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lululemon们而言,真正的挑战不是不够好,而是在于创新。

瑜伽裤正从奢侈品标签跌落神坛。曾经坚持"一条都不打折"的lululemon,如今在中国奥特莱斯里以6.5折促销。这个被誉为"中产爱马仕"的运动品牌,市值从4600亿人民币暴跌至2200多亿,一年多蒸发2300亿财富。从商场核心位置到折扣店常客,lululemon的困境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剧烈变革。这个靠瑜伽裤起家的品牌,究竟遭遇了怎样的"中国克星"

2013年,lululemon在上海开设中国首店时,中国瑜伽市场尚处萌芽阶段。全国瑜伽馆不足5000家,高收入女性群体对专业瑜伽裤的需求未被满足。耐克、阿迪达斯专注运动功能,内衣品牌强调塑形,lululemon凭借"热汗美学"和专利面料Luon®迅速占领中产女性心智。其将瑜伽裤从运动装备升级为身份象征的策略大获成功,2022年市值一度超越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

然则,lululemon的技术护城河并不坚固。品牌没有自建工厂,40%产品产自越南,面料主要来自中国、韩国等67家供应商。最大供货商台湾儒鸿集团同时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服务,所谓"黑科技"面料并无独家优势。lululemon在财报中坦承:"我们的产品在面料和生产工艺上通常没有专利,竞品可以仿效。"

真正的挑战来自安踏系品牌的围剿。安踏2009年收购FILA后,将其打造为年营收266亿的现金牛。FILA高端支线ATHLETICS系列直指瑜伽市场,价格比lululemon低15%-20%,并且具备强大的下沉渠道能力。2023年收购的MAIA ACTIVE更以"亚洲女性"为定位,推出贴合度更高的"小腰精"裤型,价格仅二三百元。迪桑特Body Flex系列则瞄准高端市场,形成全方位夹击。从百元级安踏瑜伽裤到千元级迪桑特,安踏集团几乎包圆了所有价格带。

面对市场变化,lululemon试图通过开拓男装市场和下沉渠道自救。在北美占比30%的男装业务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2023年增速不足5%。中国男性难以接受1200元一条的运动短裤,李宁、安踏300-600元的产品已能满足需求。2022年起,lululemon加速布局二三线城市,门店比例超30%,甚至进驻昆山、义乌等经济强县。大幅降价和奥莱渠道策略却引发核心用户"背刺"感,认为品牌背离了中产精英定位。

lululemon的困境揭示了一个商业规律:品类开创者若不能持续创新,终将被新势力取代。当瑜伽裤的技术壁垒和审美霸权瓦解,品牌溢价便难以为继。星巴克教会中国人喝咖啡却创新乏力,家乐福开创大卖场模式却输给盒马、胖东来,都是前车之鉴。中国消费市场已进入精明消费时代,单纯依靠品牌故事和高定价的策略正在失效。对于lululemon们而言,真正的挑战不是不够好,而是在于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时尚   瑜伽   中国   品牌   中产   面料   百元   市场   渠道   策略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