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归来!战国帛书79年漂流终落幕 7月国博首展破解先秦密码】
“79年,28435天,跨越太平洋的文明寻根!”2025年5月18日凌晨3时55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灯光照亮了历史性一刻——流失海外79年的战国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搭乘专机归国。这两卷记载着2300年前楚国天文、军事与民俗智慧的“战国百科全书”,将于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万里同归”特展中首次公开亮相,揭开先秦文明的终极密码。
---
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楚墓,是中国最早的帛书实物,被誉为“东方死海文书”。此次回归的《五行令》以木、火、土、金、水划分全年360天,指导农事婚丧;《攻守占》则记载“流星划过必从东门入”等军事占卜法则,堪称战国版“孙子兵法”。其内容涵盖创世神话、星图历法,甚至早于古希腊天文学记载,被学者称为“先秦思想活化石”。
---
1946年,美国人柯强以“红外线拍照”为名骗走帛书,使其流落美国博物馆。2024年,中国国家文物局依据《青岛建议书》,通过法律溯源与外交谈判,历时3年促成回归。关键证据——装裱帛书的鞋盒盖从美国移交,成为欺诈历史的铁证。美国史密森尼学会最终承认“文物应回归文化母体”,开创流失文物追索新范式。
---
帛书以朱砂绘制星图、墨书记载文字,采用“正倒双写”独特排版,其“蚕头燕尾”笔法更是隶书雏形。为保护脆弱丝帛,故宫博物院将对其进行3个月修复与数字化扫描。展览期间,观众可通过VR技术“触摸”帛书细节,甚至模拟古人占卜仪式,体验“穿越战国”的沉浸式互动。
---
“这不是丝帛的回归,而是文明基因的重聚!”北京大学教授李零40年潜心研究帛书,指出其填补了《尚书》《礼记》的文献空白。此次回归亦推动中美博物馆合作,未来5年中国将设立“流失文物追索基金”,联合国际刑警建立全球溯源数据库。而仍在追索中的第一卷《四时令》,或将续写“国宝回家”新篇章。
---
VR技术能否让千年帛书“活”起来?你认为流失文物追索中,法律手段还是文化共鸣更有效?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更新时间:2025-05-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