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态”下,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不看好,奢侈品消费下降但并未停滞,瑞士手表对话出口今年Q2甚至不降反增。主要体现在“少了一些符号化倾向”,更关注个人体验和情绪价值,这已成奢侈品消费主流。
既然是腕表,在东方大国,自然少不了‘投资‘的考量,甚至如果按照某些逻辑,世界上几大表展应该只有两三个品牌参加才自洽。伯爵似乎不属于流通性好的品牌。但——
伯爵是好表吗?或者,与其说伯爵好在什么地方?不如问,什么样的人会买伯爵?
2020年,伯爵Altiplano Ultimate Concept至臻超薄腕表获得腕表界‘奥斯卡’GPHG金指针奖
接下来涉及到的几款伯爵腕表或许能回答。虽然是拿伯爵举例,但下面观点对大多数高级腕表/珠宝品牌都适用。
1、伯爵腕表的确不适合当工具表;2、腕表的奢侈属性;3、腕表是首饰,可能是艺术;有些技艺,比如超薄,是人类突破物理极限的成就象征。
伯爵POLO镂空超薄陶瓷
瑞士的口罩,比其它地方摘的早一点,伯爵已经注意到口罩后奢侈品消费市场的趋势,全新Polo镂空腕表历经三年研发而成,将陶瓷与镂空设计融合。腕表延续伯爵Polo系列“第二层肌肤”般贴合的标志性超薄表壳构造。
男人喜欢好表,是基因使然。
穿着不保暖“不禁脏”的服装,佩戴‘易损’的精致时计,又常被指“奢侈”。你猜阿兰德龙戴的什么表?
伯爵一直推崇Piaget society,这是一群以相同精致优雅高端生活方式为追求的人群,当然也包括经典的“闲适阶层”。既然成功是对实力的奖赏,那么在文明时代,去工具化,展现身份认同和个性品位的消费顺理成章,奢侈品应运而生。
1979年,伯爵Polo系列腕表一经问世,即成为Sport Chic的代名词,在引领20世纪80年代魅力风潮的Piaget Society名流雅士中风靡一时。伯爵Polo最早是黄金的,用经典的,伯爵率先引进到制表业的圆模雕刻装饰。生怕Polo不够奢华。2016年,伯爵才开始做Polo钢表,纤薄利落的外观比例和精湛的润饰细节,是适合有钱有闲阶层日常佩戴、低调但散发非凡魅力。
都知道伯爵9P机芯是当时最薄机械机芯,殊不知这个机芯还曾用来做镂空表
镂空艺术是伯爵历史上的常态。早在1948年,伯爵已推出镂空腕表,之后偶有小批量定制作品。伯爵还出过镶嵌宝石的镂空表,21世纪初将镂空与复杂功能结合。更夸张的是把宝石镶嵌在已经镂空的机芯夹板上。
工艺成本的隐性标签
超薄设计往往伴随更高的报废率与成本,天然筛选出具备技术储备与资金实力的品牌。
陶瓷最早出现在腕表上是为了“永不磨损”,光鲜如初,但很快,怕磕碰就成了打拼一族的典型思维。在这种思维框架下,与精致生活方式匹配的精致做工和设计装饰美学被无视。更不要说伯爵最艰巨的挑战:既要纤薄、又要坚固还要防水,还要精湛润饰(哪怕是陶瓷这么耐磨的材质),这并不是剔除多余部分那么简单,必须对该表款的现有构造进行重新构思,作出全新设计的表壳。
表壳以钛金属框架,固定陶瓷表壳及其他部件,“车身”以黑色类金刚石碳(DLC)处理,与表壳、表冠和表圈等陶瓷部件呼应(色泽一致性)。整表厚度仅7.5毫米(低于业界公认的8毫米),在自动上链机芯的镂空腕表,如此纤薄极为罕见。顺便说一下伯爵的机芯是自产的。
现代社会,哪怕是闲适阶层也讲究快节奏穿搭,腕表搭配可互换式单点触控(SingleTouch)表带系统,配备橡胶表带(精钢或钛金属折叠表扣),另附蓝色橡胶表带,换着戴很方便。
精致的腕表,是闲适阶层的身份徽章:历史上,只有无需从事体力劳动的统治阶层才有资格佩戴易损的精致时计。超复杂、超薄表延续这一逻辑——暗示佩戴者已超越生存需求,进入精神享受阶段。你可能会说,这表没什么复杂功能?希望你看到最后。
伯爵Polo系列黑曜石万年历腕表
玩表只是对实力追求的表象,还包括艺术品收藏,高级钟表鉴赏等等。那些接受帕累托法则的人,找出20%带来80%价值的核心事项重点突破,因而拥有闲暇时光,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自然包括有时间去玩那些费时的运动(包括减脂)。当然,如果你能坚守琴棋书画的雅好,那么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对你无招。
