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依旧有大差距!上半年中国GDP跌至美国62%,问题究竟出在哪?

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只有美国的62%了,早在2021年的时候我们可是达到了77%,那时候不少人都在算,按这个速度,再过个十来年是不是就能超过美国了?

结果这才几年功夫,怎么反倒越拉越远了?可明明中国经济增速5.4%,美国才1.9%,差距为什么反而在扩大?这账到底是怎么算的?

今年上半年,美国GDP达到14.93万亿美元,中国大概9.2万亿美元左右,算下来差了5.74万亿,这个差距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日本的经济总量。

1993年那会儿,美国GDP是中国的12倍,那时候中国人骑着自行车上班,美国人早就开着小汽车兜风了。

但中国人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从2005年开始,我们就像开了挂似的,先是超过英国,把日不落帝国拉下马,接着超过法国,让高卢雄鸡也得往后站,再后来德国也被甩在身后,到2010年,更是一举超过日本,坐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

这速度快得让西方媒体都看傻了眼,他们各种分析,说统计口径不对,汇率有问题,反正就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可数据摆在那儿,由不得他们不信。

最让人振奋的是2021年,中国GDP一度达到美国的77%,那时候大家都觉得,照这个势头,超过美国指日可待,可谁想到,之后的几年却像坐了滑梯,2022年降到70.55%,2023年66.26%,2024年64.91%,到今年上半年更是跌到了62%。

这就奇怪了,明明中国经济增速还是全球领先,今年上半年实际增长5.4%,美国才1.9%,按道理说差距应该缩小才对,怎么反倒拉大了?

中国的实际增速确实快,但名义增速只有3.1%,美国虽然实际增速慢,但名义增速却有4.4%到4.73%。这一快一慢之间,差距就出来了。

其实就是美国在玩数字游戏,打个比方,美国卖汉堡,去年10美元,今年涨到15美元,GDP统计上就增长了50%。

中国呢,同样的汉堡不但没涨价,可能还因为竞争激烈降到了9块,虽然卖得更多了,质量也更好了,但GDP统计上反而缩水了。

这种统计上的差异,让两国的经济对比变得特别微妙,美国靠着通胀把数字撑起来,中国却在通缩的压力下,实打实地发展经济。

每当中美GDP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总会有些巧合发生,2018年贸易战来了,2020年疫情爆发了,2022年美联储疯狂加息,今年又是新一轮的关税大战。

美国用的是支出法,就是花了多少钱就算多少GDP,这听起来合理,可实际操作起来,那花样可就多了。

最离谱的要数虚拟房租这个概念,就是你住自己买的房子,美国统计局会假设你把房子租给了自己,然后把这笔房租算进GDP里。

每年光这一项就能给美国GDP增加上万亿美元,这算哪门子生产力?

再加上华尔街整天倒腾各种金融衍生品,左手倒右手,钱在账面上转来转去,每转一次都算GDP。

这种统计方式下,美国GDP就像打了激素的运动员,看着块头大,实际上都是虚的,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更是把这种虚胖展现得淋漓尽致,GDP平均指数同比上涨2.56%,也就是说,4.4%的名义增速里,有一多半都是物价上涨贡献的。

美国经济的深层问题,那可真不少,最严重的就是最债务,37.2万亿美元啊,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124%,也就是说,美国人干一年活,还不够还债的。

他们的实体经济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第一季度美国工业产出只有中国的60%,这还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呢,制造业空心化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企业都跑去搞金融、搞虚拟经济了,谁还愿意开工厂。

特朗普搞的贸易战,本想着能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第一季度进口激增40%多,因为企业怕关税涨上去,都在疯狂囤货。

美国经济都这样了,中国的情况应该好很多吧?确实,相比美国的虚胖,中国经济虽然在数字上不那么亮眼,但胜在扎实。

制造业投资增长9%左右,这个数字背后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工厂,是一条条热火朝天的生产线,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疯了,增长45.4%,差不多每两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今年新增的。

3D打印设备产量涨了44.9%,工业机器人涨了26%,这些高端制造业的数据特别提气,以前咱们造机器人得进口核心零部件,现在不但能自己造,还能出口赚外汇。

还有半导体自给率突破70%,芯片可是被美国卡脖子卡得最狠的地方,现在咱们不但能自己造,良品率还在不断提升,虽然最尖端的芯片还有差距,但日常用的基本都能自给自足了。

风能和光伏产业更是一骑绝尘,风能设备制造用电量增长55%,光伏9.6%,这背后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面爆发。

中国的内需市场也在稳步复苏,国家拿出3000亿真金白银补贴消费,买车有补贴,换家电有补贴,连买个手机都能省不少钱。

这种实惠带动了消费热情,家电、家具、通讯器材的零售额涨了近20%,餐饮消费也涨了4.7%。

对外贸易的表现也相当亮眼,在全球贸易环境这么差的情况下,中国货物出口还能增长6.9%,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这说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强,价格公道,质量过硬。

民营企业更是生龙活虎,进出口增长5.8%,占了总额的56.8%,当然,也不能光报喜不报忧,中国经济确实面临一些挑战,最明显的就是通缩压力。

通胀率-2.3%,物价不涨反降,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买东西便宜了,但对GDP统计来说就吃亏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实际增速5.4%,但名义增速只有3.1%的原因。

还有汇率也是个问题,人民币对美元从7.11贬到7.18,看着不多,但乘以几万亿的GDP总量,差额就大了。

进口下降6%也值得关注,这一方面说明国产替代在加速,很多东西不用进口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内需还不够旺盛,企业的投资意愿还需要进一步激发。

地方债务虽然在逐步化解,但压力还是不小,居民消费信心也只是温和复苏,离疫情前的水平还有距离。

不过哪个国家发展没有问题,关键是我们的问题都在可控范围内,而且正在想办法解决,相比美国那种靠印钞票、靠通胀撑起来的虚假繁荣,中国这种扎扎实实搞生产、认认真真搞建设的路子,虽然数字上不那么好看,但后劲十足。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GDP这个数字游戏,美国确实玩得溜,但真要比实力,比的是什么?接下来咱们就聊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赛中,到底谁更有希望笑到最后。

中美两国的发展模式真是南辕北辙,美国这些年基本就是靠三样东西撑着,金融泡沫、消费透支、债务扩张。

中国走的路子完全不同,实打实搞制造业,一步一个脚印搞产业升级,从以前的三来一补到现在的高端制造,从模仿到创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中国这边虽然也有挑战,但整体趋势是向上的,产业升级在加速,内需市场在扩大,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不是靠透支未来换取眼前的繁荣。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GDP说到底就是个参考,真正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国家的发展后劲足不足,从这个角度看,谁更有前途,答案不是明摆着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中美   美国   中国   上半年   差距   美元   中国经济   数字   债务   内需   名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