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美术组塌房!动作组长收贿被刑拘,玩家:我的情怀喂了狗

完美世界这纸反腐公告,简直比他们家《诛仙》里的“诛仙剑阵”还猛!一夜之间,百万工作室、青云工作室、硬核工作室的头头脑脑们被扒了个底朝天——美术部负责人收贿赂,策划部搞低俗内容,HR经理内外勾结捞奖金,连外包供应商都跟着一起“捞偏门”。最讽刺的是,玩家天天吐槽游戏里的角色动作僵硬、皮肤粗糙,现在终于破案了:合着我们充的钱,没用来优化游戏,全进了这些人的口袋?这哪是“完美世界”,分明是“完‘霉’世界”!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游戏公司的这些“蛀虫”是怎么把玩家的情怀当韭菜割,又是怎么把自己送进局子的。

一、从“诛仙大神”到“阶下囚”:美术组的“捞钱密码”有多野?

这次被查得最狠的,当属青云工作室《诛仙》项目组的美术部。动作组长李某、负责人刘某、新诛仙世界项目组动作组长李某龙,三个“美术大佬”接连被刑拘,罪名都是“收受供应商贿赂”“套取外包合同款”。看到这,估计老玩家都忍不住拍桌子:难怪《诛仙》里的角色动作跟僵尸似的!

你以为美术组捞钱是偷偷塞个红包那么简单?太天真了!公告里写得明明白白:“虚构发包业务,套取外包合同款”。啥意思?就是明明自己能做的活儿,偏要外包给“关系户”公司,故意抬高报价,然后和供应商分赃。比如成都那家“西游部落科技”,光听名字就透着一股山寨味儿,结果成了《诛仙》的美术外包供应商——合着玩家充值买的“典藏皮肤”,可能就是这群“关系户”用模板套出来的垃圾?

更绝的是那个动作组长李某,不仅收受贿赂,还“欺瞒公司,通过虚构发包业务侵占公司财物”。这操作简直比游戏里的“外挂”还秀!左手把公司的活儿包给右手的“影子公司”,右手再把公款揣进自己腰包,玩家还在为角色“御剑飞行”的特效买单,人家早就拿着钱在现实里“御剑”买豪宅了。

最讽刺的是完美世界公告里那句“莫贪一时钱财,毁掉全家未来”。这话要是早说十年,估计这些人也听不进去——毕竟在游戏行业,美术外包一直是块“肥肉”。你想啊,一个角色模型、一套动作设计,成本多少?值不值十万还是一百万?全凭美术负责人一句话。供应商只要把负责人“喂饱”,哪怕交出的是“五毛特效”,照样能拿到天价合同。玩家骂归骂,钱照赚,这生意简直一本万利。

二、HR经理都敢“捞偏门”:内推奖金成了“唐僧肉”?

这次被查的还有个“狠角色”——百万工作室的HR经理白某。你可能会问:HR能贪啥?不就是招个人、算个工资吗?错了!人家玩的比业务部门还花。

公告里说她“在招聘工作中串通、协助他人违规申请、获取内推奖金”。内推奖金这东西,本来是公司鼓励员工推荐人才的福利,结果到了白某手里,成了“变现工具”。怎么操作?比如公司缺个策划,她私下联系个“托儿”来面试,走个过场入职,然后把内推奖金揣进自己和“托儿”的口袋,等过段时间“托儿”再离职——一套流程下来,公司钱花了,人没留住,好处全进了她腰包。

更离谱的是,她还“违反公司有关禁止同业竞争规定,个人注册成立与公司存在利益冲突的经营实体”。简单说,就是自己开了家公司,然后把完美世界的人力外包业务偷偷转包给自己的公司,左手倒右手,两头赚钱。这哪是HR经理,分明是“商业间谍”吧?

最气人的是最后那句“拒不配合公司审计调查”。都到这份上了还嘴硬,估计是觉得“法不责众”?结果呢?公司直接辞退+永不录用,还报了警。这下好了,工作没了,名声臭了,搞不好还要蹲大牢——你说图啥?为了这点钱,把自己活成了职场版的“反面教材”。

三、供应商成“帮凶”:游戏公司的“外包黑洞”有多深?

