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台风别踩坑!饮食安全指南:这些食物别碰,停电后冰箱这样救

超强台风来袭时,断水停电、污水倒灌、食材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饮食安全比囤货多少更关键。这份结合广东疾控权威提示与本地案例的指南,从囤货、储存到食用全环节划重点,帮你平安度过台风期。

一、囤货先避 “3 大雷区”,这些食物再便宜也别买

台风前的超市总是人满为患,但盲目抢购反而暗藏风险。广东疾控明确提醒,极端天气下的食材选择,“安全耐储” 比 “数量充足” 更重要,尤其要避开这三类隐患食品。

1. 慎买 “短期鲜食”,避免停电后全浪费

香洲区食药监局早就提示,台风天应减少冷藏冷冻食品采购。像鲜切水果、散装卤味、现做糕点等保质期短的食材,一旦停电超过4小时就可能变质。按 3人家庭3天用量计算,鸡蛋买1盒(12 个)即可常温存放,鲜肉、鱼虾等易腐食材控制在1斤以内,优先选真空包装的即食鸡胸肉、罐头等耐储蛋白。

2. 拒绝 “来源不明”,警惕商贩 “以次充好”

台风期间部分不法商贩会将受淹食品重新上架。采购时务必检查包装:罐头若出现膨罐、锈蚀,利乐包有破损渗漏,哪怕没过期也绝对不能买。特别是米、面等主食,要选真空密封的小包装,避开散装称重的 —— 潮湿环境下很容易暗藏霉菌,肉眼难分辨。

3. 少囤 “加工零食”,避免肠胃负担

饼干、薯片等膨化食品虽耐储,但台风天活动量少,过量食用易引发肠胃不适。建议用坚果、能量棒替代,既能补充能量,又能减少消化负担。同时要注意,像广东人爱买的散装凉果、蜜饯,若包装不严实,遇潮后容易滋生细菌。

二、停电后 “冰箱急救”:食材救不救,看这 3 个标准

台风期间广东多地可能出现24小时以上停电,冰箱里的食材成了 “重灾区”。不少人舍不得丢弃解冻食材,却不知这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诱因。记住广东疾控的判断标准,该丢就丢别犹豫。

1. 冷藏区:4小时是 “生死线”

停电后冷藏区温度会快速上升,超过4小时就可能滋生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绿叶菜、豆腐、酸奶等食材,若摸起来已没有冰凉感,哪怕看起来新鲜也必须丢弃;而鸡蛋、未开封的盒装牛奶,只要在24小时内重新冷藏,仍可食用。

2. 冷冻区:看 “解冻状态” 下判断

如果冰箱塞满食材,冷冻区温度可维持 0℃以下 1-2 天。若肉类、海鲜仍有坚硬冰块,可重新冷冻;一旦完全解冻、质地发黏,或有轻微异味,即使煮熟也不能吃 —— 腐败产生的组胺毒素加热也无法破坏。建议提前用保鲜袋分装食材,避免解冻后反复冷冻。

3. 剩饭剩菜:“彻底加热” 是前提

台风天做饭容易过量,剩饭剩菜需彻底加热后食用。正确做法是:中心温度达到 75℃以上,汤类煮沸 5 分钟,米饭加热至表面干爽蓬松。但要注意,剩菜存放超过 24 小时,哪怕没停电也建议丢弃,避免亚硝酸盐超标。

三、“3 类食物” 绝对碰不得!广东人最易踩的坑

结合广东地理特点,台风期间总有一些 “诱惑性陷阱”,不少人因贪嘴付出健康代价。广东疾控和沿海地市多次预警,这三类食物再馋也得忍住。

1. 海滩捡的海鲜:毒过 “砒霜” 别碰

台风过后,深圳、珠海等沿海海滩常出现大量生蚝、毛蚶,不少市民拎桶去捡,却不知背后藏着致命风险。这些海鲜被洪水冲刷时,会富集生活污水中的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且脱离海水后在高温下易腐败,产生的毒素哪怕高温烹煮也无法清除。此前就有广州街坊因吃了捡来的生蚝,全家患上急性肠胃炎。

2. 被水淹的果蔬:洗再干净也没用

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导致菜地、果园被污水浸泡。像叶菜、草莓等表面有绒毛的果蔬,会吸附大量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根本无法彻底清洗干净;而土豆、红薯等耐储蔬菜,若表皮有破损、发霉,哪怕削皮也可能残留霉菌毒素。正确做法是:被水淹过的果蔬直接丢弃,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3. 野蘑菇、野菜:认不清就别吃

台风后空气潮湿,广东山区、郊区易长出野蘑菇、野菜。但很多有毒蘑菇与可食用品种长得极为相似,民间 “颜色鲜艳即有毒” 的说法根本不靠谱。广东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中毒的案例,疾控部门明确提醒: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蘑菇和野菜,这是最安全的原则。

四、饮水安全 “红线”:喝错水比吃错饭更危险

台风期间水管破裂、水质污染频发,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生命健康。广东疾控的 “饮水安全指南”,每个家庭都该牢记。

1. 储备水:优先选 “小瓶装”,避免污染

按每人每天4L标准储备饮用水,优先选550ml小瓶装,开封后当天喝完;大桶装水开封后需在2天内喝完,且要搭配手动压水器,避免嘴直接接触瓶口。同时用干净水桶提前储备自来水,煮沸5-10分钟后可用于洗菜、漱口。

2. 恢复供水:先 “放水冲管” 再使用

供水中断后恢复时,要先打开水龙头放水3-5分钟,待水质清澈、无异味后再使用。若水质浑浊,可加入消毒片(每升水1滴),静置30分钟后再煮沸饮用。农村地区的井水,需等疾控部门检测消毒后才能使用,避免寄生虫污染。

3. 这些水绝对不能喝:雨水、地表水全排除

有人图方便用雨水洗手、洗菜,甚至煮沸后饮用,这是极危险的做法。雨水在降落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且可能混入屋顶的灰尘、鸟粪,含有大量致病菌。此外,河沟、池塘的地表水也可能被农药、工业废水污染,绝对不能接触口鼻。

五、灾后清洁 “关键步”:餐具消毒比洗碗更重要

台风过后若房屋进水,餐具、厨具的污染问题容易被忽视。广东疾控强调,“先消毒、再使用” 是避免交叉污染的关键,尤其是这三个环节不能省。

1. 餐具消毒:两种方法最有效

被水淹过的碗碟、筷子,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物理法是煮沸15分钟,或用蒸锅蒸20分钟;化学法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意砧板、菜刀要分开消毒,避免生熟交叉污染。

2. 厨房清洁:先清淤泥再消毒

厨房地面、台面若有淤泥,需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冰箱断电后要彻底清洁,内壁用稀释消毒液擦拭,晾干后再通电。同时要及时清除室内外积水,避免蚊蝇滋生。

3. 手部卫生:“七步洗手法” 不能少

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前后,都要按 “七步洗手法” 彻底洗手:掌心、手背、指缝、指背、拇指、指尖、手腕逐一搓洗,至少 20 秒。若没有流动水,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但接触生食后仍需用清水冲洗。

台风来袭,保障饮食安全就是守护家人健康。记住 “囤货讲科学、储存守时限、禁食不贪嘴、饮水重清洁” 的原则,就能从容应对极端天气。你还有哪些台风天饮食安全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帮更多广东街坊避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美食   台风   冰箱   食物   饮食   指南   广东   消毒液   致病菌   蘑菇   剩菜   干净   水淹   野菜   毒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