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的NVMe SSD都使用了M.2接口,根据尺寸又分为M.2 2230、M.2242和M.2 2280等多种形态,分别适用于游戏掌机、部分笔记本电脑/无人机和主流笔记本/台式机。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SSD厂商可能需要在同一个型号下推出不同的尺寸规格,影响到生产效率。为此江波龙创造出SSD介质的新形态——mSSD。

mSSD使用集成封装设计,将主控、闪存以及PMIC电源管理芯片及其周边电路元件全部整合到一起,是业内首款采用此类集成封装的mSSD产品。根据江波龙公开的信息,mSSD相比传统模式减少50%生产环节,同时将DPPM(每百万单位中的缺陷品数量)降低了10倍,从源头上提升产品质量,减少数据损坏的风险。除了制造业角度的优势之外,集成式封装还具有另一层好处:它将NVMe SSD外露的各种芯片像SATA SSD那样封闭起来,阻隔了灰尘,可以降低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

以尺寸最小的2030(宽度收窄,兼容M.2 2230)为基础,mSSD在容量上可以提供从512GB到4TB多种选项,能够方便地扩展出M.2 2230、M.2 2242和M.2 2280多种规格。相当于把尺寸仅为20×30mm的mSSD当成统一介质,再多点开花,按需变形,以拓展出更多的形态,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甚至可通过不同的固件方案,延展出如PSSD等其他类型的存储产品。

而且这种扩展不仅仅是单纯的尺寸变化,它还兼具散热片的作用,拓展卡采用了高导热铝合金散热结构,以及同芯片表面直接贴合的石墨烯贴片和强导热硅胶组成,能够显著增强mSSD的散热能力。

mSSD采用了四通道DRAMLess设计,具备PCIe 4.0 x4满速读取能力,4K随机读写能力达到1000K/820K IOPS。本次我们评测的江波龙mSSD样品是2030(兼容M.2 2230)和M.2 2280规格,1TB容量。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9-13900K
主板:技嘉Z790 AORUS PRO X WIFI7
内存:Lexar DDR5-6000 16GB*2
硬盘:Samsung 980 PRO 1TB(系统盘)
江波龙mSSD 1TB
系统:Windows 11
驱动:系统默认stornvme
CrystalDiskInfo信息识别:
M.2 2030(兼容M.2 2230)和M.2 2280版本的性能完全一致,以下测试内容以M.2 2280版本为主进行。

基准测试1:理论带宽测试
江波龙mSSD官标性能数据是基于AMD锐龙平台,由于英特尔平台的PCIe Maximum Payload Size只能支持到256字节,所以顺序读取速度比标称的7400MB/s略低属于正常现象。在英特尔酷睿平台上,4K随机读写实测值1192K/1074K IOPS,远超标称值的1000K/820K IOPS。

基准测试2:PCMark 10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
PCMark 10完整系统盘基准针对当代最新固态硬盘的广泛测试,通过记录-回放原理再现SSD对各种不同应用的性能影响。测试项目涵盖系统开机启动、Adobe设计套件应用、Office办公套件应用、图片/ISO文件拷贝复制、多个游戏加载过程等测试内容。

江波龙mSSD 1TB在PCMark 10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中发挥正常,获得4055分。
基准测试3:3DMark存储基准测试
3DMark存储基准测试涵盖了战地5、使命召唤15:黑色行动4、守望先锋三款游戏的启动加载过程、在运行守望先锋的同时通过OBS记录1080P游戏视频、从EPIC平台安装天外世界、天外世界游戏进度保存以及将Steam游戏反恐精英:全球攻势从移动硬盘拷贝到系统盘的过程,涵盖了PC游戏玩家所能遇到的方方面面。

江波龙mSSD 1TB在3DMark存储基准测试中获得4503分的好成绩,无论是用于游戏掌机的M.2 2030(兼容M.2 2230)规格,还是应用于笔记本的M.2 2242/2280规格,都能为相应的设备提供出色的游戏性能。
进阶测试1:SLC缓存测试
顺序写入测试在无文件系统条件下使用IOMeter进行128KB QD32写入,每秒记录后整理如下图所示。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江波龙mSSD 1TB在空盘条件下可以提供接近160GB的写入缓存空间。缓存用尽后的TLC直写速度大约1428 MB/s,这一表现令人满意。

