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这趟亚洲行,定在2025年10月下旬,先去马来西亚参加东盟峰会,然后飞日本,最后落地韩国,时间卡在10月29日到30日两天。白宫23日正式公布行程,特朗普要和韩国总统李在明见面,还顺带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重点是美韩贸易谈判,这事从今年上半年就纠缠不清,美国那边开出条件,要韩国砸3500亿美元投资换取对韩关税从25%降到15%。李在明上周五公开说,投资规模和方式上还有大分歧,短期内谈不拢的可能性不小。
李在明这边压力不小,刚上台几个月,就赶上国内大豆供应吃紧。韩国大豆进口依赖度高,占总需求的89%,本土产量只够一小部分。今年上半年,政府推农业自给政策,收紧进口配额,鼓励农民多种大豆。
结果秋季连绵雨水,本土产量减产超20%,价格还比进口货高三四倍。江原道江陵那些豆腐加工厂最先扛不住,上百家企业库存见底,好几家已经停产。农业部数据显示,9月库存降到警戒线以下,加工厂没法维持正常运转。韩国人日常离不开豆腐、豆浆这些,短缺一闹,市场价格就往上窜,民众开始嘀咕以后吃不上了。
美国那边,大豆正好堆成山卖不动。中国从今年5月起基本停购美国大豆,9月进口量直接归零,这是七年头一遭。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新季大豆对华销售记录为零,库存飙到980万吨历史峰值。原因出在贸易摩擦上,中美关税战打了好几年,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高关税,进口成本直线上升。
早几年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年进口量上亿吨,现在转向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采购量稳稳补上缺口。巴西大豆产量大,价格有竞争力,中国海关数据证实,今年从南美进口大豆同比增长15.5%。美国农民愁坏了,伊利诺伊那些农场主看着仓库满满当当,出口量从年初数亿蒲式耳锐减,价格一路下滑。

韩国大豆荒和美国滞销这么一凑,正好对上眼。10月中旬,东亚日报引述政府官员消息,美国在贸易谈判中要求韩国增加大豆进口。目前美国大豆占韩国进口总量一半,如果再加码,就能帮美国消化库存。韩国政府内部讨论过这事,农业部长在报告中指出,短期补充美国货能解燃眉之急,避免更多工厂关门。
特朗普访韩前,李在明政府很可能把这个当见面礼,换取谈判上让步。毕竟,美韩贸易协议卡在投资承诺上,韩国出点血买大豆,说不定能让美国松口降关税。市场消息显示,10月17日美国就敦促韩国加大采购,时机卡得准准的。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不是一时冲动,早有布局。全球最大大豆买家地位,让中国有底气反制。几年前启动大豆振兴计划,国内产量逐步爬升,虽然还需进口,但依赖度降了。南美合作更紧密,巴西阿根廷供应链稳固,今年累计进口1680万吨,同比增长明显。
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减少美国采购,既是回应关税,还显示粮食安全自主。相比之下,韩国起步晚,本土自给政策刚推行,进口来源没充分多元化。巴西阿根廷份额有,但如果转向美国为主,以后国际市场波动或美国抬价,韩国就没多少回旋余地。

之前美韩谈驻军费,韩国就顶不住多掏钱。这次访韩,如果李在明用大豆采购换松动,短期看工厂能复工,市场稳住,但长远韩国粮食安全更被动。美国历史上用粮食当筹码,不是头一回了,东南亚国家有过先例,分歧一起就限出口,价格飞涨影响民生。韩国本来在美韩同盟中话语权有限,这么一搞,只会更难脱身。尤其是对华政策上,美国可能借此要韩国跟紧,军事配合多点。

李在明上台后,推实用主义外交,一方面安全靠美国驻军,另一方面经济离不开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平衡两边不容易,大豆这事暴露问题。韩国大豆进口还有部分来自南美,如果全押美国,以后供应链风险加大。
国际谷物理事会10月报告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4.28亿吨,美国产量调低,但库存中性偏高,价格低迷。韩国接盘,能帮美国农民解套,但自己得掂量成本。民众层面,豆制品价格稳不住,日常生活受影响,政府信誉也得打折。

大豆这东西,看似小事,其实牵扯大国博弈。韩国接这个盘,解了眼前难,但绑上美国绳子,想松开不容易。中国早布局,底气足,韩国学不来,就得在夹缝中求平衡。特朗普访韩前,李在明这份礼,值不值,得时间检验。粮食安全从来靠自己,别人给的,总有弦外之音。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