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大举抛售美国国债吗?



(学之智经济原创)


近段时间在多个场合看到或者听到抛售美债的观点,有自媒体义愤填膺的爽文,也有一些公众媒体字正腔圆的训斥,甚至也听到好几个所谓的首席经济学家也认为抛售美债是我们应对美国霸权的杀手锏。从理论上来说,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或投资者是可以抛售美国国债的,能够对美国表达不满或进行反制。在实践中,自美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以来,的确出现部分国家和机构减持美国国债的情况。

然而,真的出现大面积抛售美国国债了吗?别被一些网络爽文、媒体煽动以及一些首席经济学家们带偏了!真实情况是,没有。一方面,即便阶段性出现一些机构出售美债,也并非是报复性抛售,更多地是担忧美国国债避险属性下降而减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些国家和机构减持美债,同时必然存在另外一些国家和机构增持美债。不然,你手里的美国国债卖给谁去了呢?难道抛售后凭空消失了?实际上,美债的市场化买卖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进行着。近一周以来,不少前段时间减持美债的国家又转而增持美债了。

接下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重要话题,我们真的能够大举抛售美国国债吗?从可操作性来看,这个做法具备可行性。但是静下心来理性想一想,这个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明智的。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性分析抛售美债的情况。


第一,从美债规模和结构的角度而言,抛售美债难以起到杀手锏作用。

一些主张通过抛售美债来打垮美元体系的爽文能够吸引眼球和流量,但是可能这些作者连美债规模和结构都不清楚。今年我将出版的一本书中详细对美债持有结构进行了分解和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仅仅一两个国家全面抛售美债的影响极其有限,不可能颠覆美元体系。

截至2024年末,美国国债总额达到35.5万亿美元(加上地方政府债务,美国政府部门债务合计约36.2万亿美元)。在这些美债中,美国国内市场机构持有的美债有15.2万亿美元,占比达到42.9%,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商业养老基金等。美国政府部门及其机构持有约7.4万亿美元,占比约20.8%,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基金、退休基金、医疗保险等。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约4.3万亿美元,占比12.1%。美国国内市场机构+美国政府部门及其机构+美联储合计持有美国国债约26.9万亿美元,占美债的比重达到近75%,这些均是美国国内持有的美债。

由此可见,美国国外持有美国国债只占整体美债的近25%左右,大约为8.6万亿美元。从持有国别结构来看,截止2024年末,日本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国外持有者,持有余额接近1.1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债国外机构持有规模的比重超过12%。其次是中国,虽然近年来主动推进储备资产多元化而减少美国国债储备量,但是仍然持有美国国债接近7600亿美元,占美国国债国外机构持有规模的比重接近9%。此外,前十大美国国债持有国家和地区还有英国、卢森堡、开曼群岛、加拿大、比利时、爱尔兰、法国、瑞士。



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学之智经济

虽然中国是美国国债第二大持有国,虽然中国持有美债规模达到7600亿美元,但是对于整个美债市场而言仅仅冰山一角,仅占美债总额的2.1%,难以通过抛售对美债市场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抛售美债不可能成为对抗美国的杀手锏,只能成为一些愤青们的口舌之争而已。如果中国将手中的美债抛出,可能短期内会对美债市场造成冲击,也许会引起市场情绪大幅波动,但美联储可以通过量化宽松等工具稳定美债市场。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都没有冲垮美债市场和美元体系,仅凭一两个国家抛售手中的美债来抗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除非全球主要经济体集体抛售美债,全挂卖单不挂买单,并且阻止美国国内机构接盘救市,才能形成系统性危机。这种情况会发生吗?恐怕再疯狂的美国总统也不会愚蠢到这种地步。

正是因为美债规模庞大且持有人非常分散,并且3/4都留在美国国内,使得美债市场更加活跃和多元化,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在美国主权信用作为背书的基础上,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国债市场,美国国债的流动性高、安全性好,是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资产之一。


第二,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而言,抛售美债对我们自己的利益损害更大。

设想一下,抛售美债并不是把这部分美国国债扔进太平洋凭空消失,总得要兑换为对等价值的现金或者物品吧。无论兑换成什么,7600亿美元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并且都会成为亏本买卖。

如果要兑换成现金,大概率将获得一堆美元,原因就在于国际市场上只有美元才有这么大的支付体量。然而,持有国债可以获得利息收益,美元可没有利息收益,将国债换为美元是亏本买卖。有人会问,兑换成人民币不行吗?一方面,中国作为贸易顺差国,难以把人民币送到其他国家,其他国家手中没有充足人民币。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自己印人民币,想要几万亿就印几万亿,根本用不着抛售美债。

如果要兑换成其他国家的国债,可选的就那几个,如欧洲债券、日本债券,还不如持有美债更安全。欧债危机历历在目,其风险不言而喻。日本政府部门杠杆率远远高于美国,利率水平也非常低,不适合大量持有,仅可以少量配置。并且日本是贸易顺差国,同我国一样面临难以对外输出本国货币的困境,也就很难在国际市场上找到充足的日元资产。

如果要兑换成黄金,必定将使得已在高位的黄金价格进一步显著推高,极有可能成为高位接盘侠。如此大的购买量,全球市场的黄金供给存在较大缺口。贵金属的根本问题在于地球上的储量和开采量有限,难以成为理想的大规模的储备工具。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快速发展,黄金开采量跟不上经济扩张的速度,使得金本位制必然瓦解,信用货币制度成为必然。

如果要兑换成商品,总不能购买一堆工业产品吧,毕竟产能在我们这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有人可能会说,那购买我们紧缺的商品,比如石油、矿石、农产品等。要知道,如此巨大的外汇规模,必定造成买什么就什么涨价的结果,最终不断抬升购买成本,受损的还是购买方。这样的事情以前发生过,最终都不得不放慢脚步,在国际市场供需稳定的基础上合理购买,不能急于求成短期超量买入。

总之,由于美元扮演着国际交易货币的角色,并且美国国债是全球许多国家的重要储备资产,使得美国政府债务对全球经济产生显著影响。这就是我今年出版书籍中提出的美债特权及美元陷阱,全球所有国家都难以逃脱这个陷阱,这是当前国际经济格局和主权信用货币制度下的必然结果。与此同时,美国也承担着诸多风险和困难,突出表现为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制造业空心化、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这些问题在之前文章有所论述,导致国际经济关系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得大国博弈日益加重。


(原创作品,请关注学之智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美国   国债   日本   政府部门   债务   规模   美元   机构   国家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