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琉球王国被日本以“设县”为名吞并,已经过去了整整146年,这段历史在很多国家早已被淡忘,甚至被刻意忽视,但琉球人没有忘,他们不止一次站出来抗议,要求正名。
从被日本吞并,到沦为二战战场,再到战后被美国托管、最终又被“归还”给日本,琉球的命运始终被大国操控。
国际社会一边高喊“反殖民”“民族自决”,一边却对琉球的遭遇选择沉默,甚至默认现实,其实这是选择性的不作为。

说到琉球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是“冲绳”,但这个名字其实是日本后来强行套在琉球身上的标签。
在1879年之前,琉球是一个拥有完整王权体系、对外有外交关系的独立国家,和当时的中国有长期朝贡与宗藩关系,并非日本的一部分。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明治十二年,日本明治政府派军队进驻琉球,废掉琉球国王尚泰,当地王族被迫迁往东京并遭软禁,原本的王国被一纸政令改成了“冲绳县”。

这场“设县”并非什么和平行政安排,而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吞并。
早在这之前,日本就已经通过萨摩藩的名义介入琉球事务,打着“管理”的旗号插手财政、干预政治,甚至通过“政检制度”全面控制琉球的对外贸易。
但即便如此,当时的琉球依然维持着与清政府的关系,并未彻底被日本纳入版图。

琉球王国灭亡后,其使者曾多次秘密前往清政府求援,清末大臣李鸿章也写信表达关切,并尝试与日本交涉。
但当时中国国内局势动荡,对外则面临列强压迫,清政府最终并未采取实质行动,琉球就这样从地图上被抹去,变成了一个“无人过问”的殖民地。

日本当时正处于全面“脱亚入欧”的国家转型期,对内推行民族同化,对外则仿照西方列强的殖民政策。
吞并琉球不只是地理扩张,更是为了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后来日本对朝鲜、台岛、东南亚的侵略,其实都可以追溯到琉球的这一次“实验”。

很多人知道冲绳战役的惨烈,但不清楚的是,这场战役的最大受害者并非交战双方,而是琉球本地的平民。
1945年,美军为攻占冲绳岛发动全面登陆战,日本军方则在岛上构筑了大量地下堡垒,企图与美军作持久战。
双方交火激烈,岛上基础设施几乎被夷为平地,普通民众只能躲进山洞、防空洞,有的甚至被日军逼迫“集体自裁”。

战后,美国并未立即将琉球“还给”日本,而是将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实施长达二十多年的“托管政策”。
这一安排并不符合战前盟国在《开罗宣言》中的承诺,文件中明确指出,日本所侵占的领土应归还原主或由国际共识决定未来归属。
琉球本应在这一范畴内重新讨论,但现实中美国出于战略考虑,选择独自托管,并在岛上大规模设立军事基地。

这段时间琉球人既不是美国公民,也不再被视为独立民族,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
到了1972年,美国以“归还”为名,将琉球的行政权交还给日本,整个过程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全民公投,琉球人对命运的选择权,再一次被剥夺。
更令人唏嘘的是,即便到了战后几十年,琉球人祖先的遗骨依然被当成“研究材料”堆在实验室角落里。

2015年,有调查揭露,京都大学非法收藏了大量琉球人遗骨,这些骨头是当年日本学者在殖民时期掘走的,用于所谓的“人类学研究”。
相关学者与当年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创始人有直接关联,目的之一就是构建“日琉同源”的伪科学理论,为日本的殖民统治提供“种族合法性”。

这个事件在当时引发琉球本地强烈反弹,要求遗骨归还的呼声持续发酵,甚至引发司法诉讼。但直到2025年,这一案件仍未得到公正解决,遗骨仍未归还,历史的伤口依旧流血。
琉球的问题,不能只归咎于日本,二战后,美国的角色同样不容忽视。
从军事角度看,琉球地处东亚核心位置,南连东南亚,北接日本本土,西望台岛和中国东南沿海,是天生的战略要地。

美国很早就意识到其价值,战后第一时间将其纳入自己掌控范围。
“托管”这个词听上去中性,其实在实际操作中,美国完全是以主权国的姿态在琉球行事,设立基地、限制本地自治、压制文化认同,并未给予琉球人真正的自决权。
到了1972年,美日达成协议,把行政控制权交给日本,美军则保留驻军权利,换句话说,琉球被“归还”只是表面文章,实质上依然处于双重控制之下。

如今的冲绳,依旧是美军在亚太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美军基地密度极高,噪音、污染、治安问题层出不穷,当地居民多次举行抗议。
但每一次抗议,换来的往往是日本政府的回避和美国方面的冷处理,琉球人不仅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连家门口驻扎多少军人都没资格过问。
从某种意义上讲,琉球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一颗“钉子”,也是日本对外政策的“缓冲区”,但它对自己的命运却始终没有话语权。

国际社会对这件事始终保持低调,连过去高调推行“民族自决”的美国,在琉球问题上一贯回避。
而对中国来说,琉球与中国古代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联系,曾多次派遣使团、建立宗藩关系,在明清两朝更是始终保持外交往来。
中国并未主张琉球主权,但在历史上一直支持琉球人的文化独立和民族认同。

琉球不是日本“自古以来”的一部分,也不是美国军事地图上的一个符号,它是一片有历史、有文化、有人民的土地。
从1879年被吞并,到1945年战火烧身,再到1972年被交易交接,琉球的命运始终被大国摆布,自身却被排除在决定权之外。

这不是哪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国际系统的失职,当年写下《开罗宣言》的国家如今大多保持沉默,发动侵略的国家没有真正忏悔。
但琉球人并没有放弃,他们依旧在追讨遗骨、守护语言、捍卫文化认同,他们的声音微弱但依然清晰,只希望有朝一日祖先能归土,名字能正名,命运能由自己掌握。
参考资料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 日方盗骨研究真相 2025-11-12 玉渊谭天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