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何同学”再翻车?奇葩言论被骂上热搜,已极速删帖!

人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忘记自己的来时路。

这句话,对热搜第一的何同学来说,恰如其分。继抄袭事件后,这几天,顶级科技赛道网红何同学又被骂上了热搜第一。

何同学是谁?

几年前,何同学不过是个怀揣科技热忱的普通大学生,家境平平的他,凭借对科技产品的深度测评视频,在网络浪潮中崭露头角。

在哔哩哔哩平台,他收获了超 1200 万粉丝的追捧,全网粉丝更是数以千万计。

那时的他,是无数年轻人心中的榜样,是从平凡走向瞩目的励志代表。然而,如今的他,却因一则微博分享,被汹涌的骂声淹没,登上热搜榜首。

一切源于他分享的一段网约车经历。

何同学在微博中透露,以往司机向他索要好评,他虽口头答应,实则下车后并未操作。

而如今,他 “成长” 了,除非司机服务态度绝佳,否则便会直接拒绝,随后下车离去。

他颇为自豪地将此转变,视为讨好型人格者锻炼真诚与勇气的有效方式。

初看之下,这似乎并无不妥,毕竟不少人对司机索要好评的行为心存反感。但稍加思索,其中问题便暴露无遗。

其一,过往他本就未给予好评,此次更是当面拒绝,这无疑将司机置于尴尬境地。

其二,令人诟病的是,他选择用来 “锻炼勇气” 的对象,并非强势群体,而是身处底层、为生计奔波的网约车司机。

此言论一经发布,便如投入舆论之湖的巨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纷纷口诛笔伐:“服务行业从业者本就艰难,怎能拿他人的生计,来成全你所谓不讨好的勇气?”

何同学一直以来都以真诚自居,且常提及自己来自普通家庭。

或许他发表这番言论时,并无恶意,只是真实吐露心声。

然而,字里行间却不经意间流露出傲慢与优越感。

若司机服务态度恶劣、行为不当,乘客不给好评甚至投诉,无可厚非。

但仅仅针对司机求好评这一普遍行为,便当面拒绝,还将其美化成克服 “讨好型” 人格的途径,实在欠妥。

事实上,何同学与网约车司机在某种程度上颇为相似。

作为网红,他在每个视频结尾,不也总是恳切地请求粉丝点赞、投币、转发吗?这与司机索要好评,本质并无二致。一边迫切渴望粉丝的点赞支持,一边却对司机的好评诉求冷漠以对,如此双标行径,怎能不让人反感?

很快,众多网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跑到他的视频评论区,用 “回旋镖” 式模仿予以反击:“以前看视频说一定点赞,退出后压根没点过,这是我锻炼真诚和勇气的方式。”

何同学此次为何会严重翻车?根源在于他混淆了拒绝讨好的正确逻辑。

真正的拒绝讨好,应是向上对强者说 “不”,而非向下对弱者施压,否则便是欺软怕硬。

拒绝讨好这一理念本身并无问题,可若不是通过拒绝那些地位、实力高于自己的人来践行,而是选择践踏底层人民以逞能,就难免遭人唾弃。正如网友所言,若真想拒绝讨好,何同学在采访苹果 CEO 库克时,直言苹果产品欠佳,不也是一种拒绝讨好的体现吗?

可他为何不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他清楚哪些人不可轻易冒犯,哪些人即便被冒犯也无力反抗。所谓的拒绝讨好,不过是他缺乏同理心的遮羞布罢了。像何同学这般,对上不敢忤逆资本,对下却刁难底层司机,并非锻炼勇气,而是典型的看人下菜碟。

深入探究,网约车司机索要好评,实则是无奈之举。在平台算法规则下,好评率一旦低于 95%,便会面临限流,司机每日需多跑 10 单,才能弥补一个差评带来的损失。

对乘客而言,随手一个点赞或许微不足道,对司机而言,却与收入紧密挂钩。他们不过是被算法裹挟,努力养家糊口的普通人。家境普通的我们,大多能体谅司机的不易,若非司机行为过分,一般都会给予理解。

然而,身为一条广告收入几十万、年收入达千万的顶流博主,何同学早已脱离普通阶层,难以体会底层的艰辛。

曾经身为大学生的他,或许能共情司机的心酸,可如今优越感爆棚的他,生活优渥,无需再为生计奔波,自然无法设身处地为普通人着想。

从普通学子一路拼搏成为精英的他,本应深知底层的不易,即便不能为他人遮风挡雨,也不该用傲慢的态度对待底层劳动者,这正是他遭人唾弃的根本原因。

何同学的例子并非个例,在这个社会,不少普通人也热衷于炫耀优越感。在北京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 60 多岁的大妈上车后,强行要求一位女孩让座。女孩因让座稍慢,便招来大妈的一顿数落。大妈先是对女孩的穿着长相评头论足:“瞧你这打扮,瞧你这长相,就不是北京人儿。” 随后言语升级为辱骂:“臭外地的,上北京要饭来了,狂什么啊?下车你就被压死!” 见女孩未回应,大妈竟亮出自己的 “终极身份”:“我生在红旗下,长在天安门,我二环以内户口,北京首都我的家。

