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第一个倒下的是乌克兰,没想到是瑞士,瑞士金融业近乎完蛋

在俄乌战争打响的那一刻,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如果真要有一个国家最先撑不住,那一定是乌克兰。

毕竟,俄罗斯的炮火就在家门口,基础设施随时可能被摧毁,工业生产停摆,人口外流严重,财政赤字一天比一天大。

可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的答案。

第一个陷入深渊的,不是乌克兰,而是那个山清水秀、银行密布、钟表精致的国家。

那么一个不打仗、不缺钱、旅游业和金融业都全球闻名的国家,怎么会因为俄乌战争近乎完蛋呢?

说起瑞士来,最闻名的就是银行业了,它还曾经有个神话。

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有多少钱,不管这钱从哪儿来,只要放在瑞士银行,就能安全、保密、永不外泄。

这套规则从19世纪延续到21世纪,成就了瑞士的黄金时代,也让它成了世界富豪的终极保险柜。

可俄乌战争爆发后,这个保险柜第一次被强行撬开。

在美国和欧盟的联合施压下,瑞士政府宣布冻结俄罗斯个人与企业在瑞士的巨额资产,金额高达几十亿瑞士法郎。

这一下,俄罗斯寡头们炸了。

他们原本以为,哪怕在全世界都不欢迎他们的时候,瑞士也会保持中立,至少会遵守几十年来的保密传统。

结果,瑞士自己动手,把存款冻结。

其实这种事,一旦发生,就像是银行金库被曝出会随时配合外人检查你的存款一样。

全球其他富豪也开始警觉:今天冻结的是俄罗斯的钱,明天会不会轮到我?

于是,大量资金悄悄撤离瑞士,转向新加坡、迪拜,甚至一些加勒比海离岸地。

曾经瑞士的繁荣,从来不是因为它军力多强,而是因为它的中立地位。

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甚至911之后,瑞士都能左右逢源,既和西方做生意,也和那些非西方国家打交道。

但俄乌战争是个分水岭。

美欧不再允许有国家骑墙,要么站在西方阵营制裁俄罗斯,要么被踢出体系。

瑞士很清楚,一旦被西方金融体系排斥,它的银行业、保险业、信贷业务统统玩完。

于是它只能站队欧美,宣布全面参与对俄制裁。

这看似是保命的选择,却是自毁,因为瑞士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不受大国政治摆布的形象。

一旦它也像欧盟小国一样,按美国的指令行事,那全球富豪还来瑞士干嘛

毕竟钱是最怕不稳定的。

瑞士的金融中心地位,就这样开始松动了。

富豪们要保密,不如直接找美国;富豪们要收益,不如去新加坡。

瑞士站队的代价,不是立刻爆发危机,而是长线流血——资金流出、客户转移、国际信任度下降。

不能帮人保守秘密的金融还能称霸世界吗?

吸引全球资金—收取管理费—用资本投资赚差价,是瑞士金融业的赚钱逻辑。

这套模式对一个前提要求极高,那就是别人必须相信你。

俄乌战争后,瑞士的信任度跌得厉害。

不只是俄罗斯的客户走了,很多中东、亚洲、非洲的富豪也开始怀疑“瑞士真的是安全的吗”

毕竟他们的钱可能也不符合西方的政治正确,一旦哪天风向变了,冻结和公开数据的事,很可能再次上演。

更糟的是,这场战争加速了去瑞士化的趋势,国际金融不再是几十年前那种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

新加坡用亚洲的政治稳定和税收优惠抢客户;迪拜用免税政策和中东能源财富吸引资金;美国直接用美元霸权和科技股投资回报吸引全球资金回流。

瑞士这边呢?

旅游业受冲击后没恢复到巅峰,制造业规模太小撬不动经济,剩下的金融业还被砍掉了最值钱的信任招牌。

到2024年底,瑞士多家老牌金融机构的利润下滑得可怕,部分私人银行甚至出现连续亏损的情况。

瑞信证券2024年亏损1.62亿元

曾经是财富象征的瑞士信贷更是直接被瑞银收购。

这震惊了全球,它已经不是单纯的金融公司倒闭,而是瑞士模式的崩塌信号。

俄乌战争带来的伤害,并不是直接炸到瑞士本土才发生的。

瑞士没经历一颗炮弹,可它的核心经济支柱却被震垮了。

这就是现代战争的外溢效应

在全球化时代,战争的影响不仅是战场上的输赢,更是金融、能源、贸易格局的重排。

当初乌克兰被认为必败无疑,是因为大家把战争的影响理解得太传统:打仗就意味着输家是前线国家。

可现实是,现代战争玩的是系统对抗,金融制裁、能源武器化、供应链重构,可能让一个远离战场的国家先死。

瑞士恰好踩在了这个地雷上,它的金融帝国建立在不被卷入的假设上,但战争环境下,这个假设不成立了。

一旦选边站队,它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而不选边则会被全球体系孤立。

有人可能会问,瑞士未来还有得救吗?

答案很简单,瑞士不会立刻消失,它的金融业底子还在,瑞银等巨头依旧是世界级银行。

但它的无条件信任时代已经结束,就像一块曾经无暇的宝石,现在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纹。

未来它要想保住地位,可能只能走两条路:

要么彻底绑定西方,变成美国和欧盟的高级金融代理,稳赚但智能赚些有限的业务费。

要么重新定义中立,比如可以在数字货币、绿色金融等新领域建立新安全区,吸引新客户。

不过无论哪条路,都不可能再回到俄乌战争前的黄金年代。

瑞士必须接受,它已经从那个让全球富豪心安的保险柜,变成了一个需要解释和担保的普通银行中心。

结语

俄乌战争还没结束,战场上的输赢还在变化,但这场战争已经证明,现代冲突的第一批牺牲者,未必是战场上的士兵

也可能是全球化体系里最依赖信任的国家。

瑞士的倒下,既是它自己百年中立战略破产的结果,也是一个提醒。

在这个金融和政治高度捆绑的时代,任何国家想独善其身,都是奢望。

战争可能不在你家门口打响,但它的余震,足以让你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

参考: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4-02 《俄罗斯被瑞士冻结资产增至80多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2025-04-03《投行业务腰斩+经纪收入缩水,瑞信证券2024年亏损1.62亿元》

界面新闻2024-09-23《瑞士监管机构据悉正调查瑞信被收购前的“最后几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财经   瑞士   乌克兰   金融业   没想到   富豪   俄罗斯   战争   金融   全球   国家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