当然,希望玩表的人群也有闲适阶层,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 经济学巨匠、制度经济学鼻祖)提出的炫耀性消费,属于凡勃伦效应。
男人们先是喜欢钟,然后是怀表,现在是腕表。让时间民主化,莫过于机械表的万年历,几辈子不用调校。腕表升华为奢侈品——可炫耀实力的物品。有些甚至可以说是艺术(对曾经流行的工具表而言)。
如果一款腕表是简单到用几何元素即可表述,马上让人联想到“是机器造的”,很难跟高级、精密和传统关联。
伯爵Polo有着伯爵标志性的造型,圆中有方,打破人们对外形的简单识别,增加精致感,经得住有闲阶级的细品。阶梯状枕型表壳,每个面的打磨都不一样,即便是拉丝,不同的表面采用不同的拉丝手法。
刚刚推出两款Polo万年历腕表新作,全新黑曜石表盘设计,向资深藏家传递一个信号:这很伯爵。伯爵向来是将优雅奢华与大胆不羁交织,以精妙的视觉语言,呈现时间之美。虽并未刻意追求成为高级制表的标杆,但深受诸多欣赏隽永风尚(老钱风?)的品位人士青睐。
2023年这个同款首发几乎立即售罄。
还是“形中有型”的设计美学,呈现独一无二的几何形状组合。枕形表盘的利落棱角与圆形表圈的柔和弧线交融,给黑曜石镶了一个豪华“镜框”。这种独特的宝石由富含矿物质的硫化物液滴落于岩石中凝固形成,有天然虹彩光泽。每一颗都独一无二,不会撞表。
蓝色黑曜石更加低调内敛。表盘用的蓝色装饰宝石巧妙呼应伯爵标志性蓝色,搭配同色系的蓝色橡胶表带。
绿色黑耀石款尽显瑰丽华彩但可惜限量仅18枚,表圈环绕镶祖母绿!
42毫米的超薄设计,既适宜佩戴,又适合展现独特自我风格的收藏。
闲适阶级的身份徽章
历史上,无需从事体力劳动的阶层才有资格佩戴“易损”的精致时计。超卓复杂功能腕表/超薄腕表延续这一逻辑——暗示佩戴者已超越生存需求,进入精神享受阶段。尤其是超薄表,它是一种低调展示Identity的社交货币,既能被识货者认出昂贵特质,又避免暴发户式的粗鄙印象。
前面阿兰德龙的照片里,腕表就是这款伯爵超薄(疑似12P机芯)。
真正的有闲阶级(Leisure Class的变通翻译之一)炫耀有闲的方式,在于需要长期的积累方可达到,需要长时间磨炼的技艺作为展现闲适且精致的方式,比如贵族的诸多礼仪,礼仪越多越繁琐越好,各种高端聚会、社交和艺术修养等等。而创纪录的超薄表,暗合了这种逻辑。
越薄越难,越难越美——钟表匠对物理法则的浪漫挑衅
超薄也是一种复杂,甚至是一种艺术——技术极限处诞生艺术巅峰。人类突破物理极限的成就象征,精密制造的实力彰显。超薄倒也不一定是创始人的战略定位,但伯爵历史上为了实现宝石与机械技艺的不羁结合,走上了超薄之路,最终奠定了在超薄界的江(生)湖(态)地位。
半个多世纪前,伯爵研制出极富传奇色彩的9P机芯(最薄手动机芯),随后于1960年推出开创性的12P机芯(最薄自动机芯,上图)。
现在的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正是凝蕴这一创新精神而生。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腕表在2020年日内瓦高级钟表大赏(2020 Grand Prix d’Horlogerie de Genève)中荣获象征制表界至高荣誉的“金指针(Aiguille d’Or)”大奖。
虽说超薄是机械不断突破极限,但获奖的含金量是伯爵的开脑洞设计——机芯夹板与底盖的整合。后来的追赶者无一不是借鉴这个概念。
安迪沃霍尔以波普画风一炮打响,此后再出现此类画风,人们想到的仍是安迪沃霍尔。
对伯爵来说,纪录不是被打破,而是被创造的。
这里有个反差:有些品牌超薄纪录的主要使命并非走量,而是反衬常规款性价比优势。而伯爵的超薄,属于持续创作。
继2毫米的超薄纪录,2024年,伯爵又创造了最薄陀飞轮腕表纪录,还是2毫米!这里面又是一个开脑洞——陀飞轮改成了环形驱动,如果不是世界首创都对不起伯爵的传统!