我正黄旗人,有通天纹,你看看你有吗?” 且不论大妈是否真有 “通天纹”,她这一番无理取闹、歧视外地人的言行,着实令人不齿。这般嚣张狂妄的态度,不仅丢了北京人的颜面,最终还因寻衅滋事,把自己送进了派出所。

在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人只因拥有北京户口,便自视甚高;有的人喝杯咖啡,就觉得自己跻身名流之列。在四川的一家星巴克店内,奔波一天的外卖小哥进店稍作休息,却遭到一位红衣女子的驱赶。女子满脸嫌弃地叫嚷:“外卖员凭什么坐这里?”“咖啡店里的空气都被他污染了!” 喝杯咖啡竟也能喝出优越感,殊不知,真正污染环境的,恰恰是她那傲慢无礼的言行。

不止普通民众,许多所谓的精英,在生活条件改善、阶层跃升后,也逐渐脱离了原本的阶层,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待不如自己的人。媒体人洪晃曾直言:“中国的精英阶层已经完全不懂普通人的生活。” 亿万身价的李佳琦,面对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质疑,竟说出 “79 块钱哪里贵了,反思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 这样刺痛人心的话语;一条广告收入 35 万的羊毛月,嘲讽大学生 “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想整顿职场却连职场都进不去”;某经济学家甚至大放厥词,称农民种地流大汗是懒惰和愚蠢的行为,农民都应到城里居住。

这些名人和精英,早已丧失了同理心,忘却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习惯对他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却从未真正走进普通人的世界,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的悲哀。

优越感,犹如内裤,人人皆有,但明智之人不会随意炫耀,否则只会令人作呕。真正有涵养的人,从不会将优越感写在脸上。在一家蛋糕店前,一位衣衫褴褛、散发着异味的乞丐走进店内,怯生生地对店员说:“我来买蛋糕,最小的那种。” 店员面露嫌弃,欲将其赶走。店老板却制止了店员,亲自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蛋糕,恭敬地递给乞丐,并深鞠一躬:“多谢关照,欢迎再次光临!” 乞丐被这突如其来的尊重惊得不知所措。

有人疑惑地问老板:“你为何对乞丐如此热情?” 老板答道:“他虽是乞丐,却也是顾客。为了买我们的蛋糕,他历经艰辛讨来钱,这份心意难得,我若不亲自服务,怎能对得起他的厚爱?” 对方又问:“既然如此,为何要收他的钱呢?” 老板微笑着解释:“他是客人,不是来乞讨的,他需要的,是一个蛋糕和一份尊重。” 这便是真正的尊重与平等,无关身份地位,只关乎人性的善良。

在郑州金水路英协路口,一位环卫阿姨看到盲人流浪者乞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带的鸡蛋早餐让给他。见盲人无法自行进食,阿姨贴心地将鸡蛋剥好,放入盲人口中。

盲人吃到鸡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即跪地致谢。郑州暴雨时,培训机构的梁老师敞开场地大门,接纳近 200 名无家可归的外地人。培训场地彻夜供水供电,免费提供热水、面包、火腿肠,还为孕妇和小孩准备行军床和被褥,处处洋溢着温暖。

广州疫情期间,一位房东主动为外地租房的女孩减免房租,留言中写道:“我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已退休,没有经济压力,特殊时期降点租金,没什么关系,倒是你,远离父母要好好照顾自己。” 女孩看到留言,眼眶瞬间湿润。与那些歧视外地人、炫耀优越感的人相比,这些人的行为犹如冬日暖阳,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与善良的力量。

这个世界上,真正闪耀的并非金钱与地位,而是不动声色的善良、悲悯苍生的心肠以及推己及人的同理心。

知乎上有个问题:真正的谦儒和强大是什么样子?最高赞的回答是: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生。

即便阅尽世间繁华、见识广博,仍能对世间万物怀有悲悯与同情。真正的教养与优越,并非取决于财富多寡或生活档次高低,而是当目睹他人的苦难时,能心生理解与共情。

真正的体面,不是通过踩踏他人来彰显自己的高度,而是蹲下身子,轻声告诉那些身处困境者:我懂你的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同学   翻车   奇葩   优越感   盲人   大妈   底层   普通人   乞丐   好评   司机   言论   女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