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出川抗战有多艰难?邓锡侯还是从延安那里拿到的军用地图!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阎锡山向蒋介石发去了电报,阎老西的电报言词激烈,几乎相当于指着邓锡侯的鼻子骂川军“作战不力”。而邓锡侯这位素有“水晶猴子”之称的川军将领,面对第二战区的对待也只是垂着眼皮没说话。他心里清楚的很,麾下弟兄们拿着老掉牙的枪,顶着日军的飞机大炮往上冲,拼的是命,而是二战区厚此薄彼,拳拳赤子之心苍天可鉴,不辩也罢。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937年9月初,成都少城公园挤满了人,数万民众举着“川军出川,救国救亡”的牌子,送邓锡侯的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征。邓晋康此时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声音洪亮得盖过人群嘈杂:“川军出川,如果能战胜,当以光荣归来;如果不胜,当以马革裹尸!”

此话一经说出,台下掌声雷动,可没人知道,这些热血将士的装备有多寒酸。此时邓锡侯部的每个兵就一支川造或汉阳造步枪,配两颗手榴弹;一个师撑死了几门迫击炮,山炮、野战炮连影子都没有。

然而他们就是凭着这些“老古董”,他们背着干粮,徒步翻过秦岭,朝着战火纷飞的山西走去。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到了西安,邓锡侯原以为能领到补给,结果找了好几次,要么被推给后勤处,要么说“物资紧张,再等等”,硬生生被搪塞过去。

等二十二集团军赶到山西,见到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后,让人更窝火的事来了。阎锡山作为第二战区最高指挥官,手里竟然没有一张山西的军用地图给邓锡侯。

对于当时的军人来说,没地图怎么打仗?正当邓锡侯急得团团转时,延安方面说了这事,立马让人送来一叠地图,邓锡侯定睛一看,全是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缴获的日军地图。

川军之前没有跟日军交过手,所以邓锡侯部二十二集团军跟日本人每一场都透着悲壮。

在第二战区东回村战役时,川军二十二集团军364旅727团的弟兄们被日军围在阵地上,步枪子弹打光了,就扔手榴弹;手榴弹也没了,团长喊一声“弟兄们,上大刀!”几百号人举着大刀,嗷嗷叫着冲出战壕,跟日军拼刺刀。

日军急了,竟违背国际公约直接用上了火焰喷射器和毒气弹,那些没来得及躲的川军官兵,要么被火烧得面目全非,要么捂着喉咙倒在地上抽搐。这一战,近500名川军永远留在了东回村的黄土坡上。

再说回去了西回村战斗更惨烈,365旅的子弹打光后,士兵们捡起草地上的石头往鬼子头上砸。有个四川小伙,从小在山里扔石头打鸟练出了准头,一石头就能砸晕一个鬼子,被日军叫做“石头兵”。最后这小伙被鬼子的机枪扫中,倒下时手里还攥着块磨得光滑的鹅卵石。

这些仗没完全挡住日军,但川军的狠劲,让日军再也不敢小瞧这支“装备破烂”的部队。

川军不怕死

1938年3月,邓锡侯部被调去第五战区打徐州会战,滕县保卫战成了川军的高光时刻。

王铭章将军带着122师守滕县,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矶谷师团,从师长到士兵,没一个后退的。城破时,王铭章举着枪高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后饮弹自尽。

全师将士几乎全部阵亡,硬是把日军挡了整整三天,为台儿庄大捷争取了关键时间。后来李德公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这话,是对川军最好的褒奖。

可就在前线打得火热时,邓锡侯却被调回了四川。不是蒋介石故意刁难,是四川真的离不开他。不久之前刘湘刚去世,川军群龙无首,地方派系又开始争权夺利,政局乱成一团,蒋介石也没办法,只能把邓锡侯喊回去稳住局面。

回到四川的邓锡侯,成了实质上的川军领袖。他一边调解中央和川康地方的矛盾,一边安抚各路军阀,还悄悄给前线送粮送兵。有时候国共两党在四川闹摩擦,他夹在中间两边劝,尽量不让矛盾激化——他心里清楚,现在最重要的是抗日,不能自己人打自己人。

抗战那几年,邓锡侯带着川军,从四川走到山西,再到山东,没享过一天安稳日子。他见过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见过伤员没药治活活疼死,也见过老百姓拉着川军的手,塞给他们仅有的干粮。

据统计,抗战期间川军伤亡人数全国最多,李家钰、王铭章、饶国华、许国璋这些抗日名将,全是川军出来的。而邓锡侯自己,也从一个只想着保住地盘的地方军阀,慢慢变成了有民族大义的军事将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历史   延安   川军   艰难   地图   日军   战区   集团军   山西   手榴弹   石头   蒋介石   鬼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