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达实智能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21日接待东方资本、汇杰投资、前海联合基金、个人投资者4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达实智能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2人,为达实智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吕枫,达实智能证券事务代表、投资者关系总监管小芬。调研接待地点为公司会议室。
据了解,来访投资者与达实智能就关注问题在公司会议室展开交流。关于智能化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所处位置,中国智能化市场“大市场、小公司”特征明显,行业分散,达实智能年营收超 30 亿位列头部企业。原因在于多数企业缺乏物联网平台能力,而达实智能自 2012 年布局 AIoT 物联网平台研发应用,2025 年实现与 AI 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以“AI+IoT”闭环能力增强竞争力。
据了解,交流中还提及达实大厦连续 4 年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包括“AI 技术节能 + 自愿减排 + 方法学创新”。AI 技术节能使大厦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低于行业平均;自愿减排通过购买自愿减排量抵消剩余碳排放;创新碳减排方法学在大厦中央空调机房落地,实现碳资产化转化 。
据了解,未来达实智能将持续迭代基于“AI+物联网”的节能技术,为多领域用户提供能效提升与碳中和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调研详情如下:
来访投资者在公司会议室就关注问题与公司进行了交流,交流主要内容包括:
Q1:当前智能化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何?达实智能在行业中处于什么位置?
A:目前,中国智能化市场呈现出"大市场、小公司"的特征,整体行业极度分散。达实智能年营收超过30亿元,已位列中国智能化领域头部企业之一。我们认为造成这一格局的核心原因在于:多数企业尚未掌握智能化系统的核心——物联网平台能力。从全球来看,智能化龙头企业也多以平台为核心构建技术壁垒。例如:全球智能化龙头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2024财年营收约为1608 亿元人民币;亚洲领先的 Azbil(阿自倍尔),2025 财年营收为145亿元人民币。对比之下,达实智能作为中国本土领军企业,正在通过平台化能力与 AI 技术融合,推动从"集成商"向"基于AIoT物联网平台的智慧空间服务商"转型,增强未来可持续竞争力。达实智能自2012年起就布局AIoT物联网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具备行业领先优势。2025年,AIoT物联网平台已实现与AI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AI大语言模型相当于"大脑",具备决策与分析能力;物联网平台相当于"脊髓",负责将决策指令精准传达至各类终端设备,实现真正的智能响应。这种"AI+IoT"的闭环能力,是推动智能化场景落地的关键竞争力。
Q2:达实大厦如何连续4年实现碳中和的?
A:达实大厦是深圳首个碳中和大厦,2021年-2024年连续实现碳中和。达实大厦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主要包括"AI技术节能 + 自愿减排 + 方法学创新"三大核心举措:
1. AI技术节能:
达实大厦在建筑设计与运营中贯彻"能效优先"理念,单位建筑面积年用电量低于90度/平方米,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120度/平方米)。达实大厦通过 AI 算法全局优化提升中央空调机房能效,通过AIoT物联网平台精细化管理照明、电梯等能耗设备等方法大幅降低基础能耗。
2. 自愿减排:
在通过技术节能的基础上,达实大厦通过购买自愿减排量(CER)来抵消剩余碳排放,实现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积极担当低碳转型责任。
3. 创新碳减排方法学并落地转化:
达实智能主导开发的《深圳市高效制冷机房碳普惠方法学》率先在达实大厦的中央空调机房落地应用,通过"AI+IoT"技术智能调控显著提高运行效率。以达实大厦为例,按照方法学 2022 年 8 月至 2024 年 8 月期间,达实大厦高效机房碳普惠减排量共计 1008吨,经过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审核批复,已于 2025 年 3 月 17 日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挂牌,实现碳资产化转化。未来达实智能将继续迭代升级基于"AI+物联网"的节能技术,为企业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用户提供系统能效提升与碳中和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双碳"目标落地。
本文源自金融界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