建立分区并格式化,利用IOMeter向盘内填充516GB的不可压缩数据,闲置15分钟后进行HDTune文件基准测试,此时江波龙mSSD 1TB能够提供接近150GB的SLC写入缓存空间。这里需要注意,测试时需要选择Random随机数据模式,Zero全零或Mixed混合模式会产生连续重复数据,而mSSD的主控具备重复数据合并功能,会造成测试结果的不准确。

在空间使用率超过50%的情况下,PCMark 10完整系统盘基准测试成绩基本不变,表现不错。

进阶测试2:温度压力测试
温度压力测试在23度室温条件下使用IOMeter进行(1MB QD8T1顺序读取),以考察SSD在连续高负载条件下的温度表现。前面我们提到过,由M.2 2030(兼容M.2 2230)扩展来的M.2 2280规格具备了增强的散热能力,这里我们将对比两种规格的温度压力测试结果。首先是基础的M.2 2030(兼容M.2 2230)规格,它一般安装在游戏掌机这类空间非常有限的环境下,通常机身内会有一定的辅助散热措施,这里的测试展现了极端条件下的表现。

江波龙mSSD提供了3个温度读数,但是下图中大家只能看到两个,原因是默认的温度读数(Drive Temperature)是由温度2和温度3中的较大值产生的,简单说就是哪个高就显示哪个的数值。温度2和温度3应该分别代表了闪存和主控温度,尽管他们被封装在一起,温度差依然是存在的,并且二者的耐温也不同。主控较闪存更能耐受高温。

下图是M.2 2280版本的测试结果,对比可以看到,散热条件更好的M.2 2280版本在过热限速前维持满速读取的时间更长(113秒对39秒),其次是触发过热限速之后的性能发挥不同,M.2 2280的平均读取速度达到4962MB/s,相比M.2 2030(兼容M.2 2230)版本的3501MB/s更高。在不影响空间兼容性的情况下,江波龙mSSD M.2 2280于扩展尺寸的同时,提升了散热效能。

进阶测试3:移动设备使用
当前市面上能够选择的M.2 2230规格SSD数量相对较少,江波龙M.2 2030(兼容M.2 2230)mSSD是市场上很好的补充。其娇小的体型可以搭配直插式M.2 2230硬盘盒,连接手机扩展存储空间。

iCloud容量不足,其他网盘又担心信息泄露?mSSD可以提供大容量的私密备份空间。在安装到新一代iPhone 17 Pro系列时,mSSD的缓外写入性能足以支持外录4K 120Hz Apple ProRes视频的需求。

M.2 2280规格的mSSD搭配硬盘盒,也可以为各种macOS设备扩容。

MacBook要成为生产力工具,高速外置存储必不可缺。

由于MacBook并不支持USB3.2 Gen2x2,所以USB 20Gbps移动硬盘盒只能跑出USB 10Gbps的速率:


下图是江波龙官方提供的Windows平台下跑分,使用mSSD搭配雷克沙40Gbps雷电硬盘盒:

江波龙此前已在封测制造环节深度布局,积累晶圆级SiP、多芯片堆叠、高可靠测试等成套技术,为集成封装mSSD产品的出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江波龙mSSD通过开创性设计,将SSD上的PMIC电源管理芯片以及电阻电容等无源元器件都封装到了一起。晶圆级SiP免去了原有PCBA SSD的近千个焊点,精简制造流程并提升了可靠性。得益于一体化封装,江波龙mSSD还具备更好的防尘防潮能力,可以减少环境影响,降低SSD在长期使用中的故障率。
卡扣式的散热扩展卡将2030规格(兼容M.2 2230)的mSSD拓展为M.2 2242和M.2 2280规格,提供灵活性的同时还增强了SSD的散热能力,并且不会影响空间兼容性。江波龙mSSD实现了一款方案覆盖笔记本电脑、掌机、无人机、VR设备等全领域存储需求的目标,是一项具有高附加值、推动SSD进步的重要创新。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