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9月,全球电视行业已经将目光提前投向了IFA2025,尤其是在上半年中国电视市场业绩亮眼的情况下,各大厂商更加期待新一轮显示技术竞赛能引爆市场新热点。业内人士分析称,从上半年市场趋势来看,消费者对大尺寸、高画质电视需求增长明显,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的蓝海机遇,驱使电视厂商加快产品创新力度。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电视销量达1375万台,同比增长1.8%;销额561亿元,同比增长7.5%。在细分市场领域,98%、100英寸电视销量分别激增57.4%、83.1%,增长势头强劲。
业内人士认为,百吋大屏电视热潮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厂商技术推动的结果。最近两年,中国厂商主推的Mini LED电视在亮度、对比度、色彩表现方面实现了长足进步,产品画质已经可媲美OLED电视。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面板产能和工艺大幅提升,中国厂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将以往高高在上的百吋大屏最低价格拉进万元以内,为大屏电视普及提供了极高的性价比基础。
而大屏化趋势之下,新一轮显示技术竞赛也在如火如荼上演,在海信率先量产全球首款RGB-Mini LED电视UX后,三星于近期发布了其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另外索尼也宣称要在IFA上展示自研RGB高密度LED显示系统。这样,三大厂商将分别代表中日韩聚首IFA2025,组建全球RGB-Mini LED第一方阵,重新划分未来高端市场格局。
在电视行业内部,RGB-Mini LED是公认的下一代旗舰显示技术,其鲜活自然的色彩表现可以显著提升百吋大屏的视觉冲击力,因此被很多厂商视为打开未来高端市场大门的科技“密钥”。这项技术最早可追溯到索尼在2004年提出的RGB LED显示理论,但索尼历经二十年研发,一直未能有效攻克三基色LED灯珠易串色和稳定性差等难题,迟迟无法实现量产。
今年1月,海信在CES上发布全球首创的RGB三维液晶控色显示技术,并推出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UX,引发轰动之余也引来不少质疑声。不过,随着海信电视UX于4月量产上市,质疑声也迅速消失,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高端显示技术竞赛中占据先发位置。面对这一变化,很快就传出了各大电视厂商加快跟进RGB-Mini LED研发的相关消息。
从技术层面看,海信电视UX实现了从传统“单一控光”向“光色同控”显示模式的跨代升级,首次让彩色背光直接出现在屏幕上。其内置的信芯AI画质芯片H7拥有108bits光色精控和15680点高精色彩控制,能够为RGB-Mini LED带来97%的BT.2020超高色域,在各项色彩指数和能效表现上均超越现役高端产品QD-OLED和QD-Mini LED。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方面将116UX售价定位在万元级,令其极具市场竞争力。而即将上市的三星115英寸Micro RGB电视售价为449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23万元),首先供应韩国本土市场,然后会登陆美国。尽管三星暂不打算将其投放中国市场,但海信已经计划明年在韩国开售自家的116UX,届时三星要如何应对,相信会很有看点。
可以看出,三星将原定于IFA期间发布的Micro RGB电视提前推出,大概率是急于应对来自中国方面的巨大压力。进入2025年以来,中国电视品牌在全球市场攻城掠地,极大压缩了韩企份额。招商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二季度海信全球高端市场份额已大幅提升至20%,距离三星28%的头名份额仅一步之遥。如今,海信在RGB-Mini LED领域抢先拿下技术话语权,无疑是让韩企的未来市场道路“压力山大”。
至于索尼方面,其目前公布的RGB-Mini LED相关参数以及2026年量产计划,相比海信并无优势。而且值得关注的是,已被海信并购的东芝也宣布了年内发布RGB-Mini LED电视的消息,极有可能成为首家实现量产的日本品牌。因此,索尼能否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还要看后续技术升级的力度。
综上所述,今年的IFA展会将见证中日韩巨头争夺RGB-Mini LED市场的首次正面交锋,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迎来近几十年来最有利的竞争态势,只要能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节奏,未来高端电视市场的天平必定会向中企倾斜。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