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笔记346 :1848年革命后法兰西为何从共和一步步走向帝国?


1、1849年的巴黎,街头血迹未干。6月13日,游行队伍的呐喊被枪声撕碎,镇压过后,法国像被按下了“静音键”——新闻不能随便写,集会不能随便开,连工人罢工都成了死罪。1791年就有的《勒沙佩利耶法》本就够严苛,这年11月更是加了码,仿佛要用法律的锁链把反抗的手脚捆得死死的。自由这东西,有时就像风中的烛火,一阵强权的风吹来,说灭就灭了。


2、刚把街头管得严严实实,路易-拿破仑又对政府动了手。1849年10月31日,他一句话就解散了奥迪隆·巴罗的“秩序党”政府,连当外交部长的托克维尔都被扫地出门。背后的由头是“罗马问题”——法国出兵保住了教皇的权位,可教皇反手就搞反自由主义,巴罗政府不管不问,正好给了路易-拿破仑夺权的借口。权力的游戏里,借口从来都是现成的,缺的只是敢伸手的人。


3、议会不甘心被总统压一头,反倒比总统更“激进”地搞起了反动。1850年3月,三项法案砸了下来:大学得让政教合一的委员会盯着,中小学教师被像小偷一样监视,教会学校却能随便开。这哪是治国,分明是把教育变成了宗教和保守派的“自留地”。有时候,权力的堕落不是比谁更坏,而是比谁能把糊涂账算得更“冠冕堂皇”。


4、1850年5月31日,法兰西共和国被狠狠抽了一耳光。议会居然废了平等普选权,规定只有三年内有固定住处的纳税人才能投票。这下可好,短工、学徒、仆人全被挡在了投票站外,选民一下少了三分之一。民主这朵花,刚在1848年开了瓣,就被保守派掐掉了花心,只留下个空架子给人看。


5、路易-拿破仑看着议会折腾,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他签字批准了新选举法,却早把账算明白了:今天让你们得意,明天就逼你们把普选权还回来,最后连你们这议会都得滚蛋。他知道1852年总统任期就到,还不能连任,便借着巡视里昂、阿尔萨斯的机会,对着老乡们唾沫横飞地演讲,把1848年12月选他当总统的那些支持,一点点攥得更紧。政治这盘棋,高手都在看三步以后。


6、为了连任,路易-拿破仑还搞了支“私人武装”——“十二月十日协会”。这伙人打着他的旗号,在街头巷尾收集签名,嚷嚷着要议会改宪法,让总统能再干一届。名字里的“十二月十日”,正是他1848年当选总统的日子,像是在时刻提醒大家:我的权力,是你们给的。有时候,权力需要装装样子,让民众觉得自己还是主人。


7、1851年7月19日,议会里吵翻了天。路易-拿破仑的修宪提案虽然得了点票,可正统王朝派和左派共和党人联手反对,连四分之三的多数都凑不够。提案黄了,他脸上没说啥,心里却有了数:议会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能请军队帮忙了。这年头,道理讲不通的时候,枪杆子往往最“讲道理”。


8、转年11月,路易-拿破仑抛出了撒手锏。他在议会要求恢复被废除的普选权,结果355票反对、348票赞成,就差7票。这下他乐了:你们不肯给民众权利,那我就替民众出头!从此,他把自己的连任梦和“民主”绑在了一起,走到哪都喊:“看,议会不把你们当回事,我才是你们的人!”政治的高明之处,就是把自己的私心包装成大众的心愿。


9、1851年12月2日,巴黎的墙面上贴满了公告。路易-拿破仑宣布解散议会——按1848年宪法,这可是叛国罪。可他不管,还说要恢复普选、搞新宪法。卡芬雅克、尚加尔涅这些反对派将军先被抓了,连托克维尔站出来说句反对,也被扔进了监狱。这一天,是拿破仑加冕和奥斯特利茨战役的纪念日,他像是在告诉世人:我伯父能做的,我也能。历史总爱踩着相似的鼓点跳舞。


10、路易-拿破仑没料到,反对声浪会这么大。12月3日到4日,巴黎的工匠和工人扛着枪上街,筑起路障;外省的小老板和农民也拍着桌子骂。可军队的子弹不认人,图卢兹、马赛的动乱被压下去,到10日,连小镇的反抗也熄了火。上万被捕的人蹲在牢房里,不知道要等多久才开庭。有时候,民众的愤怒在枪口面前,就像鸡蛋碰石头。


11、12月21日到22日,投票开始了。路易-拿破仑让21岁以上的法国男人来表态,750万人投了赞成,64万反对,150万弃权。他拿着这结果到处喊:“我是700万人选出来的!”其实谁都知道,刚打完枪,谁敢不投赞成票?可民主这东西,有时就像块橡皮,掌权者想怎么擦就怎么擦,擦完了还说是大家画的。


12、这出戏,像极了52年前的雾月政变。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靠军队解散议会,没流多少血;1851年,路易-拿破仑也这么干。两次都搞了全民公决,把暴力夺权裹上“民主”的外衣。唯一不同的是,他伯父当年还装样子让新宪法投票,他连装都懒得装,直接说“民众已经把权力给我了”。模仿到位,还得青出于蓝。


13、1852年1月14日的宪法,把总统变成了“孤家寡人”。立法权?他说了算;赦免权?他独一份;法官判案,都得顶着他的名字。选出来的议会只能点头,不能改一个字。参议院里全是他任命的主教、元帅,说是监督法律,其实就是帮他看场子。这哪是宪法,分明是给独裁者发的“免责证”。


14、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里看得透:1850年废除普选,是资产阶级自己搞的“政变”,可他们没料到,最后会被路易-拿破仑摘了果子。工业资产阶级嫌议会吵,金融贵族投靠了波拿巴,结果就是——想保自己的钱,就得把政治权力交出去。恩格斯更直白:阶级打得两败俱伤,倒让个外人捡了便宜。有时候,鹬蚌相争,得利的未必是渔翁,可能是揣着枪的旁观者。


15、1852年11月,参议院喊出了“恢复帝制”。路易-拿破仑成了法国皇帝,王位传给自家男丁。11月27日投票,780万赞成,25万反对。12月,宪法跟着改了,第二共和国彻底成了历史。从1848年革命到1852年帝国,短短四年,共和像个过客,帝国却扎下了根。或许正如那句老话:历史的转弯处,往往不是民众选的方向,而是强权推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历史   法兰西   帝国   欧洲   共和   走向   笔记   路易   拿破仑   议会   普选权   宪法   总统   民众   法国   权力   巴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