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来仙峰:仙踪缥缈处,诗意永流传

●●王建淞

在嵩山的巍峨群峰之中,来仙峰宛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神秘宝石,静卧于灵隐峰之南。它海拔 1064.0 米,在距连天峰 248°05' 方向 3400 米处,以一种遗世独立的姿态,默默诉说着古老而迷人的传说。这座山峰,承载着千年的期许与想象,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岩石,都仿佛蕴含着超凡脱俗的气息,吸引着无数心怀憧憬的探索者,踏入这片充满诗意与神秘的天地。

楼异《三十六峰赋》注中言:“古老云此峰是神仙洞,时有见者。”当我踏上这座山峰,心中充满了对那神秘景象的期待。想象着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或许就能看到那飘逸的仙影从洞中轻盈而出。又《嵩书》云:“山有大洞,仙人所止。”这更增添了来仙峰的神秘色彩,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寻那未知的世界。

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路旁的花草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这座山峰的古老传说。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清脆的歌声似乎在为我指引着通往仙洞的方向。越往山上走,空气越发清新,仿佛能嗅到那来自仙界的芬芳。

终于来到了那神秘的大洞前,洞口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让人看不清里面的究竟。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一股清凉的气息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炎热。这大洞,果真是夏季避暑的好去处。洞内幽暗而深邃,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我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着这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能听到仙人的低语和轻轻的脚步声。来仙峰与灵隐峰,皆因神仙居其洞而得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洞,都仿佛沾染了仙气,充满了灵性。

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来仙峰》诗中写道:“玉佩铿锵月夜鸣,霓裳羽袖两亭亭;峰巅不许闲人到,常有仙人采紫英。”诗如一幅梦幻绮丽、仙气氤氲的画卷,在有限的诗句里铺陈出无尽的神秘与浪漫,引领我们穿越尘世,踏入那遥不可及却又令人心驰神往的仙幻之境,于峰峦之巅探寻超凡脱俗的韵味与哲思。

“玉佩铿锵月夜鸣”,开篇仿若一阵仙风携着清脆声响,打破夜的寂静,瞬间将读者拽入一个空灵的异世界。在澄澈如水的月夜之下,来仙峰仿佛被一层银辉轻柔笼罩,此时,那仿若玉佩碰撞般的铿锵之声悠悠传来。这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听觉的震撼勾勒出神秘氛围,让人不禁遐想,是哪位仙人夜行于此,玉佩在其腰间随着步伐轻轻摇曳,发出这灵动悦耳的声响,为静谧的夜色添一抹灵动与神秘,宛如奏响一曲来自仙界的乐章。

“霓裳羽袖两亭亭”,随着声响,仙人的身姿渐渐浮现。“霓裳羽袖” 四字,瞬间点亮画面,那是如彩云般绚丽、如仙雾般轻盈的服饰,随风飘舞,恰似流动的霞光,尽显仙人的超凡脱俗与风姿绰约。“两亭亭” 更是精妙,既描绘出仙人衣袂飘飘、仪态优雅地伫立在峰间的模样,又似有一种对称的和谐美感,仿若两位仙子相对而望,或是携手共赏这月下峰景,在天地间构筑起一道绝美的视觉奇观,让人为之目眩神迷,沉醉于这仙境的唯美之中。

“峰巅不许闲人到”,诗意在此微微一转,从对仙人风姿的尽情描绘,引入一种对仙凡界限的暗示。来仙峰巅,那是神秘的禁区,仿若被仙界施加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尘世的 “闲人” 拒之门外。这 “闲人”,或许是指那些被世俗纷扰羁绊、心灵蒙尘的凡夫俗子,他们无法跨越现实与理想、凡俗与仙境的鸿沟,无缘得见峰巅之上更为奇幻的景致。此句在仙幻之中,悄然融入对现实人生境界的思索,暗示只有超脱世俗、心怀澄澈的人,才有机会触及那更高层次的精神之境。

“常有仙人采紫英”,在仙凡的阻隔之后,再次将目光聚焦于仙人的活动,为全诗画上一个充满遐想的句号。紫英,那是神秘而珍贵的仙草,生长在峰巅,吸纳日月精华,凝聚天地灵气。仙人时常前来采摘,或是为炼制仙丹,以求长生不老;或是用于装点仙界,使其永葆芳华。这一场景,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来仙峰作为仙境之地的属性,更让读者对那峰巅的神秘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仿佛透过诗人的笔触,看到仙人穿梭于仙草之间,衣袂与紫英共舞的梦幻画面,久久难以忘怀。

整首诗虚实相生,用灵动的意象、优美的语言,从听觉、视觉等多维度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仙幻场景,刘本元借由来仙峰这一载体,既抒发了对仙境的痴迷向往,又在不经意间渗透出对现实人生追求与境界提升的思考,使来仙峰成为承载着梦想与希望、超脱与神秘的精神符号,激发后人对未知美好世界的探索欲望,在心灵深处种下一颗追求仙韵的种子。

明傅梅有《来仙峰》诗:“仙人有时来,仙人有时去。来去两茫茫,仙人在何处。”诗人的感慨,道出了人们对仙人行踪不定的迷茫和对仙境的追寻。是啊,仙人的来去如同那飘忽不定的云雾,让人难以捉摸。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来仙峰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和吸引力。

在来仙峰的怀抱中,时间仿佛凝固了。我沉醉在这如梦如幻的美景中,思绪飘荡。或许在某个瞬间,我也能与仙人相遇,聆听他们的教诲,感受那超凡脱俗的境界。

夕阳西下,余晖将来仙峰染成了一片金黄。那神秘的大洞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我缓缓下山,心中满是对这座山峰的眷恋与不舍。

来仙峰,你是大自然的恩赐,是神仙的家园,是诗意的源泉。你的美丽与神秘,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传说。诗曰:

来仙峰幻梦

来仙峰上洞幽深,灵隐仙踪梦里寻。

玉佩锵鸣惊皓月,霓裳舞影动天心。

洞中仙气千秋绕,岭外霞光万载临。

避暑佳时人向往,犹期遇圣赐甘霖。

相关链接:来仙峰: 在灵隐峰南,海拔1064.0米,距连天峰248°05'方向3400米处。峰上有大洞,传为仙灵居住的地方。古人作赋:“灵隐来仙,洞府深兮。” 楼异《三十六峰赋》注:“古老云此峰是神仙洞,时有见者。”又《嵩书》云:“山有大洞,仙人所止。”此峰上的大穴,是夏季避暑的好地方。来仙与灵隐皆为神仙居其洞而名。宋代诗人刘本元在《咏来仙峰》诗中写道:“玉佩铿锵月夜鸣,霓裳羽袖两亭亭;峰巅不许闲人到,常有仙人采紫英。”明傅梅有《来仙峰》诗:“仙人有时来,仙人有时去。来去两茫茫,仙人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2

标签:大洞   嵩山   峰巅   玉佩   超凡脱俗   仙界   霓裳   闲人   缥缈   仙人   诗意   仙境   神秘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