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陀飞轮腕表
“薄即优雅”的本质,是钟表工业历经百年沉淀后形成的集体共识契约——它既是技术创新能力的试金石,也是消费社会制造欲望的结果。当我们赞叹一枚超薄表的精妙时,实际上是在欣赏人类如何将物理限制转化为艺术自由的永恒命题。
上图是2024年推出的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 陀飞轮腕表150周年纪念版,今年伯爵再推新作,还是2毫米厚度,还是钴合金表壳,但主打卡其绿与黄金色调的组合(下图)。
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 陀飞轮腕表(PGG0A50530), 580万,定义的是阶层的世界纪录徽章
直径41.5毫米的表壳以耐磨性出众的钴合金材质打造。虽然纤薄但机芯仍做丰富的缎面拉丝与抛光打磨细节。
表底盖悉心镌刻两行铭文,品牌格言“Always do better than necessary”(永远比要求的做得更好),和“La Côte-aux-Fées”(仙子坡)。这座历史悠久的小村庄,不仅是伯爵的诞生地,更孕育了其无数精妙杰作。
伯爵这次巧妙地将该系列历史表款中的经典元素“十字纹”,刻在棘轮、摆轮及螺钉中。
消费到这个层级的客人,还享受到一个专享服务:
当然,与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腕表和Andy Warhol系列腕表一样,全新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陀飞轮腕表可享受伯爵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风格搭配助手”程序,创作专属于自己的至臻超薄系列陀飞轮腕表。从不同的装饰打磨细节,到制表材质,乃至个性化镌刻细节,皆可随心定制。“贴腕若无物,抬手即风云。” 消费到此层面,还会考虑“二级市场”吗?
腕表不是股票
诚然,论“投资属性”,市场上的确存在流通性好的几个品牌/型号,但如果说流通性好等于牌子好,那就有失偏颇了。拿二手价格衡量腕表,实际上是让渡了自己本该优越的审美,这可不是有闲阶层的思维。不是这个阶层的,没必要往上凑。
花自己的钱,买别人喜欢的表,约等于“段位不够,还需奋斗”。等你到了关注自身享受的时候,就不会为那一丁点“波动”发愁。(扯远了,还是说点轻松的话题吧。)
全新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910P腕表
全新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910P腕表(G0A50126),30万出头,轻松拥有。
今年新款配色还有全新Altiplano至臻超薄系列910P腕表,910P既是伯爵超薄制表专业积淀的独特诠释,同时对认同伯爵超薄理念的爱好者来说,价格很友好。
伯爵首次用黄金打造910P。厚度4.3毫米,虽不像陀飞轮款那么薄,但得以施展伯爵擅长的金银细工造诣(大多体现在伯爵表链和高级珠宝中)。“腕表首先是珠宝”,这款910P准没跑。关键是这款表男女通吃。
910P机芯是超薄领域的常青树,不仅是微型机械工程杰作,还能演奏曲视觉华章——夹板是卡其绿色,边缘式摆陀则是石板灰与绿色调的组合(与黄金表壳的温润色泽相得益彰)。与至臻超薄系列Ultimate Concept 陀飞轮腕表一样,表盘螺钉上微妙的十字纹设计细节,串联起两款时计的美学语言与创作哲思。
以上属个人愚见,欢迎拍砖,我在评论区等你。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