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咱这就唠唠古代当奶妈这事,听着体面,里头心酸真不少。
先想想那场景:刚生完自己娃的妈妈,立刻被拉走,不准再见亲生骨肉一面。
自己的孩子嗷嗷待哺扔在一边,必须去奶别人家孩子。
为啥?
因为富贵人家生了孩子,自己不肯喂奶,找人伺候呗。
说白了,亲娘变奶瓶,身不由己。
这事儿规矩可大了。
据说周朝那会儿宫里就有专门管喂奶的官儿,老书上写着呢。
到了春秋战国时候,规矩更细,有钱有势的家庭,生娃就得配“食母”。
明清两代,皇家搞得更专业。
明朝皇宫里有个地方叫“奶子府”,专门管奶妈。
清朝完全照搬,规矩更死板。
宫里头添了皇子,阵仗可大了。
按清朝《钦定大清会典》记录:一个皇子出生,配四十个奶妈!
还有保姆八人。
为啥这么多?
说白了就是人多干活,有人随时顶上,反正不能让皇子没奶喝。
生男娃就用刚生男娃的奶妈,生女娃就用刚生女娃的奶妈,图个吉利。
想进宫当奶妈?
条件苛刻得很。
年纪要轻,十五到二十岁之间最好。
刚生完孩子没三个月,奶水正旺的时候。
一旦被选中,人就别想自由了。
关进统一地方住,吃喝拉撒睡全管,为啥?
就为控制住你这个人,把你的奶水保质保量地挤出来。
每天该吃啥定时定点,连盐都不让多吃,就为了奶水好。
有人硬喝催奶汤,肚胀得睡不了觉,真遭罪。
这还不是最难的。
最难的是必须跟亲生骨肉彻底断了联系。
签个字据(好比卖身契),家也别想回了,自己孩子是死是活都不让你知道。
明朝就有奶妈熬到出宫,发现丈夫另娶了,自己孩子没人管已经死了。
这心里头的滋味,没法说。
清朝嘉庆年间倒是多给点钱,每月二十两银子,听起来不少。
可钱再多,也补不回见不到自己娃的痛。
好多奶妈熬到回家,孩子根本不认她,亲娘变路人,想想都揪心。
宫里的活儿,可不是喂喂奶那么简单。
奶妈得和孩子住一块儿,孩子哭闹立刻要哄要喂。
没日没夜地熬,想睡个整觉?
做梦!
清朝宫里就记着有奶妈因为奶头挤得太频繁发炎,胸疼得厉害也没人管。
嘉庆皇帝一个奶妈,因为照顾孩子出了点差错被狠狠打了一顿,打晕过去,醒过来第一件事是啥?
不是养伤,是接着奶孩子!
跟她们同批进宫的人,最后活蹦乱跳出去的十不存一!
这环境得多差?
在富贵人家里头,奶妈看着比一般丫头地位高点,也得小心翼翼。
主要任务是喂小少爷小姐,顺带把屎把尿哄睡觉。
照顾孩子没毛病还好,要是孩子有点头疼脑热,或者学走路磕了碰了,奶妈准没好果子吃,轻则被骂,重则丢饭碗。
夹在老爷太太中间,精神时刻绷紧,压力大还没地儿说。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奶妈还得给成年人供奶!
宫里头比如慈禧太后,就信喝人奶、用人奶泡澡能养颜美容。
她就专门养着一批奶妈,管着她们吃喝,确保奶水质好量足,完完全全成了太后的活体化妆品柜子。
一旦奶水不好,立刻换人。
富贵人家里也有这风气,有些老爷夫人、少爷小姐觉得人奶有营养能滋补,也常让奶妈挤出奶来给他们喝。
这哪还把奶妈当人看?
纯粹当成补品生产机了。
最让人叹息的是,奶妈的地位非常矛盾。
表面光鲜,比如喂的皇子日后当了皇帝,奶妈能封个诰命(好比荣誉称号),像明朝仁宗皇帝奶妈杨氏封“卫圣夫人”,熹宗皇帝的奶妈客氏封“奉圣夫人”,听着多威风。
可真在人家屋檐下讨生活时,那份卑微和无奈,谁苦谁知道。
说到底,奶妈这职业反映的是古代社会最残酷的一面:穷苦人家的女子,连喂养自己孩子的权利都被剥夺,身体被当作工具反复利用,就为了伺候权贵的生活和健康。
想想今天妈妈们都能自己喂娃,有选择权,这日子真是进步太多,多好啊!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