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26日凌晨两点,台北青岛东路军法处的铁门咣当合上。
朱枫被拖回女监时,吞下的金镯子已被医生用灌肠法取出。
她趴在腥湿地板上,隔壁男监传来三声福州腔的轻咳。
这是吴石和她约定的暗号,内容是“黎晴是最后一条船,别信她”。
朱枫搞不清黎晴的底细,这个女人两次朝她举枪,又两次塞给她船票。
她更不知道,这条“船”能出现在港口,全因三个月前吴石和陈宝仓那七分钟的接头。
1949年11月,台北“联勤总部”废弃的第四兵站仓库里,陈宝仓穿着褪色中将制服,把《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塞进吴石的大衣内袋。
他低声说,自己手下有个女少尉黎晴,被谷正文安排监视吴石,但其兄黎星在徐州会战被自己人炸死,对蒋介石积怨很深,值得拉拢。
吴石只回了一句,先别让黎晴知道“密使一号”的身份,给她一条缝,看她钻不钻。
这七分钟看着短,里头藏的门道可不少。
当时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保密局的监控遍布各处,废弃兵站仓库这种地方,才勉强能避开耳目。
这份防御图后来成了关键,2025年10月14日腾讯网和《环球人物》的专题都提到,图上标注着台湾的兵力部署和防御薄弱点,对当时的战略布局极具价值。
而陈宝仓提的黎晴,就是这条暗线里最关键的一环。
黎晴在谷正文案卷里的代号是“D-30”,职务是国防部第二厅文员,负责核对特别通行证。
谷正文捏着她的软肋,伪造了她哥哥黎星的阵亡通知,说黎星被共军打死,让她替兄报仇。
谷正文这招真够阴的,拿人家哥哥的死做文章,把黎晴绑在了保密局的战车上。
1949年12月,舟山定海码头,黎晴带着宪兵拦下朱枫。
她当着朱枫的面,把交通员德英塞进麻袋,扔进了基隆港。
朱枫在日记里写,若有一日,必亲手杀之。
这本日记的原件现存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档案室,2025年10月15日腾讯网还披露了影印件。
本来想黎晴就是个帮凶,但后来发现她还有另一面。
陈宝仓早留了后手,他在防御图右下角用铅笔点了个极小的小数点。
这个点是黎晴联勤学校毕业时,刻在校徽上的暗记,只有她能看懂。
陈宝仓告诉她,不用管恨谁,别把台湾卖给美国人,要是发现被骗,就去绸缎庄找“陈太太”。
1950年1月,黎晴在空军总司令部档案室发现了问题。
一份《林风阵亡通报》摆在那里,但空军名册里根本没有林风。
她瞬间明白,哥哥的死也是假的。
当晚,她走进“陈太太”的杂货铺,把一张写着“舟山—镇海,明晚渔船,风高浪急”的纸条,塞进了朱枫的口红盒。
1950年2月18日,存济医院被谷正文带人包围,领队的正是黎晴。
走廊尽头,黎晴突然拔枪,朝自己左肩开了一枪。
她回头冲朱枫喊,挟持我。
朱枫愣了半秒就反应过来,这是让两人都能多撑一会儿的办法。
她扑上去夺枪,抵住黎晴的脖子,一路退到后院。
谷正文在楼上冷笑,女人果然靠不住。
他没料到,救护车里,黎晴把沾血的绷带塞进朱枫手心。
绷带里裹着一张微缩胶片,上面写着“吴石陈宝仓,兵力部署已暴露,速烧图,速撤”。
整个过程不到30秒,却救了吴石情报组最后三名外围交通员。
1950年3月2日,吴石被捕。
保密局从他书房暗格搜出那张防御图,图上有吴石用红铅笔标注的“共军登陆最佳地段”,还有陈宝仓用蓝钢笔补充的“潮汐流速”。
黎晴被押进审讯室时,谷正文把图摔在她脸上质问。
她一句话没说,咬断了一半舌头,血喷了谷正文一身。
六天后,朱枫在舟山第二次吞金自杀成功。
三个月后,吴石、陈宝仓、聂曦、朱枫四人被枪决于马场町。
黎晴因通敌嫌疑被秘密处决,档案记载“尸身无主,弃之野狗”。
直到1973年,谷正文在回忆录里才含糊提了一句,D-30可能真的倒向了密使一号,但没证据。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吴石与朱枫的合葬墓旁有块无名碑。
碑下压着一张泛黄照片,左边是穿中将制服的吴石,中间是陈宝仓,右边是个剪短发的年轻女子,别着联勤学校的校徽,校徽右下角有个磨过的小点。
照片背面是吴石1949年11月30日的字迹:“要不是老陈把我带进七分钟,我永远不会知道她原来可以这么勇敢。”
毫无疑问,我们常说的荣耀,不只是吴石这些被铭记的人。
像黎晴这样,被时代撕成两面,却在最后一秒站对方向的小人物,同样值得被记得。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