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盗窃案37天后,4名“业余”嫌犯全被捕,坏消息:珠宝没了

2025年,算得上是“文物盗窃”的“大年”。

先是9月初,埃及博物馆一枚3000年前的法老金手镯“离奇失踪”。

经过调查,原来是一名内部文物修复专家,在上班时偷走了手镯。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身为一个文物行家,他只是将手镯变卖了2.6万人民币。

最后这枚金手镯被金匠熔化,重新铸造成了新的黄金饰品。

原先的3000年稀有文物,也就此从这个世界消失。

埃及博物馆盗窃案后的一个多月,另一起更离谱的珠宝盗窃案,再度震惊世界。

大名鼎鼎的法国卢浮宫外,2名盗贼穿着施工服装,利用升降机登上二楼阳台,打碎玻璃后,成功潜入宫内。

他们用电锯强行锯开展示柜,共计偷走了9件拿破仑时期的国宝,最后又乘坐升降机原路离开。

到达地面后,另外两名同伙骑着摩托车迅速接应。

整个过程持续7分钟左右,当荷枪实弹的特警追过来时,4人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这起盗窃案引发全球关注,也给巴黎卢浮宫的“高贵”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遗憾的是,直到案发后的第7天,警方才抓捕到了第一位嫌疑人。

如今37天过去,4名嫌疑人终于全部落网。

而检方及英国媒体披露的案件细节,又让整起盗窃案,越看越像一场荒诞闹剧。

01、

4名嫌犯是“业余小偷”,黑市已出现被盗珠宝交易

当卢浮宫盗窃案刚发生时,全球都以为,这应该是一伙“专业高智商人士”所为。

因为案件发生的整个过程,都极具组织性,像极了《偷天换日》这类好莱坞大片——

身份伪装,心理素质强,短时间迅速得手,外部撤离有序接应,离场后“人间蒸发”。

即使在盗窃案发生后的一个星期内,警方披露的,主要是现场发现嫌疑人遗留的DNA样本。

直到嫌疑人陆续被捕,检方经过细致调查,才发现真相令人大跌眼镜。

检察官劳拉直接表示,犯下惊天大案的这几位,其实就是一伙业余街头小偷。

他们装载升降机的卡车,也是偷来的。逃跑时,这些作案工具也未进行任何处理。

他们只知道要戴黑色头套,却不知道在作案时掩藏自己的指纹等身份特征信息。

他们对珠宝文物也缺乏常识。

9件宝物中最为昂贵的欧也妮皇后的王冠,在逃跑途中遗落,他们也不管不顾。

那问题来了,这么一群“小偷小摸”之人,为何能在案发后藏匿这么长时间?又是如何被捕的?

根据相关外网新闻整理,这伙盗窃犯被捕,DNA检测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

因为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之前都有犯罪前科。

以往都是偷偷车、偷偷游客的包,这回想着做大做强,一伙人一致同意,到卢浮宫去偷。

当警方在升降梯上捕获到一名嫌疑人生物痕迹后,立刻就从犯罪人员DNA信息库中,锁定了一名37岁男子的身份。

剩下的就是布控抓捕。

在同一天,警方逮捕了两名嫌犯,两人均对盗窃一事供认不讳。

顺蔓摸瓜,一天后,第三名嫌疑人被捕。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这次团伙作案的,还有一位名叫阿卜杜拉耶的法国机车网红。

当警方审讯他时,他表示自己作为巴黎孩子要脸,你可以说现场开摩托车的就是我,但不能说我参与盗窃。

他声称自己只是接了个顺风车的单子。

对方让他开着摩托车在约定地方等,他就照做,并不知道对方是在盗窃。

这位土生土长的巴黎网红甚至表示:我真不知道边上这个建筑,就是卢浮宫。

如今随着最后一位嫌疑人被捕,整起盗窃案的真相,基本已完全显现。

之后就是法庭根据检方的诉状,进行开庭审理。

按照法国法律,有组织盗窃罪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

只是对于法国警方来说,这起盗窃案的结束并不光彩。

因为9件被盗珠宝文物中,除了两件被找回的,其余7件依旧下落不明。

并且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些文物很可能已经被处理。

在盗窃案发生后不久,以色列一家公司获得消息,已有卖家在暗网售卖卢浮宫失窃珠宝。

黑市买卖对珠宝或许还算是好的结局。

最惨的,就是像埃及的法老金手镯一样,遭遇切割、熔化,永远从人间消失。

迄今为止,法国民众仍旧将这起国宝盗窃事件,视为极大耻辱。

不过有一说一,165年过去了,法国人也该体会下自家珍宝被抢走的滋味了。

02、

欧洲“文明”的最后体面,还是被戳破了

卢浮宫盗窃案发生后,全球网友的态度说不上同情,主流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为何一座国家级博物馆,一座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竟然被如此轻松地完成盗窃?

嫌犯甚至没有枪,只有一把电锯。

为何警报都响了,还是让嫌犯成功逃脱?

为何抓这几个人,会耗时一个多月?

为何人都抓到了,审也审完了,失窃文物还是找不到踪迹?

为此,卢浮宫的馆长曾引咎辞职,但被当地政府拒绝。

不追责就算了,法国文化部门,还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和专业精神”表示感谢。

听起来确实颇为讽刺。

其实卢浮宫的内部工作人员,对盗窃的发生,远没有那么惊讶。

一位名叫爱丽丝·米勒的安保人员,算是一语道破其中原因。

一方面,卢浮宫的安保设备早已过时。

需要维修的设备,也是反复拖来拖去。

就连本该无死角覆盖的监控,也存在众多盲区。

另一方面,在过去10年里,卢浮宫削减了190个安保和监控岗位。

像盗窃团伙选中的阿波罗长廊,就极少有人看管。

这些加在一起,就无限放大了卢浮宫的安保漏洞。

换句话说,只要安保手段还是老一套,那卢浮宫被盗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盗窃案发生后,法国人也警醒了。

他们加速在卢浮宫外围加装监控,宫殿内也加强防卫布控。

当然,归根结底,这次盗窃案,还是由于法国当下的社会秩序面临问题。

巴黎时尚大街上的小偷,技术“高超”,出手于无形。

也有直接抢的“破窗党”,不少国家的游客深受其害。

比如女歌手戴燕妮,坐在去往机场高速的车上,直接就有人破窗抢走财物。

当地不够重视,让这种劣行得以继续滋生蔓延。

最终偷到了自家的卢浮宫,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这也是欧洲国家目前的一种缩影。

欧洲人需要觉醒。

即使再高雅的艺术殿堂,再时尚的前卫都市。

在这些肮脏行为的映衬下,也会变得黯淡无光。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历史   卢浮宫   盗窃案   嫌犯   天后   珠宝   法国   嫌疑人   文物   安保   发生   警方   巴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