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雷特福德看台的 “二次生命”:曼联球迷用行动唤醒主场灵魂

上周日对阵阿森纳的比赛开打前,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的斯特雷特福德看台显得格外亮眼。曼联球迷悬挂起70余面旗帜与横幅,这些装饰均由球迷自主设计,费用由“The Red Army”球迷团体承担。其中一面横幅印着“曼彻斯特,始建于1878年”,旁侧图案则囊括了俱乐部历史上赢得的每一座奖杯。

另有一面需用两根支架撑起的横幅,上面写着“我们团结一心,我们并肩而立。我们是最伟大的球队,无疑是这片土地上的王者”。现场还展示了大卫·贝克汉姆1996年在塞尔赫斯特公园球场对阵温布尔登队时攻入那记经典进球的影像,以及印有歌词的横幅,例如“所有男男女女都面带笑容,沿着沃里克路前行,去见证马特·巴斯比麾下的勇士们”。

在斯特雷特福德看台的核心区域看到这样的景象,令人心生喜悦。要知道,仅仅两年前,这些区域还专供高管球迷使用,看不到任何旗帜的身影。回溯至1993年,曼联将高价贵宾席设置在老特拉福德球场最具声浪、且传统上属于工薪阶层球迷的核心地带,这一决策始终令人费解。

上周日当天,“The Red Army”球迷团体向现场观众发放了题为《夺回斯特雷特福德看台》的传单,详细说明了横幅的展示规则,以及赛后回收流程。

该团体与俱乐部展开了积极合作,俱乐部也放宽了部分规定——例如允许使用需两根支架支撑的旗帜。这次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尽管俱乐部与“The Red Army”球迷团体并非始终意见一致,但双方保持着有效沟通,且该团体确实为改善老特拉福德长期以来略显沉闷的氛围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们没有一味抱怨,而是主动采取行动改变现状。

和所有英超球场一样,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全坐席改造以及票价上涨,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现场氛围。如今,安全站立区的回归,让球场氛围得到了显著改善。

但现场声浪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上周,曼联向季票持有者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对赛事相关背景音乐的偏好。共有6500人参与回复,其中40%来自斯特雷特福德看台的球迷。

俱乐部想知道,球队获胜后是否应立即播放《光荣属于曼联》。在受访者中,24%的人表示希望球队失利后不播放任何音乐,而超过50%的人则认为无论胜负,都应播放《光荣属于曼联》。

要知道,曼联早已从一支主场极少输球的球队,变成了如今主场频繁失利的队伍,这也导致赛后球场多次陷入沉寂。

上周日的比赛便是如此——1-0主场不敌阿森纳后,现场气氛不出所料地低迷。此时,阿森纳球迷唱起了纪念球队曾在曼彻斯特赢得联赛冠军的歌曲(在场的阿森纳老球迷中,仍有人记得亲眼见证球队夺冠的场景)。面对这样的局面,俱乐部还能做些什么?难道要播放曾在看台广受欢迎的《永远看向生活的光明面》,来盖过客队球迷的歌声吗?

“The Red Army”球迷团体则认为,曼联获胜后不应播放背景音乐,而应让球迷自主营造声浪。这一观点合情合理。但换个角度思考,即便曼联击败伯恩利或伯恩茅斯这样的对手,老特拉福德是否能真正“沸腾”起来,仍是个未知数。

要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并非易事。目前,球员热身时播放的歌曲由球员自主选择,迪奥戈·达洛特在选曲环节尤为活跃,他们倾向于选择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曲目。

球员热身环节在开赛前15分钟结束,对于焦点大战而言,这段时间往往会出现氛围“空窗期”,而这本该由球迷的欢呼声来填补。至于一些关注度较低的比赛,现场会播放《月黑风高》这类便于大合唱的歌曲,球迷还会改编歌词唱道:“我看到斯特雷特福德看台苏醒,我看到挑战即将到来。今夜别出门,除非你身着红白战袍,我看到挑战已在眼前。”

每场比赛前,当球员在球员通道集结时,石玫瑰乐队的经典曲目《这就是那首歌》的前奏便会响起。部分球迷将这段旋律视为入场就座的信号。随着歌曲节奏逐渐推向高潮,主裁判吹响哨声,球员们列队踏上球场。

《这就是那首歌》播放完毕后,英超联赛的官方主题曲会随之响起,球员们与对手及裁判完成握手仪式。紧接着,现场会播放改编自约翰·丹佛《乡村路带我回家》的曼联定制版——“带我回家,曼联之路,回到我归属的地方。回到老特拉福德,去见证曼联,带我回家,曼联之路!”

