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爱人5》刚开播,没想到《再见爱人1》反倒又刷了屏。
打开小红书、微博,全是老粉在那追忆当年、安利第一季的内容,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做了五季的老牌综艺,新季开播却被老季抢了风头,多少能看出这系列好像遇到点坎儿了。
我特意开了芒果SVIP,一口气追完第五季首期的上、中两集,单论制作质量,这季依旧是高水准的。
但谁让它是《再见爱人》呢?观众对它的要求本来就比一般综艺高,稍微差点意思就容易被看出来。
很明显,跟去年那季靠麦琳、杨子火到全民讨论的热度比,第五季的讨论度确实降了不少。
现在热搜上挂的都是“邓莎老公怎么把沈皓明台词说了”“再见爱人rapper夫妇”这种话题,跟之前大家集体上头吐槽麦琳的破圈热度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本来想觉得只是观众念旧,后来发现不是,第一季能反复被提,是因为这节目当初赢就赢在“两面派”面子是狗血剧,里子是文艺片,两者结合得特别好。
面子上那套,就是靠鸡飞狗跳的八卦情节抓眼球,宣发也特别懂怎么搞话题。
就像第五季这些热搜,“邓莎老公说分工明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说“丧偶式婚姻”;还有“车崇健让朋友睡李施嬅床上”,不明真相的网友还以为是啥出轨大瓜,立马就想点进去骂两句。
这种拿性别议题做文章的方式,虽然不算多高级,但确实管用,能让不管懂不懂婚姻的人,都能凑过来发表两句看法,这也是它能成国民综艺的原因之一。
而且有些嘉宾,比如车崇健这种,确实该被网友敲打下,不然都搞不清爱情里该有的责任是啥。
但光有狗血可不行,这节目真正留住老粉的,是里子的那股文艺劲儿。
它拍的时候特别像纪录片,不偏不倚,就客观拍嘉宾的状态。
第一季郭柯宇和章贺,悬崖上那句“谢谢你让我学会了怎么去爱”,还有最后下车拥抱的画面,到现在还有人提。
为啥?因为它拍到了婚姻里的光啊不是天天甜甜蜜蜜,是就算过不下去了,也能有真诚的告别和感谢。
这种对亲密关系的深度挖掘,才是老粉一直念着它的原因。
可到了第五季,这“两面派”好像只剩一面了。
狗血话题还在,但里子的文艺和真诚,暂时没怎么看到。
现在聊第五季,都是“丧偶式婚姻”“疑似家暴”这些标签化的话题,没看到之前那种对婚姻细节的细腻呈现。
观众又不傻,光靠标签凑热度,走不长远。
本来想觉得第五季只是刚开始没进入状态,后来发现,它好像有点往“预制菜综艺”的方向走了啥都按模板来,没了之前的新鲜劲儿。
先说内容,三对嘉宾的故事线太像了。
邓莎和路行,不吵架但也不说话,儿子一句“你们不吵架,但也不说话”成了名场面,路行还说“她最大的付出就是生了个儿子”。
这不就是把“冷暴力婚姻”的标签直接贴上去了吗?一点新意都没有。
还有何美延和梁淞,被网友叫“rapper夫妻”,吵架都要押韵,一口一个“Comeon”,看起来就像特意为了上热搜演的,难怪有人说“再见爱人要转型喜剧综艺了”。
李施嬅和车崇健更不用说,眼睛手术男方缺席,八年感情要分手,这种剧情太老套了,观众一看就知道下一步要演啥。
除了内容,形式上也越来越像流水线产品。
一周三更,首期拆成上中下三段,还有会员加速看,中间再插个rapper夫妇的美团买药广告。
节奏太密了,观众根本没时间慢慢品嘉宾的情绪,刚看完上集,下集就来了,感觉不是在追综艺,是在赶进度。
之前看第一季,能慢慢跟着嘉宾的情绪走,哭的时候真哭,感动的时候真感动,现在倒好,全被算法推着走,一点代入感都没了。
其实不止《再见爱人5》这样,现在好多情感综艺都有这问题。
比如之前的《妻子的浪漫旅行》,也被曝嘉宾对话提前彩排,还有《心动的信号》,满屏都是“工业糖精”。
大家看情感综艺,图的不就是那点真实感吗?要是都按模板来,跟看电视剧有啥区别?
《再见爱人》本来是档多特别的综艺啊它不是只让你看个热闹,是让你看完之后能想想到底啥是婚姻,啥是爱情。
之前它像家里现煮的菜,有苦有辣,有烟火气,偶尔还能给你个惊喜的甜。
现在倒好,成了预制菜,加热一下就能吃,但没了那个味儿。
我真心不希望它就这么下去。
它不该是“一年一度生气大会”,也不该是靠热搜堆起来的流量产品。
它应该还是那个能拍到生活本质的节目有冲突,但不止有冲突;有戏剧,但不丢温度。
就像郭柯宇当年那句悬崖喊话,不是综艺台词,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感悟。
现在国综市场里,能像《再见爱人》这样,既有人气又有深度的情感综艺不多了。
希望第五季之后,它能慢慢找回初心,别被算法和流量带偏了。
毕竟观众对它的期待,从来不是一场热闹的情绪狂欢,而是一面能照见自己生活的镜子这面镜子,可不能被预制化的模板给蒙上灰啊。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