这次被拉黑的4家供应商,名字一个比一个“二次元”:成都西游部落、成都巧可力、广州图酷、成都喵师兄。光听名字,还以为是做动漫周边的,结果全是“贪腐同伙”。

为什么游戏公司的供应商这么容易被“拉下水”?说白了,就是“甲方乙方一家亲”。你想啊,游戏公司的美术、音效、文案这些外包业务,利润空间极大。比如一个游戏场景设计,报价20万,供应商成本可能只要5万,剩下的15万怎么分?甲方负责人拿大头,供应商拿小头,大家心照不宣。时间长了,供应商就成了负责人的“提款机”——你给我业务,我给你回扣,甚至帮你“虚构项目”套钱,形成一条完整的“腐败产业链”。

最典型的就是“成都巧可力科技”,听名字像卖零食的,结果是《诛仙》的美术外包商。玩家吐槽游戏里的“巧克力色”怪物丑出天际,现在看来,可能真跟这家“巧可力”公司有关——毕竟拿了回扣,活儿能糊弄就糊弄,反正负责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完美世界这次把这4家供应商拉黑,看似解气,但治标不治本。只要游戏行业的外包制度还是“一言堂”,只要甲方负责人手里的权力缺乏监管,今天拉黑4家,明天还会冒出40家“糖果部落”“饼干师兄”——毕竟,在“利润”面前,总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四、游戏圈的“贪腐潜规则”:玩家才是最大的“冤大头”

其实完美世界不是第一个“反腐”的游戏公司。前几年网易、腾讯也曝出过类似的事:有人靠审批游戏版号收受贿赂,有人把游戏道具偷偷卖给玩家牟利,甚至还有人把公司的核心代码泄露给竞争对手。游戏圈的腐败,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为什么游戏公司容易成“腐败重灾区”?有三个原因:
第一,钱太多,监管跟不上。 一款热门游戏年收入几十亿,外包预算随随便便就是几千万。这么多钱砸下去,只要稍微动点心眼,就能捞一笔。而很多公司的财务审计对游戏业务一窍不通,项目负责人说“这个模型值50万”,审计可能连模型长啥样都不知道。
第二,权力太集中,“一言堂”成风。 一个项目组负责人,既能决定外包给谁,又能审批合同金额,相当于“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供应商想拿业务?不打点一下根本没戏。
第三,玩家是“沉默的买单者”。 游戏画质差、bug多,玩家只会骂公司“摆烂”,很少有人会想到是内部人员搞鬼。这些“蛀虫”就是利用这一点,把玩家当“提款机”,反正只要游戏还能赚钱,没人会深究他们的小动作。

就拿《诛仙》来说,玩家充钱买的“绝版时装”,可能成本只有标价的十分之一;熬夜肝的“稀有道具”,可能是程序员偷偷改数据刷出来的。我们以为自己在为“情怀”买单,结果成了别人豪宅首付的“冤大头”——这才是最让人心寒的。

五、完美世界“反腐秀”还是“动真格”?玩家想要的不只是公告

这次完美世界的公告写得义正辞严:“任何营私舞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公司都将从严惩处、绝不姑息”。但玩家们并不傻,光靠一纸公告可不行。

首先,得把“赃款”吐出来,还给玩家。 这些被贪走的钱,本质上是玩家的充值。公司能不能用这些钱优化游戏?比如给《诛仙》换个靠谱的美术外包,修复一下祖传bug?别查完就完了,玩家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补偿。
其次,得公开外包流程,让玩家监督。 以后游戏外包给谁、花了多少钱、作品怎么样,能不能晒出来让玩家评评理?毕竟我们才是“衣食父母”,没理由让我们的钱花得不明不白。
最后,整个行业都该醒醒了。 游戏不是“法外之地”,玩家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韭菜。如果每个公司都敢像完美世界这样“自曝家丑”,如果监管部门能把游戏行业的“潜规则”连根拔起,或许我们才能真正玩到“完美世界”,而不是“完‘霉’世界”。

结尾
完美世界的反腐风暴,就像给浑水一潭的游戏圈投下了一颗石子。我们不知道这颗石子能激起多大的涟漪,但至少让我们看到:原来那些让我们吐槽的“垃圾游戏”背后,可能真的藏着一群“垃圾人”。

最后送那些还在“捞偏门”的人一句话:游戏里的“外挂”会被封号,现实里的“外挂”会被判刑。别以为玩家好欺负,更别以为公司查不到——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至于我们玩家,除了愤怒,更要记住:我们的每一分充值,都该换来尊重。如果游戏公司再敢纵容“蛀虫”,那我们就用脚投票——不充钱、不玩、不推荐,让那些只知道捞钱的公司,彻底凉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3

标签:游戏   组长   情怀   美术   动作   玩家   公司   外包   供应商   世界   完美   负责人   成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