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以普惠托育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

文 | 南方日报评论员

“幼有善育”关乎万家幸福,更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近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

托育服务是随着中国人口发展进程以及家庭养育观念变化出现的一项新事物。0至3岁的婴幼儿被称为社会中“最柔软的群体”,也需要最柔软的呵护。但在传统的社会教育体系中,3至6岁阶段的幼儿园教育日趋完善,6岁以上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3岁以下大多数只能靠家庭养育。遇到双职工家庭、老人不能帮忙、保姆费用昂贵,谁来帮助带娃?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3岁以下婴幼儿就有约3000万名,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入托需求,其中一线城市的比例甚至达到六成多。近年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已经成为不少年轻家庭的“急难愁盼”,要求“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

宏观地看,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也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有助于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提升适龄人口生育意愿。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系列政策,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托育服务机构与托位数量均快速增长,托育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建立。但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比,托育服务供给总量仍然不足,结构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意见》的出台顺应了发展需要,抓住了关键时间节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意见》锚定“增加服务供给”,提出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托育实际需求等因素,科学规划,加快构建“1+N”的托育服务体系“1”是指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托育服务发展。“N”是指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机构,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托育服务需求。通过多管齐下,努力实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到2030年,实现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支持保障政策基本健全,公建托位数量明显增加,托育服务能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家庭托育成本有效降低,基本满足群众普惠托育服务需求。

广东是人口第一大省,也是第一生育大省。2024年,广东增加新生儿113.3万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出生人口突破百万的省份,群众的普惠托育服务需求也更加强烈。近年来,广东多措并举推动托育服务提质增效,全省各类托育服务机构已经发展到1.2万多家,可提供托位60余万个,均居全国前列。接下来,要围绕构建“1+N”托育服务体系,加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优先实现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地市级全覆盖。例如,发展社区托育服务,以地市为单位统一规划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网络;推进有条件的幼儿园提供托育服务,解决好场地、设施、师资等条件保障;支持民办托育服务机构发展;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开展订单签约、婴幼儿健康管理和中医药健康服务等。

《意见》的出台,是托育事业发展的大事,是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大事。把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关键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及时解决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困难问题。要强化支持保障措施,统筹运用多渠道资金,支持建设普惠托育服务设施,落实消防、食品等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守住安全健康底线。要加强人才培养,依法逐步实行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积极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托育从业人员能力水平。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办托,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发挥带头作用,结合实际为本单位职工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加快落实《意见》要求,科学规划托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优化托育服务精准供给,努力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便的托育服务,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作者】

南方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育儿   南方日报   评论员   人口   婴幼儿   家庭   需求   服务机构   意见   社会   广东   群众   体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