看消费、就业、社会稳定。

中国立场中立,推动和平。外交部多次说,支持劝和促谈,2023年提出和平计划,但没落实。俄罗斯和中国贸易额2024年达2400亿美元,人民币结算多,帮俄罗斯避开美元。

未来,俄罗斯需平衡安全和经济,找新市场,改革结构。军工转民用是个方向,但难。农业科技投资能帮稳粮食安全。

结语:

总的看,俄罗斯重回第四靠资源、军工和贸易转向,但基础脆弱。制裁长期效应会显现,劳动力老化、科技落后是瓶颈。政府得想办法刺激投资,改善民生,不然增长难持续。和平是关键,没有冲突,经济潜力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财经   俄罗斯   世界   经济   中国   通胀   印度   冲突   美元   军工   天然气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