这首歌是队长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在一年前曼联主场对阵利物浦的赛前特意要求加入的。

2025年4月,费尔南德斯向球迷解释道:“这首歌的歌词在主场语境下非常契合,所以综合考量后,我们认为这会是个不错的选择。显然,我们不想因为其他球队这么做,就盲目跟风。但我们觉得,这是球员们共同的想法……我们和几位队友讨论过,‘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赛前播放它,你会有什么感受?它能否给你带来动力,让你更兴奋?说说你的想法。’最初,我们的核心诉求是,不希望这首歌只是单纯播放,而是能引发球迷的共鸣。我们播放这首歌作为开场,之后由球迷继续传唱,不需要音乐一直伴奏。”

曼彻斯特拥有深厚的音乐历史,但《乡村路带我回家》与这座城市、这家俱乐部并无关联。这首歌的旋律过于忧郁,不太符合“队歌”的气质,却仍收获了不少球迷的喜爱。它的传唱度极高,且“归家”与“归属感”的情感内核,深深触动了球迷的心弦。歌曲节奏逐渐推向高潮,直至主裁判吹响开球哨才会中断,随后曼联球迷会继续哼唱这首歌的旋律。

上周日的比赛中,7万名主场球迷带着季前赛的热情、对足球回归的期待以及对焦点大战的渴望,共同唱响《乡村路带我回家》,现场效果极佳。

但并非每场比赛都是如此。在部分焦点大战中,球员热身结束后不会播放任何音乐。这样做的初衷是让球迷自主营造氛围,而通常情况下,球迷们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显然,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时,球迷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开始现场观看曼联比赛以来,老特拉福德的氛围问题就一直存在。1991年,曼联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进行季前巡回赛期间,我在一本挪威足球杂志上看到,老特拉福德和安菲尔德球场被誉为“全球氛围最佳的球场”。当时我深感自豪,可身边的曼联球迷却在抱怨,称球场氛围已不如往昔。

曼联历史上几支最优秀的球队,都曾在“赛季复一季愈发沉闷”的氛围中征战。我曾游历世界各地,每当看到南美、意大利或土耳其球场的热烈氛围,都会心生羡慕。不久前,我与大卫·莫耶斯交流时,他对在世俱杯上见到的南美球迷印象深刻,希望英超赛场也能有更多那样的声浪与活力。

几天后,我又与马泰斯·德利赫特聊起球迷氛围,我认为他不会只说“我们的球迷都很棒”这类套话,事实也确实如此。

“英格兰球迷对比赛的投入度极高,”德利赫特表示,“有人完成一次铲断,他们就会欢呼;出现射门机会时,所有人都会大喊‘射门!’这是我最欣赏的一点。他们充满激情,紧跟比赛节奏,享受球员间的对抗,以及足球最原始的魅力。这正是我热爱英格兰足球的原因。在德国,球迷会整场唱歌,但投入度稍低——我感觉他们的情绪与比赛进程的关联度不高,更像是全程重复唱几首固定的歌。这种氛围当然也很好,能让人始终感受到现场的活力,但与英格兰截然不同。”

“意大利的球场氛围则更具对抗性,尤其是当你代表尤文图斯对阵那不勒斯、佛罗伦萨或国际米兰时。他们不希望你出现在那里,会用充满敌意、攻击性的方式对待你。但正因如此,当你击败他们时,那种喜悦感也更为强烈。在荷兰,阿贾克斯对阵费耶诺德的比赛氛围极为激烈,尤其是两队球迷本就互不待见,所以这场德比战充满张力,能带来极强的能量——对我个人而言,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

关于老特拉福德氛围的讨论仍将继续。一支赢球的球队,并不总能带来热烈的现场氛围——因为当球迷需要全力支持球队、与球队共渡难关时,那份“抗争精神”反而更能激发他们的热情。

但曼联的球迷文化与球迷歌曲库,在足球界堪称顶尖。这份文化需要支持,需要活力与年轻球迷的参与,更需要亲民的票价。1993年,斯特雷特福德看台的这些核心元素被逐一剥离,导致看台氛围一落千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球队的境遇却并未如此。

#曼联##英超##头条创作挑战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体育   曼联   看台   主场   球迷   灵魂   生命   氛围   球员   球场   球队   俱乐部   曼彻斯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