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算得上是“文物盗窃”的“大年”。
先是9月初,埃及博物馆一枚3000年前的法老金手镯“离奇失踪”。
经过调查,原来是一名内部文物修复专家,在上班时偷走了手镯。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身为一个文物行家,他只是将手镯变卖了2.6万人民币。
最后这枚金手镯被金匠熔化,重新铸造成了新的黄金饰品。
原先的3000年稀有文物,也就此从这个世界消失。
埃及博物馆盗窃案后的一个多月,另一起更离谱的珠宝盗窃案,再度震惊世界。
大名鼎鼎的法国卢浮宫外,2名盗贼穿着施工服装,利用升降机登上二楼阳台,打碎玻璃后,成功潜入宫内。

他们用电锯强行锯开展示柜,共计偷走了9件拿破仑时期的国宝,最后又乘坐升降机原路离开。
到达地面后,另外两名同伙骑着摩托车迅速接应。

整个过程持续7分钟左右,当荷枪实弹的特警追过来时,4人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这起盗窃案引发全球关注,也给巴黎卢浮宫的“高贵”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遗憾的是,直到案发后的第7天,警方才抓捕到了第一位嫌疑人。
如今37天过去,4名嫌疑人终于全部落网。
而检方及英国媒体披露的案件细节,又让整起盗窃案,越看越像一场荒诞闹剧。
当卢浮宫盗窃案刚发生时,全球都以为,这应该是一伙“专业高智商人士”所为。
因为案件发生的整个过程,都极具组织性,像极了《偷天换日》这类好莱坞大片——
身份伪装,心理素质强,短时间迅速得手,外部撤离有序接应,离场后“人间蒸发”。

即使在盗窃案发生后的一个星期内,警方披露的,主要是现场发现嫌疑人遗留的DNA样本。
直到嫌疑人陆续被捕,检方经过细致调查,才发现真相令人大跌眼镜。
检察官劳拉直接表示,犯下惊天大案的这几位,其实就是一伙业余街头小偷。

他们装载升降机的卡车,也是偷来的。逃跑时,这些作案工具也未进行任何处理。
他们只知道要戴黑色头套,却不知道在作案时掩藏自己的指纹等身份特征信息。
他们对珠宝文物也缺乏常识。
9件宝物中最为昂贵的欧也妮皇后的王冠,在逃跑途中遗落,他们也不管不顾。

那问题来了,这么一群“小偷小摸”之人,为何能在案发后藏匿这么长时间?又是如何被捕的?
根据相关外网新闻整理,这伙盗窃犯被捕,DNA检测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
因为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之前都有犯罪前科。

以往都是偷偷车、偷偷游客的包,这回想着做大做强,一伙人一致同意,到卢浮宫去偷。
当警方在升降梯上捕获到一名嫌疑人生物痕迹后,立刻就从犯罪人员DNA信息库中,锁定了一名37岁男子的身份。

剩下的就是布控抓捕。
在同一天,警方逮捕了两名嫌犯,两人均对盗窃一事供认不讳。
顺蔓摸瓜,一天后,第三名嫌疑人被捕。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这次团伙作案的,还有一位名叫阿卜杜拉耶的法国机车网红。
当警方审讯他时,他表示自己作为巴黎孩子要脸,你可以说现场开摩托车的就是我,但不能说我参与盗窃。

他声称自己只是接了个顺风车的单子。
对方让他开着摩托车在约定地方等,他就照做,并不知道对方是在盗窃。
这位土生土长的巴黎网红甚至表示:我真不知道边上这个建筑,就是卢浮宫。
如今随着最后一位嫌疑人被捕,整起盗窃案的真相,基本已完全显现。
之后就是法庭根据检方的诉状,进行开庭审理。

按照法国法律,有组织盗窃罪最高可判处15年监禁。
只是对于法国警方来说,这起盗窃案的结束并不光彩。
因为9件被盗珠宝文物中,除了两件被找回的,其余7件依旧下落不明。

并且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些文物很可能已经被处理。
在盗窃案发生后不久,以色列一家公司获得消息,已有卖家在暗网售卖卢浮宫失窃珠宝。
黑市买卖对珠宝或许还算是好的结局。
最惨的,就是像埃及的法老金手镯一样,遭遇切割、熔化,永远从人间消失。
迄今为止,法国民众仍旧将这起国宝盗窃事件,视为极大耻辱。

不过有一说一,165年过去了,法国人也该体会下自家珍宝被抢走的滋味了。
卢浮宫盗窃案发生后,全球网友的态度说不上同情,主流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为何一座国家级博物馆,一座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竟然被如此轻松地完成盗窃?
嫌犯甚至没有枪,只有一把电锯。
为何警报都响了,还是让嫌犯成功逃脱?

为何抓这几个人,会耗时一个多月?
为何人都抓到了,审也审完了,失窃文物还是找不到踪迹?
为此,卢浮宫的馆长曾引咎辞职,但被当地政府拒绝。
不追责就算了,法国文化部门,还对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反应能力和专业精神”表示感谢。
听起来确实颇为讽刺。

其实卢浮宫的内部工作人员,对盗窃的发生,远没有那么惊讶。
一位名叫爱丽丝·米勒的安保人员,算是一语道破其中原因。
一方面,卢浮宫的安保设备早已过时。
需要维修的设备,也是反复拖来拖去。
就连本该无死角覆盖的监控,也存在众多盲区。
另一方面,在过去10年里,卢浮宫削减了190个安保和监控岗位。

像盗窃团伙选中的阿波罗长廊,就极少有人看管。
这些加在一起,就无限放大了卢浮宫的安保漏洞。
换句话说,只要安保手段还是老一套,那卢浮宫被盗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盗窃案发生后,法国人也警醒了。
他们加速在卢浮宫外围加装监控,宫殿内也加强防卫布控。

当然,归根结底,这次盗窃案,还是由于法国当下的社会秩序面临问题。
巴黎时尚大街上的小偷,技术“高超”,出手于无形。
也有直接抢的“破窗党”,不少国家的游客深受其害。
比如女歌手戴燕妮,坐在去往机场高速的车上,直接就有人破窗抢走财物。


当地不够重视,让这种劣行得以继续滋生蔓延。
最终偷到了自家的卢浮宫,也算是自食其果了。
这也是欧洲国家目前的一种缩影。


欧洲人需要觉醒。
即使再高雅的艺术殿堂,再时尚的前卫都市。
在这些肮脏行为的映衬下,也会变得黯淡无光。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更新时间:2025-11-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