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秋水的静与长天的阔,清风的逸与烟火的暖,本是截然不同的存在,却在某个维度上彼此成全。
——题记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硕果盈枝,十月的秋天,之所以被时间的诗行称为鎏金岁月,因为它既有最欢庆的氛围,又有最团圆的喜乐,还有最斑斓的颜色和最丰盈的收获。此时慢赏秋色,细品秋意,秋水与长天共色,清风与烟火同昶,人间最美是清秋。
秋,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又像是一首无声的诗。秋日的天空与水色交融,清冷的风与人间烟火交织,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深层次的共鸣,是天地万物之间的默契。
素描秋天的山水,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秋水长天共色时,世界仿佛被调成同一幅水墨的基调。天与水的界限在视线尽头模糊成一道温柔的弧线。那是秋天独有的馈赠,澄澈、辽阔,又带着几分寂寥的禅意。古人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赠予天地间一场无声的对话。水映照着天,天包容着水,二者交融的瞬间,时间似乎凝滞,让人顿觉渺小,又莫名安宁。
秋水的静与长天的阔,清风的逸与烟火的暖,彼此成全着岁月的风景与情怀。陶渊明诗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忽然就呈现在自然与尘世之间寻找的平衡里。风卷走烦忧,烟火抚慰寂寥,学会在急行的忙碌中驻足凝视,共情于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温暖。
秋水长天共色,清风烟火同昶,自然界的融合。水不再是水,天不再是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更广阔的存在。这种存在超越了具体的形态,进入了一种形而上的领域,拥宁静淡泊的心境,这不仅是秋天的写照,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正如《人民日报》所写: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只有自洽的精彩;沉浸在草木光阴里,知趣于人间烟火中,品岁月煮时光,何尝不是别样的澄明与通透呢。”
行走在秋天的风景里,听风声如诗,观秋水宁静,闻稻香阵阵,感清风徐徐,忽然明白:生活的真谛或许就藏在这种秋天的共色与同昶之中,不苛刻自己,不强求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把自己还给自己,允许一切发生,让生与活都努力适应万物和谐共处的节奏,拥清欢入心。
——书于2025年10月13日读书随笔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